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单角子宫,双子宫,子宫畸形,幼稚子宫,纵膈子宫
概述
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和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HRE/ESGE)将异常子宫形态、纵膈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发育不良的子宫叫作子宫发育不良。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是女性生殖道发育畸形的一种,常由于某些内源性因素(染色体异常等)或外源性因素(使用性激素类药物)导致。
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异常子宫发育不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原发性闭经、周期性下腹痛或不孕不育等,子宫发育异常常合并泌尿系畸形。
子宫发育异常的种类最多,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其治疗方式也因畸形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应个体化处理。
由于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预防子宫发育异常。
症状
子宫发育不良有哪些症状?
原发性闭经:患者无月经来潮。
周期性下腹痛:有时双角子宫可有月经量多伴痛经,妊娠时发生胎位异常。残角子宫如果内膜有功能,会发生周期性出血且与正常宫腔不相通时,发生周期性下腹痛,甚至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发育不良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不孕不育:子宫较正常小,患者月经量少,婚后不生育。
反复流产:纵膈子宫容易发生不孕、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单角子宫妊娠后反复流产,早产多见。
病因
两性胚胎都有两套生殖管道即中肾管和副中肾管发育,整个发育过程涉及 3 个主要阶段:
初始器官形成:双侧副中肾管的发育。
融合:双侧副中肾管下段在中线处合并形成子宫、宫颈及阴道的上 2/3 段。上段保持分离,发育为双侧输卵管。
中隔吸收:双侧副中肾管下段融合以后,管腔内遗留一中隔,在人胚胎第 9 周时开始吸收,最后完全吸收形成子宫、宫颈及阴道上段。
以上任一阶段发育停止或发育不全,均可导致各种女性生殖道发育畸形。形成子宫段的副中肾管发育及融合异常,则会导致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女孩如果过了月经初潮年龄还没有月经,反复自然流产或周期性下腹痛,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发育问题
就诊科室: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良可通过常规妇科检查、阴道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进行初步诊断,诊断不明确者可通过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确诊。
妇科检查:应注意发现阴道纵膈、斜隔,区别单宫颈、宫颈纵膈和双宫颈。
超声检查:经腹或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畸形的常用方法。三维超声检可清晰显示纵膈形态、宫底的外形和厚度。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显示宫腔形态,提示子宫畸形,现在已被三维超声成像替代。
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显示子宫体和子宫腔的形态,区分不同子宫畸形的类型,分辨率高,同时还可评估是否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具有很高的精确性。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宫腔镜检查可观察阴道、宫颈管和宫腔形态,明确生殖道管腔内的解剖形态异常。腹腔镜检查可观察子宫外部轮廓、宫底形态、双侧宫角位置和大小,及其与双侧输卵管、卵巢的关系,结合宫腔镜检查结果明确子宫畸形类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月经来潮是否正常?
出生体重和发育情况如何?
是否有子宫发育不良家族史?
有什么服药史、手术史?
有没有不孕、流产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造成的子宫发育不良?
能否正常来月经?
是否可以怀孕?
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
应该怎样治疗?能否治愈?
会遗传吗?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治疗
对于有功能性内膜的残角子宫应进行残角子宫切除,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
有不孕或反复流产史的子宫纵膈、鞍状子宫或双角子宫患者可行子宫纵膈切除术或子宫融合术等矫正畸形手术。
对于幼稚子宫,如果无排卵,年轻无生育计划者,可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加孕激素(如补佳乐 1 毫克和黄体酮 10 毫克)序贯用药刺激子宫生长发育,有的女孩可能要长期使用激素支持。
育龄期有生育计划的妇女,如果子宫已经有所生长接近正常,卵巢发育大致正常,但排卵不良,也可以用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 50 毫克)诱导排卵。
如果子宫发育恢复接近正常,但伴有卵巢发育和功能不良,考虑试管婴儿。
预防
孕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为了生男生女在不正规的医疗场所服用性激素类药物。
注意生活规律,营养充分,饮食有节,避免过寒过凉。
在发育期切莫盲目节食减肥,特别是发育期瘦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