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是什么?高血压危象怎么办?高血压危象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是指一系列需要及时用药治疗,快速、有效降低动脉血压的临床紧急情况

概述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是指一系列需要及时用药治疗,快速、有效降低动脉血压的临床紧急情况[1]。高血压危象根据病情的紧迫程度可分为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它们均表现为血压在短期内突发性显著上升[1]。其中,高血压急症常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受损,而高血压亚急症一般尚未累及其他器官。

欧洲的临床研究显示,在门诊和急诊患者中,高血压危象分别占 3% 和 27.5%。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中国高血压危象的发病率今后也可能会逐渐上升[2]。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高血压危象,但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1]。

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男性、基因缺陷、外界刺激和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异常和不恰当的降压治疗[1][2]。

高血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发性明显升高(一般超过 180/120 mmHg),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进行性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3]。少数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急骤发展,可形成恶性高血压,造成眼部和肾脏的明显损伤[3]。高血压亚急症则是指患者发生血压明显升高时,尚未出现体内其他器官损害[3]。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应即刻就医,接受急诊治疗。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基于体检、病史,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为了抓紧治疗时机,通常不会等待检查结果,而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即开始进行对症治疗[4]。

及时正确处置高血压危象最为重要,医生会争取在短时间内使病情缓解,预防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3]。

高血压急症患者首先要收入重症监护室(ICU),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随后进行分阶段降压治疗,最终实现血压达标[1]。

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可采用快速起效,半衰期较短的口服药进行治疗[4]。

患者出院后需遵医嘱用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严格控制血压达标[5]。

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压达标,继发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3]。

症状

高血压急症有哪些典型症状和体征?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发性的明显升高(一般超过 180/120 mmHg),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进行性功能受损的表现[3]。

高血压急症包括众多临床症状[3]:

高血压脑病:由于颅内压增高形成脑水肿,甚至出现脑疝;

颅内出血:例如脑部组织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脑部血管血流受阻,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发生脑组织坏死;

急性心力衰竭:突发性心脏功能衰竭,无法维持全身的正常血流供应;

肺水肿:喘息不止,严重的呼吸困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与中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血管的夹层中,可有致命危险;

子痫: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抽搐和口吐白沫等。

少数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急骤发展,可形成恶性高血压,并造成全身其他组织器官损伤[3]​​​​​​​:

舒张压持续高于 130 mmHg;

头痛;

视力模糊;

眼底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肾脏损害尤为突出,可持续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

高血压亚急症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3]​​​​​​​。

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例如[3]​​​​​​​​​​​​​​:

头痛

胸闷

鼻出血

烦躁不安

病因

高血压危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高血压危象,但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1]。

高血压危象患者大多都是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因素触发而释放内源性缩血管物质,从而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血压急骤上升。在血压上升的过程中,人体会产生应答反应,释放更多的相关细胞因子,令血压升高和组织缺血的情况更为严重,由此陷入病情不断进展的恶性循环。如果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各部分器官可能最终将会发生功能衰竭[1]​​​​​​​。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急性器官损害的程度并非成正比,部分高血压急症患者并未伴有特别高的血压值[1]​​​​​​​。

某些妊娠期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如果血压不及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对脏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升高,医生也可将其归类为高血压急症。

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性别:男女发病比例为 2:1[2]。

遗传因素[1]​​​​​​​。

精神刺激[1]​​​​​​​​​​​​​​。

创伤等应激反应[1]​​​​​​​。

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1]​​​​​​​。

不恰当的降压治疗:服药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或是治疗不足,用药方案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进展[1]​​​​​​​​​​​​​​。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应即刻就医,接受急诊治疗,否则可能有致命危险[4]。

血压突发性显著上升;

同时伴有各种显著的相关症状,尤其是心、脑、肾功能衰竭的迹象。

如果患者意识清晰,也可在去医院之前,先行服用降压药[4]。

就诊科室

心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血压危象?

医生首先需要了解病史,并进行详细体检[4]​​​​​​​。

测量血压;

心脏听诊;

评估神经损伤和意识状态;

检查眼底。

实验室检查[4]​​​​​​​

验血: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验尿:蛋白尿;血尿。

心电图[4]​​​​​​​​​​​​​​:评估心跳是否异常。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4]​​​​​​​:

X 线;

B 超;

CT 扫描;

磁共振成像(MRI)。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高血压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血压比之前升高了多少?整个血压升高的过程大概是多久时间?

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高血压是否接受过治疗?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平时高血压药物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血压控制情况如何?

是否伴有先天性疾病?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

近期是否在服用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高血压状况是否还会继续加重?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高血压可以缓解?

以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如何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目的在于迅速控制血压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器官损害,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3]。临床治疗原则是及时开展救治,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随后进行分阶段降压治疗,最终实现血压达标[1]。

高血压急症患者,首先要收入重症监护室,开展综合治疗[1]。

监测生命体征及身体各器官的损害情况;

补充液体、吸氧,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医生会使用起效迅速的降压药物,尽快控制血压水平;

必要时还会使用镇静止痛药,稳定患者情绪。

随后,医生一般会采取分阶段降压的治疗方案,在控制病情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在此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身体状况,并据此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在 1 周内实现血压达标[1]。

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一般会遵循以下原则:起效迅速,持续作用时间短,停药后药效快速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尽可能减少干扰身体的正常功能[2]。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我国临床常用药物包括[1]: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在动态血压监测的条件下用药,以免降压多度;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治疗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冠脉综合征;

尼卡地平(Nicardipine):治疗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或其他高血压急症;

乌拉地尔(Urapidil):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急症患者,对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有特效;

地尔硫䓬(Diltiazem):可同时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控制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拉贝洛尔(Labetalol):治疗高血压急症合并妊娠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艾司洛尔(Esmolol):适用于除合并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外的大多数临床类型的高血压急症;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适用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急症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的药物:利血平、强效利尿剂[3]。

如何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患者?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控制病情,避免继续恶化,预防发生其他系统的器官损伤。

在 24~48 小时将血压缓慢降至 160/100 mmHg。随后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如 CCB、 ACEI、 ARB、 β 受体阻滞剂、α 受体阻滞剂等, 还可根据情况应用襻利尿剂。 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急诊室, 用药后观察 5~6 小时。 2~3 天后门诊调整剂量, 此后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至最终的目标血压水平。具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亚急症如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住院治疗。

半衰期较短的口服药[4]:

美托洛尔(Metoprolol)

卡托普利(Captopril)

硝苯地平(Nifedipine)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

当患者感觉原有的高血压症状明显缓解时,医生会适当控制后续的降压速度。适当减量用药,并逐渐过渡到高血压的长期口服药治疗剂量[4]。

日常注意

患者出院后需遵医嘱用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严格控制血压达标[5]。

出院后,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不得随意停药,严格控制血压达标。

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血压达标,降低血压上升的风险。

戒烟戒酒,避免对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伤害。

确保良好的睡眠,避免疲劳。

不要食用无法确定成分的营养品、保健品或药酒。

放松心情,与家人多沟通交流,和睦相处,避免情绪紧张。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以便于医生评估病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降压方案。

预防

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压达标,继发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3]。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脑力宝丸的功效与作用-脑力宝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琥乙红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琥乙红霉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