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造瘘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空肠造瘘术简介
空肠造瘘术多属于一种暂时性、临时性的部分造瘘术,手术过程中会将人体的肠管连接到腹壁,经腹壁引出并固定。主要是用于姑息性胃肠道减压或进行肠内营养液注入,等待术后患者情况好转和做好充分准备后,一般还需再二期手术还纳肠管。
适应症
1、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瘘、胃肠吻合口瘘,且营养不良者。
2、食管狭窄,无法顺利进食,全身营养不良者。
3、梗阻性黄疸无法施行切除术,胆汁可经胆道外引流,再自空肠造瘘返入肠腔。
4、急性重型胰腺炎术后估计短期内不能进食,可经空肠造瘘补充营养。
准备
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心、肺、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
2、术前禁食。
手术过程
1.麻醉患者,施行会阴清洁和消毒;
2.经阴道开腹进行空肠造瘘,取计时1cm长的空肠段,切去后方空肠段内外静脉壁;
3.将取下来的空肠段做成一把空肠楔,放在病人会阴内部尿道口;
4.楔入尿道口后,行楔式造瘘,牵引楔体到尿道切口处,逐渐楔入;
5.楔入尿道切口处后,拉紧胶带,以保证楔体牢固地被紧绷住;
6.合体收口,缝合膀胱恢复其原有的形状;
7.早期服药控制炎症等症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注意事项
1.做手术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术前操作。3.术前行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操作的完善。4.操作前洗涤空肠,及时断开空肠的连接。5.注意结扎,结扎线安装要紧、牢固,确保有足够的支持力。6.操作后要经常检查操作部位,及时发现瘤变等问题,以及及早发现血块等异物。7.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定期分类护理。
不宜人群
1、儿童: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可能导致感染高发,术后不易顺利恢复。
2、腹腔内有较多张力的患者,如肝硬化、肝脏肿大、慢性胰腺炎活动期等。
3、大肠肌瘤患者。
4、发生过恶性疾病的癌症患者。
5、血凝血少的患者以及出血倾向的患者。
6、发生过心血管病史的患者。
7、血液系统凝固功能不全的患者。
8、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9、患有慢性病伴有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0、患有腹泻或其他肠功能异常患者。
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炎、萎缩性胃炎、腹膜炎、尿路感染、高热、低血压、出血、血栓栓塞等。
护理
1、造瘘管需妥善固定,避免造瘘管脱出。
2、每次灌食前后均需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子防止管子堵塞。
3、营养液需现用现配,匀速滴入。
4、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保健饮食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粥、米汤、面条汤等。可适当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