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嫩其实是几种心理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一些装嫩的行为,而根据心理专家研究显示,装嫩其实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装嫩族"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段,一是三四十岁,二是六十岁左右。三四十岁人装嫩,一种是发现青春易逝,想抓住青春的尾巴赶紧"装嫩",还有的是为跟更年轻的同事缩短代沟,释放压力。专家指出,"装嫩"可能是对年轻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一些装嫩的行为,而根据心理专家研究显示,装嫩其实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装嫩族”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段,一是三四十岁,二是六十岁左右。三四十岁人装嫩,一种是发现青春易逝,想抓住青春的尾巴赶紧”装嫩”,还有的是为跟更年轻的同事缩短代沟,释放压力。

专家指出,”装嫩”可能是对年轻时光的留恋,可能是对衰老的恐惧,只要不是太夸张,把握好度,”老黄瓜刷绿漆”其实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自信、保持健康、释放压力有着诸多裨益。不过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装嫩”但不能拒绝长大,更不能回避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特别是三四十岁的人,如果是潜意识里拒绝长大,渴望被保护,逃避现实,那就存在肯定心理问题了。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然而,我们生活中,像彼得潘这样长不大的成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也被通俗地称为”成人幼稚病”,心理学上叫做”依赖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心理学专家们列举了”彼得潘”的如下特征:

1、不负责任:表现任性、散漫,过于自我中心,出了差错老爱怪罪别人。

2、缺乏自信:恐惧失败,不敢勇于承担,面对挑战会找借口逃避。

3、依赖心强:害怕孤单、寂寞,希望随时有人可以帮忙,满足任何需求。

4、难于坚持:挫折忍受度低,行事稍有不顺或遭批评便易情绪化或放弃。

5、关系障碍:与异性交往到需给予承诺时,便会临阵脱逃,故不时更换伴侣,且对象越来越年轻,借以缓解被要求结婚组织家庭的压力。

6、其他:穿着打扮如青少年,与本身年纪有所出入;迷恋卡通、漫画、电玩、玩偶;好奇心强,爱尝试新奇事物,喜欢热闹气氛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做菜注意 这样做菜会让营养流失大半

2023-8-20 23:21:32

保健

做好几个按时让你远离疾病

2023-8-2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