别称
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概述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医疗治疗过程中,在使用任何医用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结核药物、抗生素、巴比妥类等)时,由于误服、大剂量服用,或由于过敏等原因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
临床上常见的为糖皮质激素及精神活性物质药物(如巴比妥类药物、麻醉剂等)引起的精神障碍,国外报道引起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 5%~10%。
最主要的病因是误服或较大剂量服用医用药物引起;危险因素是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机体敏感性不同、基础疾病(如癫痫)、心理因素等。
根据医用药物种类不同,分为不同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苯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抗结核药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主要症状包括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幻觉妄想、兴奋状态、癫痫样发作等。
一般情况下,先停用引起精神障碍的医用药物,然后服用针对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缓解精神症状;治疗的难点是查询该精神障碍是由药物引起,以及部分患者精神障碍急性发作,且症状严重(如昏迷)导致治疗困难。
轻者仅有轻度不适,重者可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及时注意自身精神情况,同时此类药物应防止滥用和过量使用。
症状
根据患者服用的医用药物的种类、性质、程度及发病的缓急,具有不同的表现。主要的精神症状包括以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兴奋状态、记忆减退、意识障碍等。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情感障碍:表现为欣快、烦躁不安、或情绪低沉,一些平时较小的不会引起情绪变化的事情此时还会导致情绪波动。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失眠多梦:发现夜间入睡困难或易醒,以及做梦增加。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
兴奋状态,病人可表现为言语兴奋,内容零乱,吵闹不安,恐惧或激怒等。
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没有目的、思维零乱、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
幻觉:主要是可以看到其他人不能看到的,可以听到别人不能听见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或场景,主要为恐怖性幻觉如看见猛兽、怪物等或是听到威胁命令的话语等。
妄想:多为片段性的被迫妄想,如说怀疑别人要伤害自己。
头昏头痛。
发热:有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或额头发热,易出汗,颜面潮红。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无。
病因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在治疗其他疾病时长期或大量服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结核药物、抗生素、巴比妥类等。
误服:如错误地服用某些来源于植物提取剂的药物、民间一些治疗疾病的偏方,如治疗哮喘、关节病等服用曼陀罗花等,因含有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的成分而引起精神症状。
过敏:某些患者对一些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如出现红疹、呼吸困难等,或者在正常剂量或较小剂量时服用就会引起精神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身体状态不佳:如过度劳累、睡眠不佳、免疫功能低下,年老体弱情况下容易出现精神症状。
心理状态:如存在心理疾病,如长期抑郁、躁狂的情况下,服用其他的药物可能引起精神症状加重。
其他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排泄;有脑部疾病如癫痫的情况下也易出现精神症状。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由于遗传原因,对医用药物的易感性(在同样的环境中,部分患者对药物比较敏感)不同。
药物的性质:如某些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在服用后容易出现精神症状。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任何精神障碍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梦、躁动不安、幻觉妄想、兴奋状态等,请及时就医;
如服用药物后出现任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胸闷、心慌、视力模糊等躯体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如服用药物后出现意识障碍,如头晕、嗜睡、昏迷等情况下,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面色灰暗、四肢冰凉;
心脏骤停;
意识障碍:如嗜睡状态、谵妄、昏迷等。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当医生怀疑是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时,将通常要询问患者的疾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精神障碍史,行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询问患者过去的疾病史以及用药史,尤其是询问患者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与服用药物的时间关系,目的是诊断医用药与精神症状的关系,为诊断及护理提供参考。
查体:全身系统查体,目的是明确患者的中毒情况,目的是检查医用药物的来源及性质筛查提供依据,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药物阳性实验:采取中毒患者的呕吐物、血、尿液进行检查,目的是诊断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中诊断中毒最客观的方法,可以确定药物种类,为治疗提供依据。
生化检查:检查患者的肝功、肾功、电解质,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为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心电图检查:目的是评估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为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神经心理学评估: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对病情进行评估和为预后提供参考,同时排除其他引起精神障碍的因素。
脑部影像学检查:目的是确定患者的大脑有无结构损伤,对病情进行评估和为预后提供参考,同时排除其他引起精神障碍的因素。
认知功能量表: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对病情进行评估和为预后提供参考,同时排除其他引起精神障碍的因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起病?哪里不舒服?
持续了多久?后续症状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
有什么因素可以改善或恶化您的症状?
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使用了哪些药物?停用药物后症状有无缓解?
是否有精神状态的改变?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疾病?
病情严重吗?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那我是否需要停药?还是换另一种药物治疗?
可能会有什么后遗症?
我要遵守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一般是减少或停用之前使用的医用药物,然后主要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结合的方式。对于急重症情况,还可以采取洗胃、输液、补充维生素 C 等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如地西泮、奋乃静、氯丙嗪、苯妥英钠等,作用是缓解幻觉妄想、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
特殊的拮抗药:如胆碱药物中毒时,可以选择拮抗药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或新斯的明,作用是缓解胆碱药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
保肝药:某些药物对肝脏有损伤,可服用肌苷、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等,作用是保护肝脏。
其他: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E、茶多酚、烟酸等,作用是对中毒有改善作用,属于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精神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疗法:气管内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作用是缓解药物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对症治疗:如输液、体外营养支持等,目的是给予患者基本的需求支持,帮助患者通过机体的自我修复渡过难关。
排除体内多余药物:常采取催吐、洗胃、倒泻、全肠道灌洗等方式,目的是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药物在患者体内长期集聚,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尤其对于急性、重症的医用药物中毒的患者而言(如出现昏迷),严重者直接危及生命,预后不良。
若接受正规治疗,轻症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对于重症患者,有较大改善,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可以为中毒患者缓解症状,争取治疗时间以及存活的机会。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相关治疗,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同时观察自己服药后是否有不适,如出现心慌、腹痛、皮疹、精神障碍等情况,请及时向经治医生反映,决定是否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
定期复查: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具体的复查时间以及需要观察的时间需要询问经治医生。
饮食:饮食宜清淡为主,减少辛辣食品的食用,如葱、姜、蒜、辣椒等;戒烟酒,减少烟酒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等。
其他:若是有严重的抑郁状态的患者,应注意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有无自杀倾向,及时干预。
预防
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防止药物滥用,注意剂量不宜太大;不要乱吃药物(如某些中药);防止误食。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应谨慎用药,用药前详细咨询医生相应药物对精神损害的风险。
针对存在误服的情况:在使用药物前,应询问专业的医生,不要误服药物。
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打球等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肝脏代谢药物和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
对于不可改变的因素,如下方式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针对敏感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应该进行过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