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是什么?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怎么办?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症状有哪些?

脚跟疼痛(Heel pain)的部位通常在脚跟的底面或后方。因为,双脚在长期行走、运动的过程中,脚跟在这两个方向受力最明显。脚跟是支撑人体直立行走的重要支点,假如长期过度劳损或短期内运动量过大,都会导致脚跟出现炎症和疼痛。部分脚跟部位磨损严重者,还可能在跟骨的不同部位出现骨刺,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和软组织。此外,风湿性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也有可能累及脚跟,导致神经损伤、关节炎症水肿等不同的健康问题而引起脚跟疼痛。脚跟的疼痛、压痛或麻木虽不至于造成严重危害,但往往会给个人的正常行动和生活造成不小的麻烦。医生通过体检、血样化验、影像学检查,可以得出初步诊断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脚跟疼痛症状较轻者,以居家保守治疗和理疗为主。创伤或病情严重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站立、行走或奔跑,防止病情加重。平躺时可以在小腿部位垫上枕头或坐垫,将脚跟抬高,有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并注意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和袜子。

别称

吕弗琉综合征

概述

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名吕弗琉综合征。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症状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轻症只有微热、疲倦及轻微干咳等,重者可发高热、阵发性咳嗽及哮喘等急性症状严重时,偶可发生呼吸衰竭。胸部有湿性或干性啰音,有时叩诊可得浊音。脾脏可稍肿大。嗜酸细胞增多,有时高达60%~70%,较正常嗜酸细胞大,并含有大型颗粒。伴发全身血管炎之重症患儿可呈多系统损害。

临床上常见两种肺部浸润伴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即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及热带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与寄生虫蚴虫移行有关,又可与药物或化学物质有关,症状较轻,哮喘或有或无,X线表现特点是肺浸润性病变呈暂时性和游走性,血清IgE正常,病程较短,多为数周左右。热带性嗜酸细胞增多症主要与丝虫、犬及猫蛔虫、钩虫感染有关,咳嗽伴哮喘,血清IgE增高,病程长短不定,有时可长达数周,慢性型可长达1年以上。

病因

本症很可能为肺泡的一过性变态反应,常见病因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反应。约有1/3患者未能查出病因。本病在某些地区呈季节性流行,故推测环境抗原因素在某些地区亦为可能的病因。

蛔虫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蛔虫体多种物质有很强的抗原性。实验证明,进食蛔虫卵后,幼虫移行至肺可发生本症。典型的肺部表现与嗜酸粒细胞升高。引起本病的其他寄生虫有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药物有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加明、磺胺药和氨甲蝶呤等。尚有吸入花粉、真菌孢子等产生本病的报道。

就医

检查

X线表现常为密度较淡、边界不清的片状阴影,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部,呈短暂游走性,多在1~2周消失,又可在其他部位出现,时间多数不超过1个月。

周围血白细胞可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痰液中亦可见到较多嗜酸粒细胞。

诊断

本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伴游走性肺部浸润灶,且临床症状轻微,能自愈等特点。怀疑由蛔虫感染引起者,可在症状出现2月后,即尾蚴在体内发育成虫后,作粪便集卵检查。

鉴别诊断

应与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浸润性肺结核等鉴别。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疑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寄生虫所致者可予驱虫治疗。如症状显著或反复发作,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蛔虫、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慎用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加明、磺胺药和氨甲蝶呤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肝宁片的功效与作用-复肝宁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尼可地尔片的功效与作用-尼可地尔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