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白线,膨胀纹,萎缩纹
概述
肥胖纹(lineae albicantens)是由于某些原因(如短期内体重快速变化、身高突增、肌肉增加、妊娠、某些病理改变等)导致的皮肤过度伸展,弹性纤维变性断裂,可表现为红白交替分布的条索状皮纹,无明显不适感。多出现在下腹部、臀部、大腿等处。本病无需治疗,为追求美观可对症行药物及手术治疗,但疗效欠佳。
肥胖纹的发病部位随性别和年龄而变化。例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快速生长牵拉皮肤及肾上腺皮质活性增强等因素,好发于大腿、臀部、胸部等部位。妊娠期女性好发于大腿、腹部及胸部;而非妊娠成年女性好发于大腿及胸部。成年男性主要因肌肉训练或体重突然增加或减轻所致,好发于臀部。
肥胖纹的主要原因包括体重的突然快速变化、青春期身高突增、妊娠、肥胖、某些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态(如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肥胖纹主要表现为多发、边界清楚的线状或条索状皮损。病初表现为红色微隆起的条纹,称为红纹,多无明显症状或偶有瘙痒。随后转变为带有光泽的、可伴有轻微凹陷的白色皮损,亦无自觉症状,一般不会自行消退,但症状可随时间而减轻。当患者存在某些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态,如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时,皮纹则更为粗大,且分布更为广泛。
治疗上主要为外用预防药物及物理治疗。外用药包括维 A 酸、积雪草苷、苦杏仁油等,但疗效尚不满意。物理治疗模式是目前治疗的主流,包括激光治疗、光与射频治疗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物理治疗模式仍有不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需继续探索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方式。
患者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导致体重近期波动大,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维持体重。如伴有某些病理因素导致体内皮质醇过多,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调整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症状
常见原因
肥胖纹的常见原因包括:
体重的快速增加或减轻。
身高的突增(如青春期身高突增)。
短期肌肉增加。
妊娠。
肥胖。
某些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态(如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患者更易出现肥胖纹:
青春期:体重及身高变化较大。
妊娠:体重及腹部显著膨隆,易引起本病。
库欣综合征及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者。
病因
症状表现
肥胖纹主要表现为多发、边界清楚的线状或条索状皮损。
红纹:表现为红色、粉红色微隆起的条纹,多无明显症状或偶有瘙痒。
白纹:红纹后转变为带有光泽的、可伴有轻微凹陷的白色皮损,亦无自觉症状,一般不会自行消退,但症状可随时间而减轻。
当患者存在某些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态,如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时,皮纹则更为粗大,且分布更为广泛。
肥胖纹对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影响尚不明显,但由于影响美观且治疗难度较大,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就医
何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多处明显的条纹状皮损。
肥胖纹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
当患者除本病症状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时,需前往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心理门诊:若患者伴有强烈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建议咨询心理门诊。
就医前准备
为了帮助医生明确皮损原因,患者在就医前请准备好以下信息:
既往患过哪些疾病(如库欣综合征、需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维持治疗的其他疾病)?
使用过哪些药物?其效果如何?是否出现过不良副作用?
症状出现多久了?
除了皮损症状,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不适?有无其他症状?
是否去过别的地方进行就诊?进行了哪些治疗?治疗后疗效如何?
症状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既往有无吸烟、饮酒等嗜好?有无外伤史、手术史或输血史?
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有无肝炎、结核病病史?家族是否有肥胖患者?
常用检查
当医生怀疑为肥胖纹时,将通过视诊、触诊,血液生化,皮肤组织局部活检等方式来确诊。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病史、症状以及使用的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视诊、触诊等观察患者的局部皮损颜色、数量多少、面积大小等一般情况,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
血常规及尿常规:进一步明确以及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皮肤组织局部活检:通过组织学表现可明确患者皮损的发展阶段,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
治疗方法
本病对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的影响尚不明显,但由于影响美观且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外用药物治疗:如维 A 酸、积雪草苷、苦杏仁油等,上述药物可改善早期皮损或减轻症状,但对于胶原纤维的组织学改善尚不满意。
激光治疗:可改善红纹扩张的血管,激光诱导还可能产生胶原和弹力纤维重塑。包括 :
1064nm Nd:YAG 激光:较适用于深肤色人群,且对表皮损伤性小,效果较好;
308nm 准分子激光: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色素减退的白纹;
点阵激光:可促进皮损处胶原再生及合成增加。
光与射频治疗:主要包括强脉冲光及射频技术。
强脉冲光可诱导前胶原合成、促进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重塑。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副作用较小。
射频技术通过促进胶原纤维收缩、诱导新胶原合成进而改善症状。此治疗方式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偶可出现短暂性出血点。
心理治疗:如果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可求助心理咨询进行疏导。
预防
日常护理及预防措施
根据医嘱按时用药,及时复查。用药期间若有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物理治疗的患者应关注术后皮损恢复情况,注意有无其他不适感发生。应遵医嘱按时复查,由医生根据目前治疗情况指导治疗。
控制饮食,避免因短期暴饮暴食导致体重突增。
若患者因其他疾病而需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避免出现肥胖纹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