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占心电图记录的 0.25%~0.40%。
主要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治疗期间,是洋地黄过量使用时最常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
表现为活动后感觉心累、气紧、胸闷,脚出现水肿,心跳时快时慢,以及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若由洋地黄过量造成,停用洋地黄及其他能够排钾的利尿剂,同时补充氯化钾。若氯化钾无效,可用普鲁卡因胺治疗。若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使用阿托品治疗,忌用电除颤。
主要危害是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恐会危及生命。
症状
主要症状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症状。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症状包括: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在经过洋地黄治疗后,气促、发绀等临床症状好转,但很快以上症状加重。
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洋地黄后,患者由较快心率变为较慢心率,然后心率又重新加快,并自我感觉心跳不规则。
洋地黄中毒:患者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中毒症状,即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病因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主要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治疗期间,是洋地黄过量使用时最常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也可见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过程中。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洋地黄中毒,是最常见的病因。
低钾血症。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
使用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
哪些人容易患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抽烟以及大量饮酒;
喜欢吃肥肉、暴饮暴食、高盐饮食;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生活及工作压力大,熬夜。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6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增加
男性
沿海地区低于内陆
就医
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且出现心率快而不规则时,需及时就医,出现晕厥、呼吸困难情况,需要紧急就医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的。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全身无力、心率失常、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钾血症:全身无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
哪些情况需要拨打 120,或立即送医:
剧烈胸痛
昏迷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史、治疗史及临床表现、查体和心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静脉血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静脉血中钾的含量,确认患者是否存在低钾血症,此检查可在患者任何时刻抽取静脉血检测,无需空腹。
18 导联心电图,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房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患者在胸前部贴多个电极片,电极片通过导线连接到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 24 小时不间断检测心脏情况,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异常心脏搏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哪里不舒服?持续多长时间?
怎么做可以得到缓解?
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吗?使用洋地黄治疗吗?
心脏疾病治疗效果如何?近期使用洋地黄进行治疗了吗?
有心律失常疾病吗?近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有这些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怎么治疗?
原来的心脏病怎么办?还可以继续使用洋地黄吗?
心脏难受的时候,要怎么办?
平日,心脏病治疗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吃什么?有忌口吗?
治疗
若由洋地黄引起,停用洋地黄及其他能够排钾的利尿剂,同时补充氯化钾。若氯化钾无效,可用普鲁卡因胺治疗。若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使用阿托品治疗,忌用电除颤。
药物治疗
若为洋地黄过量造成,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同时停用利尿剂及其他致低钾血症的药物。
氯化钾:纠正低钾血症。
普鲁卡因胺:用于几个小时内症状未缓解的患者。与氯化钾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阿托品: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不及时治疗,恐会危及生命。
积极治疗效果较显著,立即停用洋地黄并及时补充氯化钾几小时后,患者症状减轻,逐渐恢复正常心律。
日常注意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在家应按照医嘱,在每天规定时间内,规定的剂量进行服药,在服用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期间,需要定期去医院查电解质,服用法华林期间,需要定期去医院查凝血,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期间,应每天查血压及血糖,若在服药期间出现心累、气紧、恶心、呕吐以及任何地方的出血(包括皮肤瘀斑),都应该去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按照出院时医生医嘱要求,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饮食:多吃白肉(海鲜类、鸡肉、鸭肉),避免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或多吃富含钾、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以及玉米、红薯等。
运动:出院 1 月内,以步行为主,避免慢跑、骑自行车、爬楼梯等,运动时间 30~60 分钟/天,有氧运动每周 3~5 天,若运动中出现胸痛、眩晕、气短、恶心等,应该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其他: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低于 5 克,其中包括咸菜中的盐,戒烟,限制酒的摄入。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在服用洋地黄、呋塞米、螺内酯期间,需要按时去医院检测血钾水平、血药浓度,服用法华林期间,应定期去医院查凝血功能,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期间,需要每天查血压及血糖。
少食高油脂、高盐饮食,尽量多吃鸡鸭鱼类、粗粮饮食。
戒烟、限制酒的摄入。
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适当运动,如广场舞及太极拳。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随着年龄增长、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故需要常体检,尽早发现疾病隐患。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男性需要生活规律,减少熬夜等。
内陆地区发病率高于沿海,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内陆地区人群需要多吃海鲜、少吃猪肉等,同时减少盐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