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病,铅中毒引起的溶血症
概述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指由铅中毒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红细胞的正常寿命约为 120 天,若其寿命缩短至 100 天以下,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只有在其寿命缩短至 15~20 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病因是铅中毒,包括生产性铅中毒(如铅矿开采和冶炼)、生活性铅中毒和医源性铅中毒(如大量服用含铅药物)。大多数铅中毒为职业引起,少数为意外事故。长期从事铅或含铅制造业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
按发病和病情,该病可分为急性铅中毒伴溶血性贫血和慢性铅中毒伴溶血性贫血。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溶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和溶血的严重程度有关。主要症状包括皮肤或巩膜黄染、酱油色尿、头痛、四肢无力、腹痛、便秘等。
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根据具体病情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和实行。尽早进行有效的驱铅治疗是关键。该病的治疗难点在于重度溶血性贫血难以根治,容易诱发各种全身性疾病,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生服药。
该病一般不会致命,但贫血症状明显,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寿命。发展到严重程度时,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重度溶血性贫血难以根治,有些患者甚至可能需要终生用药。大部分溶血性贫血患者被病情所困,常常难以摆脱消极情绪。
无论哪个水平的含铅量,对人的身体都是有害的,高含量的铅对身体有致命性损害;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寿命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溶血性贫血患者都是不确切的答案,尽快接受科学正规的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存活期。
症状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
该病的临床表现与溶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和溶血的严重程度有关。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和巩膜变黄、酱油色尿、头痛、四肢无力、腹痛、便秘等。
慢性铅中毒伴溶血性贫血发病缓慢,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贫血可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和耳鸣等症状;黄疸可有皮肤或巩膜变黄、尿或粪便变黄、腹痛和瘙痒等症状;脾大症状表现为仰卧或侧卧能摸到脾边缘(正常情况下腹部一般摸不到脾)和腹胀持续加重等。因病程较长,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往往对贫血有良好的代偿,症状较轻,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乏力、腹胀、腹部隐痛、消化不良和便秘等。
急性铅中毒伴溶血性贫血发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会引起恶心、牙龈缘铅线(牙龈上出现紫蓝色铅线)、肝大、手脚发麻、寒战、发热、头痛、腹痛及腹部压痛、血红蛋白尿、黄疸、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会给血液正常运作造成极大障碍,易诱发各种全身性病变。慢性溶血性贫血可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而导致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或损害胃黏膜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等。急性溶血性贫血严重时易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和循环衰竭。
常见并发症包括:
胆石症
肝功能损坏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衰竭
肾衰竭
循环衰竭
病因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或烟气形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随进食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大多数铅中毒为职业引起,少数为意外事故。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生产性铅中毒:铅矿开采和冶炼频繁接触铅尘和铅烟;生产和修理蓄电池;频繁接触油漆颜料或陶瓷釉料,其中的铅丹、铅铬黄和铅白有毒性;频繁接触含砷酸铅的农药。
生活性铅中毒:吸入汽车尾气,尤其使用含铅汽油;婴幼儿啃吮含铅的涂漆玩具;使用内面涂铅釉料的器皿装酸性饮料;用锡壶(主成分是铅锡合金)盛酒或茶、用铅壶热酒。
医源性铅中毒:大量服用含铅的中成药,如黄丹、密托僧等,其内含氧化铅;大量服用治疗癫痫、哮喘的药物,如樟丹、黑锡丹。
哪些人容易患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有如下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从事铅或含铅工业的工人。
长期服药的癫痫或哮喘患者。
孕妇很容易受铅的影响,如使用含铅的化妆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巩膜黄染;
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
头晕、头痛、四肢无力;
腹痛、腹胀、便秘。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模糊;
晕厥、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当医生怀疑是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时,根据病因、病史,尤其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实验室检查的依据主要包括红细胞破坏增加和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触诊:询问口服或接触铅或铅化合物史,观察并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是否皮肤黄染、酱油色尿、腹痛、四肢乏力,初步了解病情。
外周血检测:检查是否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碱性点彩红细胞增多、幼稚红细胞增生,以及是否有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胆红素增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用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以及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
尿液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以及尿胆原排出增多,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
驱铅试验尿铅测定:对铅中毒诊断有肯定价值。常用的驱铅剂为依地酸二钠钙,静脉或肌肉注射 0.5~1 克后,留存 24 小时内排出的尿液,作尿铅含量测定。如果尿铅含量较驱铅前有显著增加,则证实体内有铅的积蓄,达到 1 毫克以上,可诊断为铅中毒。
卟啉代谢指标检测: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和红细胞锌原卟啉(ZPP),与血铅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是诊断早期铅中毒或铅吸收的灵敏生化指标。
其他:根据病情、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选择心电图、脑电图、B 超、X 线、肝肾功能及骨穿、生化等检查,用以进一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为综合治疗做准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具体症状?
发病多长时间?
有没有口服或接触铅或铅化合物?
是否有癫痫或哮喘?服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可以治得好吗?
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康复?
有什么后遗症?
日常护理应注意什么?
治疗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根据具体病情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和实行。尽早驱铅治疗是关键。
药物治疗
依地酸二钠钙钠:口服或注射,用以驱铅解毒。此药不适用于肾脏病患者。
二巯丁二酸钠:口服或注射,用以驱铅解毒。此药可能出现口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食欲减退、乏力、四肢酸痛、牙龈及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药不宜静脉滴注,不适用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
青霉胺:口服用以驱铅解毒。此药不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孕妇。
其他治疗方法
驱铅治疗的前提条件是脱离铅污染源,避免继续接触铅或铅化合物。
对症治疗:如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功能等。
给予心理支持,安慰鼓励患者摆脱消极情绪,正确看待此病,积极配合治疗,延长寿命。
疾病发展和转归
症状轻的溶血性贫血,可以自行缓解。中度症状经及时正确治疗后,也可以康复或缓解。重度溶血性贫血难以根治,常需终生服药。该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情绪消极。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该病易引起身体各器官病变,如肝功能损害、呼吸衰竭、肾衰竭,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患者应遵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坚持服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遵照医嘱坚持服药,严重患者需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
复查用药: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由医生决定继续用药或停药、增药或减药。
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适度锻炼,如慢走和打太极拳等;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身体劳累和脑力劳累,劳累过度会加重病情。
饮食:日常注意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要偏食,避免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食物要易消化,避免造成肠胃不适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有规律,忌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豆类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含铅量过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
其他:
调整心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激动,强烈的精神刺激常常会加重病情。
不要轻信小广告和非医院宣传的药物。
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减少或避免与含铅物品的接触,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从事铅或含铅工业的工人要定期体检;工作中佩戴过滤口罩;工作环境中盛放食品的器皿应加盖;饭前洗手,避免铅或铅化合物从口腔流入;大蒜所含大蒜素可以与铅结合成为无毒化合物,多吃大蒜,可促进排铅。
癫痫或哮喘患者服药要慎重,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含铅药物,如黄丹、樟丹和黑锡丹等。
多吃含丰富维生素 C 的食物,多吃含丰富蛋白质和铁(如菠菜和芹菜)的食物,多吃大蒜。
儿童和孕妇尤其要注意,汽车流量高峰期时,减少在马路上的时间。
住房装修应尽可能用无铅涂料,特别是儿童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