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
概述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是一直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侵袭型肺曲霉病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多继发于免疫受损和骨髓抑制患者。
病因为各种原因致内曲霉(主要是烟曲霉)侵入肺组织所致。
侵袭型肺曲霉病分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型、血管侵袭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型、粟粒型和胸膜炎型。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胸痛,咯血等症状。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经确诊后,应积极予以抗真菌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该病治疗困难,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自身病情。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确诊较为困难的。若患者有相应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存在则有重要参考价值。
症状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胸痛、咯血等症状。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常见症状包括:
无原因的发热。
胸部症状以干咳、胸痛最常见,亦可出现咯血。
当肺内病变广泛时出现气急、甚至呼吸衰竭。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
病因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可由多种曲霉引起,最主要的致病原是烟曲霉。曲霉的内毒素使组织坏死,可表现为浸润性、实变、空洞、支气管炎或粟粒弥漫性疾病。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内曲菌入侵肺部:主要是烟曲菌。
哪些人容易患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者。
长期营养不良者。
恶性肿瘤患者。
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者。
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
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状态。
就医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胸痛、干咳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大量咳血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发热;
胸痛、干咳甚至咯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大量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心胸外科
血液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
当医生怀疑是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时,将通常进行血常规、胸部平片、胸部 CT 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 G(IgG)、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痰液细菌培养、痰液细菌涂片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行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异常结果有助于诊断。
痰培养:通过对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曲霉菌阳性,但阳性率很低(8%~34%)。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可见肿块阴影或空洞。胸部 CT,一些典型表现助于诊断。
有创性肺组织活检:可发现曲菌菌丝、孢子头,活体组织培养曲菌阳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得过免疫系统疾病?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生素吗?
有恶性肿瘤或其他基础疾病吗?
是否有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
我得的这个病会有生命危险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
能彻底治好吗?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经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免疫调节治疗等。
药物治疗
传统治疗应用两性霉素 B:作用是对敏感的真菌具有杀伤作用。现常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或者联合治疗。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对肺曲霉病的抗菌活性通常较低,但与两性霉素 B 有协同作用,在重症感染患者可以联合使用。
利福平与两性霉素 B:对曲霉有协同抗菌活性。
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可以缓解和消除急性加重期症状,并可预防永久性损害如肺纤维化的发生。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手术治疗
急性肺曲霉球有时会破溃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播散,应予外科切除。
其他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输血治疗:在粒细胞缺乏者并发肺曲霉病时,输注粒细胞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须谨慎。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病死率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术后注意事项:行急性肺曲霉球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保持敷料干燥。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真菌药物,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胃肠道疼痛不适、视力下降、高血压和水肿等,应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严格遵医嘱用药及复查。
饮食:饮食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尤其是霉变的食物。
运动: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多休息,有适量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不会太过激烈的运动。
其他:忌烟酒,保持乐观的心态。
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治疗原发病,以消除或缩短患者的高危期。
防止或减少易感患者与曲霉孢子接触。
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避免滥用。
含有两性霉素 B 的鼻腔喷雾剂预防用药。
高危患者出现发热而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两性霉素 B 治疗,一般发热 7 天开始用药。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减少与曲霉孢子接触,生活中应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及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