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盆腔粘连(pelvic adhesions)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正常处于分离状态的腹腔脏器或组织间出现了纤维组织[1]。据研究报道,盆腹腔手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为 55%~95%,3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1]。发生机制未完全清楚。
盆腔粘连的病因较为复杂,腹部手术、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组织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能导致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往往难以准确判断,有时可有低热、易疲劳、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当盆腔粘连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会导致不孕、性生活受影响等,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2]。盆腔粘连还可以增加手术或二次手术的风险,引起术中脏器损伤。
盆腔粘连限制盆腹腔脏器的运动,严重者可并发肠梗阻。盆腔粘连引起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影响输卵管蠕动,导致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3]。
如果出现慢性盆腔痛、不孕,甚至肠梗阻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目前,盆腔粘连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盆腔粘连重在预防。目前临床较为有效的预防方法有:盆腔手术措施的改进、生物物理屏障的应用和药物干预。
症状
盆腔粘连有哪些临床表现?
盆腔疼痛是盆腔粘连最常见的症状。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多由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引起。
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导致的月经失调。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
盆腔粘连有哪些危害?
粘连限制了腹腔内脏器的运动,导致不适。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梗阻,发生率为 6%~8%,通常在手术 30 天后出现[3]。
盆腔粘连还可改变盆腔解剖结构,影响输卵管蠕动,导致输卵管阻塞或阻止卵泡破裂,引起不孕。
盆腔粘连增加了后期盆腹腔手术的风险,如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盆腔广泛粘连导致腹腔镜手术无法进行,只能开腹)以及引起术中其他脏器损伤等。
病因
哪些原因会导致盆腔粘连?
下列原因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
盆腹腔手术:包括子宫肌瘤手术、卵巢手术,如果手术后没有经过正规的消炎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现象,盆腔粘连也是这些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盆腔感染:如慢性盆腔炎、盆腹腔结核等,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细菌或病毒进一步感染,从而引起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程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有的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就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异位到盆腔就形成盆腔粘连。
其他因素:围手术期吸烟、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慢性盆腔痛、不孕(未避孕未孕1年以上)和肠梗阻(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妇科
临床医生如何诊断盆腔粘连?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进行全面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如下:
血常规:如果患者有下腹痛等盆腔炎的表现,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提示炎症急性发作。
B 超:如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可发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确定包块的位置、大小、形状。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如造影结果提示输卵管阻塞,可提示盆腔粘连。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盆腔粘连的金标准,可在腹腔镜直视下直接观察子宫、卵巢、输卵管外形,活动性和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什么情况会导致症状缓解或加重?
既往是否有盆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等?
是否有不孕症状(未避孕未孕多长时间)?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盆腔粘连是怎么发生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需要治疗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
可以根治吗?会不会复发?
以后能正常怀孕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自行停药。
妇科手术后遵医嘱,适当增加活动量。
预防
正确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预防盆腔粘连。
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禁止性生活、游泳、盆浴等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