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肛瘘
概述
肛漏(Anal fistula)是指在直肠、肛门和周围皮肤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位于肛窦内的原发性内口、瘘管和位于肛门周围皮肤的继发性外口,通常开口不少于一个。
临床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瘘管的位置高低来进行分类,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称为低位瘘管,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称为高位瘘管。还有按照病变程度、病源分类的方法。
我国的肛漏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 1.67%~3.6%,该症状常见于 20~40 岁的青壮年男性,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比为 6∶1。
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肛周脓肿的溃破导致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具体表现为瘘管外口流脓、肿痛、肛门皮肤瘙痒、肿块等,还可伴有体温升高。
当肛门直肠周围皮肤出现脓液、疼痛、肿块、瘙痒,甚至有粪便出现时,请立即前往医院。
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方法清除瘘管内感染的病灶,也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的症状。
平时需预防便秘、腹泻,及时治疗肛门直肠疾病,避免症状的进一步的恶化。吸烟是导致肛漏的发生和复发的易感因素,应注意戒烟。
症状
常见原因
引起肛漏的常见原因包括:
肛门周围脓肿。
直肠肛门的损伤。
会阴部手术术后感染。
肛裂。
炎性肠炎。
恶性肿瘤。
肠结核。
血行感染。
克罗恩病伴发。
此外,放射菌病、直肠憩室炎、淋巴肉芽肿也可导致该症状的出现。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肛漏:
肛周脓肿、肛裂患者。
长期久坐不动的人群,如司机、白领等。
长期久站的人群,如厨师。
糖尿病患者。
便秘的人群。
蹲厕所较长时间的人群。
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
病因
主要表现
肛漏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流脓:瘘管破溃流出脓液,脓液浓稠、呈黄色、有臭味,新形成的瘘管脓液较多,长久不愈合的瘘管脓液较少或无。
疼痛:发生炎症或排便时,肛门部位会出现疼痛的表现。脓液引流不畅时疼痛会进一步加重,脓液排尽时,疼痛会减轻。
瘙痒:脓液流出时会刺激周围皮肤,导致出现潮湿、湿疹、瘙痒。
肿块:肛缘会出现肿块,引流不畅时,肿块会增大。
瘘管外口会有粪便流出。
症状的进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肛门瓣或肛隐窝感染发炎、肛门直肠周围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瘘道形成。
该症状如长期发展,会使患者的身体、精神出现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伴随症状
肛漏通常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症状,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肛漏伴贫血:常见于肛漏出血。
肛漏伴排尿困难:常见于尿潴留。
肛漏伴发热:常见于继发性感染、手术损伤。
肛漏伴持续感染:轻者会出现直肠阴道瘘,重者会出现败血症、休克。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前往医院查明原因:
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瘙痒、湿疹。
肛缘周围有肿块的出现。
排便时有疼痛感。
有血便排除。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瘘管。
有黄色、味臭的脓液流出。
有粪便从非肛门处排出。
就诊科室
肛肠科:如出现肛漏,建议到肛肠科就诊。
普外科:如医院没有肛肠科,建议到普外科就诊。
皮肤科:如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瘙痒、湿疹,建议到皮肤科就诊。
泌尿外科:如出现肛漏伴排尿困难,建议先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事先准备好病史以及用药信息,认真考虑回答下列问题,有助医生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疾病。
今年多大年纪?日常职业是什么?以往有什么病史?
该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肛门周围皮肤会瘙痒、疼痛吗?
出现症状时,自己吃过什么药吗?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平时常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吗?
平时有便秘的情况吗?一般大便多长时间呢?
有便血的情况出现吗?
常用检查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以及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肛外触诊表浅的肛漏可了解瘘管的走向,通过肛内触诊可以了解到瘘管内口的位置,内口周围是否有压痛、硬结。
探针检查:可以明确瘘管的走行方向和内口的位置,可以区分是直肠瘘还是弯曲瘘。
其它检查:
肛门镜检查:有利于寻找和观察内口的位置。
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明确内口的位置以及瘘管的行径。
碘油造影法:有助于观察瘘管的分布、位置高低、走向、官腔大小。
肛门内镜超声:能清晰地辨别瘘管的走向、分布、数量、内口的位置,亦可清晰显示瘘管壁的层次以及周围结构的图像。
三维磁共振(MRI):可以显示瘘管走行与括约肌的清晰图像,明确肛瘘位置的准确率高,可检测瘘管的愈合情况。
治疗
治疗原则/方法
对于肛漏,医生会采取以下治疗原则:
通过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将脓液引流,减少对括约肌的损害,保护肛门的正常功能,避免后遗症的出现以及复发。
对于肛漏,医生会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应对肛漏的急性炎症,如磺胺类药物。
使用高锰酸钾洗剂坐浴。
使用软膏外用涂抹,如金黄膏、四黄膏。
手术治疗:
瘘管切开术:将瘘管切开,清除坏死组织。
挂线疗法: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作用将瘘管缓慢切开。
切除缝合法:将瘘管切除,缝合伤口。
瘘管填塞术:将特殊材料填塞瘘管。
瘘管剔除术:应对瘘管完全粘连的情况。
预防
日常护理
饮食:
在疾病治疗期间,以清淡饮食为主,要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牛奶、鸡蛋、瘦肉、牛肉等。
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辣椒、猪肝、红烧肉等。
情绪:治疗期间,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的高度紧张,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息:生活作息要规律,定时睡觉、起床,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症状的加重。
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排便后清洗肛门,保持清洁,避免感染;避免长期久蹲厕所,大便时间最好不超过五分钟。
复查:患者在治疗恢复后,需定期(半年一次)前往医院进行复查,避免症状的复发以及伴随症状的出现。
运动:患者应避免过度运动,可进行适当时间(一次 20~30 分钟为宜,每周 2~3 次)的慢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空闲时可多做提肛运动。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需遵从医嘱,如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请停止用药,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家属关怀:肛漏会令患者紧张不安,需要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减轻焦虑情绪。
预防措施
如出现长期的便秘和腹泻,请及时前往治疗,避免发展成为肛漏。
及时前往医院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避免发展成为肛漏。
如身体出现不良症状,如瘙痒、疼痛、肿块、流脓等,请及时前往医院治疗,避免症状的进一步恶化。
避免长期的久站、久坐,1 小时后应四处走动。
避免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