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鼻后滴漏
概述
鼻腔、咽喉、气道、胃肠道黏膜的腺体每天都会分泌粘液。其中,鼻黏膜腺体分泌的粘液约有 1 升。粘液是一种粘稠、湿润的物质,可使黏膜保持湿润,并预防感染。
通常,人们感觉不到鼻腔粘液(鼻涕)的存在,它们与唾液混合,沿咽后壁不知不觉地流下,经吞咽进入食道。但是,当人体因某些原因分泌过多粘液,或分泌的粘液更为粘稠时,就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过多的粘液会以鼻涕的形式从鼻孔流出。当粘液从鼻后部流入咽部时,称为“后鼻滴涕”(postnasal drip)或“鼻后滴漏”。
后鼻滴涕的原因包括感冒、过敏、鼻窦炎、鼻腔异物、妊娠、药物、鼻中隔偏曲等。
后鼻滴涕的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声嘶、咽喉痛、咽喉发痒。严重时可导致耳部感染和鼻窦感染。
如果鼻腔粘液气味难闻、发热,症状严重或持续 10 天或以上,应尽早就医。后鼻滴涕如带血,应立即就医。
后鼻滴涕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包括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服用抗组胺药改善症状等。
过敏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诱发过敏的因素。
症状
粘液过多可引起后鼻滴涕,而粘液产生过多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感冒;
流感;
过敏(过敏性后鼻滴涕);
鼻窦炎;
鼻腔异物(儿童最为常见);
妊娠;
某些药物,包括避孕药和控制血压的药物;
鼻中隔偏曲;
天气变化、低温或空气干燥;
某些食物(如辛辣食物);
化学物质、香水、清洁用品、吸烟或其他刺激性烟雾或气味。
有时候,主要原因是分泌的粘液无法被及时清除。吞咽障碍会导致咽喉部粘液积聚,使人感觉分泌物倒流。这些问题可与年龄、梗阻或某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病因
后鼻滴涕会使人不断想清嗓子,还能诱发咳嗽,并在夜间加重。后鼻滴涕是导致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过多的粘液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及发痒。
如果粘液堵塞咽鼓管(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肌性管道),可能引起耳部感染,患者会感到耳部剧痛。
如果窦腔通道堵塞,还会引起鼻窦感染。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发现鼻腔粘液气味难闻、发热、喘鸣症状,症状严重或持续 10 天或以上无缓解,提示存在细菌感染,应尽早就医。
若后鼻滴涕中带血,应立即就医。如果用药未能缓解症状,应至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建议进行CT、X 线检查等,以进行诊断。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呼吸科。
治疗
后鼻滴涕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抗生素可治疗细菌感染。但是,粘液呈绿色或黄色不一定是细菌感染,也可能病毒引起的感冒,使用抗生素无效。
抗组胺药和抗充血剂:有助于缓解因鼻窦炎或病毒感染导致的后鼻滴涕症状。对于过敏引起的后鼻滴涕,加用类固醇鼻喷剂的效果较好。
新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左旋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效果较好且嗜睡的副作用较弱。药物存在头晕、口干等多种副作用,需遵医嘱服用。
降低粘液的粘稠度:有助于预防粘液堵塞中耳和鼻窦。简单的方法是多喝水。
其他可尝试的方法:
使用愈创甘油醚等药物。
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或洗鼻壶等进行鼻腔冲洗。
使用喷雾器或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睡觉时将枕头垫高,缓解大量鼻腔粘液在咽后部蓄积。
此外,热鸡汤让人感觉有效,主要是蒸汽改善了鼻腔和咽喉通气不畅的症状,并且使浓稠的粘液变稀。洗热水澡也有类似效果。
预防
对于过敏患者,可使用下列方法减少诱发过敏的因素:
使用防尘螨的床罩和枕套。
经常用热水清洗床单、枕套等。
使用专业的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掉空气中非常细小的微粒。
经常清理灰尘,使用真空吸尘器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