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是由于面部皮肤暂时性的血管扩张所致。患者常常在情绪变化时,如害羞、紧张、惭愧、愤怒,或受到表扬、批评,或在温度变化等情况下,如接触热风,出现面红,甚至全身皮肤发红。有时少数患者面红发作次数特别频繁而且症状明显,患者常诉说有无法控制的惧怕面红,医学上称面红恐惧症。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见于女性。面红恐惧症常见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病和精神衰弱的患者。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病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扩张,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因情绪激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影响或血管活动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等多种因素而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女性,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焦虑者。
本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面红、绝经期面红、某些肿瘤引起的面红、饮酒性面红、组胺性面红、药物及食物引起的面红等。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在情绪变化、温度变化或接触某些物质时,面部主要是双侧面颊部出现阵发性的发红,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患者面部在发红时可有灼热感、瘙痒感、干燥感、紧绷感等。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避免接触诱因和对症治疗,如避免情绪波动、日晒、酒精等,面红时可以冷湿敷,病情严重者可以选择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患者可以出现反复的面红、灼热等症状,容易引起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改变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面红和面红恐惧症患者缓解面红。
症状
在情绪变化、温度变化或接触某些物质时,面部主要是双侧面颊部出现阵发性的发红,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这是面红典型症状。少数患者面红发作频繁,患者有无法控制的害怕面红。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据面红发作的原因不同,临床上将常见的面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理性面红:又称为自主血管运动性面红,这是身体对热环境和身体活动的正常生理反应。患者随着情绪的变化,如害羞、紧张、惭愧、愤怒,或受到表扬或批评和温度变化时,面部出现阵发性的发红或潮红。持续 5~15 分钟,当情绪稳定或脱离热环境后可逐渐消失。除自觉灼热外,一般无其他症状。
绝经期面红: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卵巢切除、放疗等情况下导致双侧卵巢功能减退或消失,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常在情绪激动或进餐后出现阵发性面红,发作短暂,持续 5~15 分钟。最早感觉面、颈及胸部有温暖感,继而转变为潮红,有时可以伴有出汗、畏寒、烦躁不安、抑郁及忧虑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睡眠。发红时面部皮肤常有刺痒感或蚁走感。
某些肿瘤引起的面红:某些肿瘤可以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患者出现面红,如类癌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肥大细胞增生症所致的色素性荨麻疹等疾病。
饮酒性面红:当喝了含有酒精的饮料和饮酒后,患者可出现面红,甚至全身潮红,有时伴荨麻疹瘙痒。可能是由于机体缺乏酒精代谢相关的酶,引起机体血乙醛升高,严重者在乙醇(酒精)吸收 5~10 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感,同时面部或全身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和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此称为“乙醛综合征”。 接触某些工业化学品如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硫化四甲秋兰姆或服用二硫龙(二硫化四乙秋兰姆、安塔布司)和二硫龙样药物(甲硝哒唑、灭滴灵和二氧硫基脲)也可以产生乙醛综合征。
组胺性面红:组胺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由于冷藏不当,可以引起金枪鱼、东方狐鲣、大青花鱼、鲐鱼等海鲜产生组胺样毒素,当食用这些海鲜后,可以出现组胺性面红或全身潮红等症状。
药物引起的面红:某些药物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而出现明显的皮肤潮红,如吸入亚硝酸戊酯、某些降压药和烟酸等。
食物引起的面红:当摄入大量含有 L—谷氨酸氢钠(味精、鸡精的主要成分)的食物也可引起皮肤潮红,并可伴有面部紧缩感或压迫感、胸痛及头痛等症状。
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红:如风湿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反复地出现面红,患者可能出现心理精神异常,如焦虑、紧张、抑郁等。
焦虑症
抑郁症
病因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血管扩张所致。可因情绪激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影响或血管活动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等多种因素而引起。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情绪激动:如害羞、紧张、惭愧、愤怒,或受到表扬或批评。
温度变化:如突然接触暖风空调。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内分泌影响:卵巢功能减退或消失导致雌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机体缺乏酒精代谢相关的酶者:饮入或接触酒精极其相似物。
食物:使用冷藏不当的金枪鱼、东方狐鲣、大青花鱼、鲐鱼等海鲜,或者摄入大量含有 L-谷氨酸氢钠(味精、鸡精的主要成分)的食物。
药物:使用亚硝酸戊酯、某些降压药和烟酸等。
其他疾病:类癌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结核病发、风湿病等。
哪些人容易患面红和面红恐惧症?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面红和面红恐惧症:
情绪易激动者;
精神紧张、焦虑者;
强迫性神经官能病和精神衰弱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面红和面红恐惧症:
女性;
绝经期前后的女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面部潮红:面部出现阵发性的发红,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后消失;
灼热感;
瘙痒感;
紧绷感;
干燥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本病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心理科
肿瘤科
妇科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面红和面红恐惧症?
当医生怀疑面红和面红恐惧症时,可以通过问诊、视诊及触诊、内分泌检查和皮肤镜检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面部发红持续的时间,有无自觉症状,有无诱因,有无其他疾病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寻找病因和诱因。
视诊:医生查看患者,可以在面部甚至是全身发现皮肤变红,有些患者还可以看到细小的鳞屑。
触诊:医生消毒双手,等待双手温暖后,轻轻触摸患者皮肤损害处,可以感觉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稍用力按压皮肤,有些时候可以感觉到皮肤肿胀感,结合问诊和视诊发现,医生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内分泌检查: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检查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等项目,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患者的发病是否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皮肤镜检查:皮肤镜可以放大局部皮肤损害,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面红的表现,是否有毛细血管的扩张及扩张程度,可以帮助医生与其他疾病鉴别以及为后期治疗方案做出指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面部发红前有无诱因,如情绪变化、温度变化、饮酒等?
每次面红持续多长时间?发作频率,有没有自觉症状?
面红是否自行消退?消退后有无痕迹?
是否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做了哪些检查?是否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自行购买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面红需要治疗吗?
需要长期吃药吗?
治疗效果如何呢?
会复发吗?
应该如何避免复发?
日常应该如何护理呢?
治疗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避免接触诱因和对症治疗,如避免情绪波动、日晒、酒精等,面红时可以冷湿敷,病情严重者可以选择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可以纠正因卵巢功能减退或消失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失调,如雌激素、雄激素,改善患者面红情况。
抗组胺药:可与组胺竞争 H1 受体,产生抗组胺作用,具有抑制毛细血管扩张、提高血管通透性和抗过敏等作用,可选择第二代 H1 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以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
抗焦虑药:具有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对于反复发作,并且情绪紧张、焦虑,特别是面红恐惧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作为面红的辅助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特征性的作用于扩张的血管,达到封闭血管,改善面红的作用,如 585 纳米、595 纳米染料激光。
强脉冲光:也称为光子嫩肤,其波长在 500~1200 纳米,可以作用于血管、水等,具有改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胶原增生,增加皮肤厚度的作用,反复发作的面红或伴有皮肤敏感的患者可以选择此治疗方案。
冷湿敷:具有降温、散热、舒缓的作用,可以将 6~8 层厚的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敷于面部 15~20 分钟,改善灼热等症状。
治疗原发疾病:如患者面红是由于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应到相关科室治疗原发疾病。
疾病发展和转归
面红和面红恐惧症多由情绪精神原因引起,不会危及生命,但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可能反复出现面红,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尽量避免接触诱因,慢慢可以达到治愈。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激光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避免接触水,每天用碘伏消毒 2~3 次,避免搔抓皮肤,如出现水疱、结痂,不能强行撕痂,等痂壳自己脱落,避免继发感染和瘢痕形成。
用药注意事项:服用雌激素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血脂异常、恶心、呕吐等。一般可以耐受,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需要注意的是,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反应,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服用抗组胺药期间应避免驾车、高空作业。
定期复查:一般每月复查一次,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对于服用雌激素的患者还应检测凝血功能、血脂,每年还应行乳腺彩超、妇科彩超等检查。
饮食:
若为激光治疗后的患者,术后 1 周内避免使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火锅、辣椒等。
若为普通患者,日常注意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糙米、橘子等,注意营养均衡。
运动:
若为激光术后患者,术后 1 周内应尽量避免跑步、跳健身操、游泳等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引起皮肤继发感染。
若为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可以适度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如果运动后面红加重,且自觉症状明显,应降低活动量。
其他:早晚洗脸后涂抹含有神经酰胺、马齿苋等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和舒缓作用的保湿乳。日常注意防晒,如打伞、带帽、涂抹防晒霜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情绪易激动、紧张、焦虑者,应该避免情绪波动,多做深呼吸。必要时到心理卫生中心就诊。
强迫性神经官能病和精神衰弱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预防面红和面红恐惧症的发生。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女性,应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悦,转移注意力,可以很好地预防或控制面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