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是什么?小儿铅中毒怎么办?小儿铅中毒症状有哪些?

痱子 (heat rash) 又称为痱疮或粟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儿童、产妇、肥胖者、体质虚弱者及从事室外体力劳动者。长痱子的局部皮肤由于过热出现刺痛感。痱子看起来像微小的隆起,周围皮肤发红。它通常出现在衣服覆盖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腹部、颈部、胸部上方、腹股沟或腋窝处。皮肤温度下降后,痱子通常会改善。痱子好发于头、面及躯干皮肤皱褶部(如头皮、手背、颈部、乳房、腋窝、肘窝、腰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但只要气候稍转凉爽或用适当药物治疗,则数日后症状消失,脱屑痊愈;反之,如天气持续炎热,皮损不断出现,病程可延续数周至数月。

别称

小儿铅毒症,小儿铅毒血症

概述

小儿铅中毒是由于摄入铅而造成的中毒。铅在体内超过一定的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在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多在 85% 以上。

最主要的病因是过多的铅进入体内。危险因素较多,儿童血铅水平主要受室内外环境、食品、母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根据铅在人体内的含量分为 5 个等级。

Ⅰ 级:<0.48 微摩尔 /升(10 微克/分升);

Ⅱ-A 级:0.48~0.672 微摩尔/升(10~14 微克/分升);Ⅱ-B 级:0.75~0.912 微摩尔/升(15~19 微克/分升);

Ⅲ 级:0.96~2.112 微摩尔/升(20~44 微克/分升);

Ⅳ 级:2.16~3.3 微摩尔/升(45~69 微克/分升);

Ⅴ 级:>3.36 微摩尔/升(70 微克/分升)。

身体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迟缓为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是用药促进铅的排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杜绝铅的进一步摄入。治疗难点在于驱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患儿家长的依从性不高,另外需要脱离高铅的环境,一些家庭居住搬迁成本较高。

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肝肾损害。

随着血铅水平的增高,受累系统变多,受累程度加重。因此,对铅中毒的积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症状

小儿铅中毒最常见的症状为身体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迟缓。

小儿铅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铅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多动、学习成绩下降。

脾气暴躁、情绪焦虑、啃手指、逃学、旷课。

腹痛、偏食、乏力、易疲劳、便秘、腹泻。

免疫力低,表现为较周围同龄儿更容易生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等。

贫血:具体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头昏、心慌、胸闷、气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嗜睡乃至昏迷。

小儿铅中毒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铅中毒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患儿可导致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肝肾损害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铅中毒性脑病:可出现共济失调、惊厥、昏迷。

肝肾损害:可出现肝大、黄疸(黄疸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呈现黄染,小便呈浓茶样,大便呈现为白陶土色,通常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 毫升称为少尿)或无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100 毫升称为无尿)、循环衰竭(常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四肢潮湿、厥冷,皮肤出现花斑,脉搏变快)。

消化道损害:可有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呕血、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现常表现为暗红色大便)和麻痹性肠梗阻(出现明显的腹胀,通常伴有恶心、呕吐、排便停止)。

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智力缺陷、失明、偏瘫(即老百姓常说的半身不遂,指同一侧上下肢体、面部及舌头运动障碍)。

病因

小儿铅中毒的可能病因是接触了含铅的环境、食品等,进而导致铅在体内超过一定的量,引起器官、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小儿铅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空气污染、食用含铅食物是小儿铅中毒最常见原因。如汽车尾气、常用的文具用品、含铅的家具玩具、爽身粉、电池、松花蛋、含农药过多的水果蔬菜、服用来源不明的自制药物等。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铅中毒?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铅中毒:

母亲涂抹含铅化妆品。

购买质检不合格、含铅超标的家具或玩具。

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服用不明来源的自配药物。

小儿不良生活习惯(如啃食玩具、有异食癖等)。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铅中毒:

儿童。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多动、学习成绩下降。

脾气暴躁、情绪焦虑、啃手指、逃学、旷课。

腹痛、偏食、乏力、易疲劳、便秘、腹泻。

免疫力低,易生病。

贫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出现共济失调、惊厥、昏迷。

出现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

出现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

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出现失明、偏瘫。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铅中毒?

当医生怀疑小儿铅中毒时,可以通过询问有无铅及其化合物接触史、有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象的检测及尿、血中铅浓度测定来辅助诊断小儿铅中毒。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有无铅及其化合物接触史、有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等)和体征(如黄疸等)来指导诊断。

血象:可发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嗜多染、点彩红细胞增加。

血铅测定:当血铅测定值达到 1.93 微摩尔/升(30~50 微克/分升)时,即对铅中毒有诊断意义。

尿铅测定:正常人的尿铅上限值为 0.08 毫克/升,当超过该值时,常提示机体铅中毒可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等症状?

什么时候出现上述这些症状的?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发病前有无铅及其化合物接触史(如最近家里有没有购置新家具或有没有买新玩具)?

有没有出现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没有就医史?如果就医过,给予了什么检查与治疗?

居住环境怎么样?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出现的这些症状会完全好转吗?

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生长、智力发育?

会不会传染?

怎么能预防复发?

平时饮食、生活有无注意事项?

治疗

小儿铅中毒治疗首先应杜绝铅的来源,其次是促进铅的排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催吐、洗胃、导泻:

常用催吐药有吐根糖浆、硫酸铜,也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以此诱发呕吐反射。

常用洗胃药有 1% 硫酸钠、硫酸镁等。

常用的导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琼脂等。

驱铅疗法:0.5% 依地酸的钙盐(依地酸二钠钙)、二巯丁二钠(二巯基丁二酸钠):该类药物可以降低铅负荷,从而缓解中毒症状以此达到治疗目的。

对症治疗:

对于急性脑症状: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控制惊厥,20% 甘露醇或 50% 葡萄糖降颅压。

对于急性腹痛者,可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维生素 K 解除痉挛,可用 10% 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

其他治疗

杜绝铅继续进入体内,如皮肤清洗、衣物更换、及时脱离含铅环境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出现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肝肾损害等。随着血铅水平的增高,受累系统逐渐加重。

经过及时规范驱铅治疗后,大多数患儿可康复出院,死亡率低,不良反应少,驱铅效果良好,但对于出现铅中毒脑病患儿,常预后不好,严重损害患儿身体健康。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教育:教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让孩子定时进食(因为空腹时铅在肠道吸收率会增加)等。

饮食:少吃含铅量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罐头、饮料等),不要让小孩饮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水。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母亲应避免使用含铅化妆品。

在购买家具、玩具时需注意安全质检问题。

尽可能避免孩子接触含铅空气或环境。(如避免孩子接触含铅的汽车尾气,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远离铅作业工厂;对于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回家前应注意避免携带工作服回家,接触小孩前应注意贴身衣物的清洗)。

应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服用来源不明的药物。

纠正孩子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健康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帮孩子剪指甲,让孩子少吃含铅量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罐头、饮料等),多食用含有驱铅功能的食物(如胡萝卜、金针菇、牛奶等,注意补充维生素及铁、钙、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该病多发生于儿童,主要因为孩童自我保护意识差,所以需要家长监督,密切关注孩子生长环境,及时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如啃手指、异食癖、饭前不洗手、挑食等),预防大于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伤湿止痛膏的功效与作用-伤湿止痛膏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维生素B2片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B2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