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造瘘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盲肠造瘘术简介
盲肠造瘘术大多属于一种暂时性的造瘘术,手术过程中一般会将盲肠壁结肠带部位连接到腹壁并固定,可用于临时性胃肠道减压,待患者病情好转后还需再二期手术还纳盲肠。
适应症
1、结肠完全性单纯性梗阻,病情不允许根治者。
2、结肠吻合(或修补)术前或术后,需要减压以保证吻合口的愈合。
1、开放式盲肠造瘘术:即在盲肠周边切口直接打开,直接发现患者盲肠内容物,然后开腔清除其中内容物,并进行建立瘘管造瘘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腹膜炎、慢性憩室炎等。
2、关闭式盲肠造瘘术:即术中不需要打开患者的盲肠中的内容物,直接在外侧切口处,在空洞内钻一孔,然后将瘘管套入,完成造瘘术。这种方法适用于急性疾病,如急性腹膜炎、急性憩室炎等。
3、经鼻盲肠造瘘术:即在患者的鼻腔内钻一孔,将瘘管穿入鼻腔,然后穿过食道、胃,穿出胆道,到患者的盲肠里,进行瘘管套入式造瘘术。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患者。
准备
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心、肺、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
2、术前禁食。
手术过程
1.采取仰卧位。
2.在右下腹斜做长约5厘米的切口。
3.切除阑尾,放置造瘘管。
4.将导管穿过大网膜,并将网膜覆盖于造瘘处。
5.逐层缝合腹壁,将橡胶导管固定于皮肤。
注意事项
盲肠造瘘术的缝合固定,仅能缝合结肠带与肠壁浆肌层,切勿缝透结肠带,以免引起结肠壁渗漏,造成腹腔或切口感染。
不宜人群
不宜人群包括:①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如心血管病、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等。②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病人。③感染性疾病患者,如艾滋病、梅毒等。④血管钙化过度的患者。⑤一些重症肠道疾病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肠反流性食管炎等。
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腔感染、引流系统堵塞、愈合不良、抗药性细菌感染、血管瘤增生、引流管下游漏、瘘管穿孔、肠梗阻、残留囊肿以及血管压迫等。
护理
1、造瘘管需妥善固定,避免造瘘管脱出。
2、每次灌食前后均需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子防止管子堵塞。
3、营养液需现用现配,匀速滴入。
4、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保健饮食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粥、米汤、面条汤等。可适当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