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乳糖不耐受指身体无法轻易地消化乳糖,乳糖是一种在牛奶及乳制品中发现的天然糖分。这与对牛奶的食物过敏不是一回事。
当乳糖经过大肠(结肠)而没有被适当地消化,就会引起如嗳气、腹痛及腹胀等不适症状。有些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无法消化任何奶制品。另一些人可以进食少量的奶制品或特定类型的奶制品而不出现问题。
乳糖不耐受常见于成年人。相比欧洲后裔,它在本土美国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后裔中更为常见。
学会如何饮食,从而避免产生不适并获得足够维持骨骼健康的钙质,是对乳糖不耐受症者的一大挑战。
症状
乳糖不耐受症的症状可轻可重,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身体产生的乳糖酶量。症状通常在进食奶制品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出现。乳糖不耐受可出现以下症状:
腹胀。
腹痛或腹部痉挛。
腹部肠鸣音。
嗳气。
稀便或腹泻。
呕吐。
很多人因有嗳气、腹痛、腹胀和腹泻而怀疑自己有乳糖不耐受。最好的证实方法就是避免食用所有奶制品和乳制品后,观察症状是否消失。如果症状消失,可以尝试摄入少量的乳制品,观察症状是否重新出现。如果喝了牛奶后感到不适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很可能不是乳糖不耐受。但如果每次食用牛奶、冰淇淋或其他乳制品后都觉得难受,那么可能就是乳糖不耐受。
有时,从未出现过奶制品或乳制品饮食问题的人会突然发生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在年龄增长后更常见。
如果怀疑有乳糖不耐受,应联系医生。他们可以确认症状是由乳糖不耐受而不是由其他问题引起的。
病因
当一种称为乳糖酶的酶类在小肠中分泌不足时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身体需要乳糖酶来分解或消化乳糖。
乳糖不耐受最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时期出现症状。大多数患有这种类型的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吃少许牛奶或奶制品而不出现问题。
有时,在如胃炎等短期疾病后,或在如囊性纤维化等终身疾病的一个阶段后,小肠会停止分泌乳糖酶。在手术部分切除小肠后,有时小肠也会停止分泌乳糖酶。在这些情况下,乳糖不耐受可以是永久或暂时的。
罕见情况下,新生儿会有乳糖不耐受。出生时就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食用或饮用任何含有乳糖的食物。
一些早产儿会因为还不能产生乳糖酶而短暂地出现乳糖不耐受。这些情况一般会在婴儿开始产生乳糖酶后消失。
就医
医生通常会通过询问与症状相关的问题来辨别是否是乳糖不耐受。他们可能会要求就诊者短期内避免食用乳制品,来观察症状是否好转。
有时医生为了明确诊断会进行氢呼气试验或血糖检查。这些简单的测试可用于检查乳糖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治疗
乳糖不耐受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限制或避免摄入乳制品来治疗症状。有些人饮用低乳糖牛奶,或用豆浆和大豆奶酪代替牛奶和乳制品。有些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在进食酸奶时并不出现问题,尤其是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也可以服用称为乳糖酶产品的膳食补充剂来帮助消化乳糖。大多数乳糖不耐受患者都能适时地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来避免症状的出现。
对于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而言,他们最大的担忧就是如何确保能充分获取奶制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尤其是钙质。钙对儿童、青少年、孕妇和绝经后的妇女是最重要的营养素。许多非乳制的食品中都含有钙,包括:
西蓝花、秋葵、甘蓝菜、羽衣甘蓝和芜菁。
沙丁油鱼、金枪鱼、鲑鱼罐头。
富含钙质的果汁和谷类。
富含钙质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大豆。
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