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丛林斑疹伤寒
概述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是一种疫病,当人体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后,出现播散性血管炎,病变范围可波及全身,包括皮肤、肝脏、大脑、肾和肺等各处重要器官。
该病以鼠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给人类[1]。发病区域主要分布于亚太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全世界每年约发生 100 万例。在我国,恙虫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长江以北地区。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南方 6~8 月、北方 10~11 月,以及郊外暴露史[4]。
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有高热、局部焦痂(黑色质硬的痂)和淋巴结肿大、全身性皮疹、肝脏和脾脏肿大或多器官损伤等,与其他急性传染病非常相似,早期诊断困难。若延误治疗时机,可逐渐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致命危险[1]。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焦痂或全身性感染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1]。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症状、开展体检,结合一系列实验室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并在小鼠腹腔内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最终可得出诊断结论[4]。
改善恙虫病疗效的重点在于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把握早期最佳治疗时机[4]。恙虫病东方体为细胞内寄生,必须选用脂溶性抗生素[2]。目前临床上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较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2]。
预防恙虫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清理房屋周边环境,在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2]。
症状
恙虫病有哪些症状?
本病潜伏期通常为 10~14 天,发病急骤。主要的全身性表现包括[4]:
发热、寒颤,体温迅速上升,达 39℃~41℃,持续 1~3 周;
多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
疲乏、嗜睡、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局部特征性表现为焦痂(黑色质硬的痂),及其附近的淋巴结肿大[4]:
发病初期于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疱,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
多数患者仅有 1 个焦痂;
男性主要分布在会阴和腹股沟区,女性多分布在乳房和腋窝区;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并常伴疼痛和压痛;
全身其他部位,常见的有颈部、腋窝、腹股沟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皮疹较多见于病程第 4~6 天[4]:
皮疹多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无痒感;
大小不一,直径为 2~5 毫米,多散布于躯干部,并向四肢蔓延;
通常经 3~7 天后逐渐消退,不脱屑,有色素沉着。
恙虫病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恙虫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逐渐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肝、脾肿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皮肤出现大块紫色瘀斑,出血不易停止等;
心肌炎;
肺炎、肺水肿;
肝炎、肝功能异常;
急性肾炎、肾衰竭;
脑膜炎:发烧,恶心,头疼,精神异常等;
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
病因
恙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鼠类是恙虫病东方体最重要的储存宿主,包括黄毛鼠、黑线姬鼠、黄胸鼠[2]。
部分类型的恙螨是传播媒介: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人类可造成感染[2]。
恙螨仅在幼虫时期会叮咬动物,传播疾病,其他阶段都生存于地面浅表层;
恙螨幼虫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皮肤,吸吮组织液;
恙螨一生一般只在幼虫期叮咬宿主一次;
恙螨叮咬鼠类即可获得恙虫病东方体,随后经卵垂直传播给子代恙螨;
子代恙螨叮咬人类,就会发生疾病传播。
恙虫病未见有人与人之间传播。
恙虫病东方体的致病机制是形成播散性血管炎[3]:
造成各处器官的间质炎和血管炎;
重症患者的器官可逐渐水肿、坏死;
病变范围可波及全身,包括皮肤、肝脏、大脑、肾和肺等各处重要器官。
恙虫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与恙虫病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4]:
季节性:长江以南地区属于“夏季型”6~8 月为流行高峰;长江以北地区属于“秋季型”10~11 月为流行高峰。
野外暴露史:田间劳作,野外作业、训练、旅游。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焦痂或全身性感染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1]。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恙虫病?
临床医生首先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体检,并了解病变的大致形成过程[4]。
是否近期去过野外;
患者皮肤是否有焦痂或溃疡;
焦痂附近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是否伴有全身性皮疹及肝、脾肿大等;
结合一系列血清学和病原菌检查,最终可得出诊断结论[4]。
实验室检查[1][4]:
采血化验:是最主要的恙虫病诊断方法。
常规检测:是否出现炎症反应,肝肾功能是否异常。
外斐实验:初步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恙虫病东方体的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是诊断恙虫病的金标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分子生物学检测:适用于早期诊断。
病原体分离[4]:分离病原体,以确定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症状发生之前是否去野外活动?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能否具体描述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什么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好转?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是否还会继续进展?
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治疗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提高恙虫病的治愈率,重点在于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把握早期最佳治疗时机[4]。恙虫病东方体为细胞内寄生,必须选用脂溶性抗生素[2]。目前临床上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较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2]。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恙虫病?
支持治疗[4]:
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和能量平衡;
对症治疗,尽可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抗生素治疗[4]:选用一种抗生素即可,疗程为 7~10 天。
多西环素:首选用药;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利福平。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留意病情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2]。
积极抗感染治疗,按时按量足疗程用药,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复发,实现治愈。
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患者若有发热,可根据医生指导服用退热药物或使用冰袋冰敷。
治疗期间,应留意自身病情的变化,若有不适及时复诊,由医生处置。
预防
预防恙虫病的关键在于,改善房屋周边脏乱环境,在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2]。
及时清理房屋周边环境,去除杂草和垃圾,避免老鼠和恙螨滋生。
恙螨主要栖息在草丛或灌木区域,不要在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
若需要进入草丛或灌木丛,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裤,扎紧衣裤开口处,局部暴露的皮肤可喷洒有效驱虫剂,减少恙螨附着或叮咬的风险。
在野外劳动或旅行后,应及时拍打全身衣物,抖落可能附着其上的恙螨。
野外回来后,必须换衣洗澡,彻底洗净全身,并及时清洗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