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是一种以高热、头痛、黄疸、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病毒引起的疾病。近日,福建卫生部发布新增1例黄热病通报,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黄热病呢?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3日晚间通报,该省新增1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目前病患精神状态良好。
通报称,新增病患为福州市福清18岁黄姓男子,随父母在安哥拉罗安达居住。该患者于2023年3月12日在安哥拉出现发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3月27日,患者乘飞机经阿联酋迪拜、北京转机,抵达福州市(入境时体温未升高)。3月28日,患者前往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检测,后经该中心检测,并经福建省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样本黄热病病毒核酸阳性。
4月3日,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目前,患者在福州市某医院隔离观察治疗,精神状态良好。
该省卫生计生部门已按统一部署,开展安哥拉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工作。
专家提醒,疫苗接种是最重要的黄热病预防措施,公众前往黄热病流行区需要提前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从安哥拉等黄热病流行区归国人员,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其流行病学史。
如何预防黄热病
1、管理好传染源
由于我国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所以黄热病的预防应加强边境检疫,对于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书,以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对来自黄热病流行区的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重点关注有发热、黄疸等症状人员。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防止本病的重点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17D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一次皮内接种0、5ml,7~9天即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并可持续达10年以上。在进入疫区、已知或预测有黄热病疫情活动的区域,对9个月以上的儿童应常规进行预防接种。但不宜用于4个月以下的婴儿,因接种后发生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几乎均为小于4个月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