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引起的,多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是血栓后综合征,严重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此病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不能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提示患者或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加强下肢活动。
通常需使用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后出血风险增加,因此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避免大出血。
连续几个小时伏案工作或长途飞行,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多起身活动活动双腿,不能起身时也应间断活动双腿。
如果因瘫痪或其他重病久卧不动,也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家属护理时需格外注意。
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红热、疼痛。活动后加重,抬起患肢可减轻。
最严重的情况称为股青肿,表现为剧痛、皮肤发亮变成青紫色,全身都出现强烈反应,必须及时处理。
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肺部血管,危及生命。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
需要使用抗凝药治疗 3 个月以上;此外平时需注意尽可能抬高患肢,根据医生的意见下床、活动、穿弹力袜。
症状
如果血栓较小,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有些人会表现出四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肌肉拉伤和蜂窝组织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容易混淆。出现症状后,请及时就医。
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出现哪些症状?
深静脉血栓可以引发症状,或仅引发轻微症状。症状包括:
肿胀。
红热。
疼痛或压痛。可能在小腿或大腿出现疼痛,可能只在触及受累区域,或在站立或行走时才会出现疼痛。
有时,危及生命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的首发症状,症状包括:
突发性气促。
胸部疼痛,深呼吸时可能加重。
咳嗽带血。
心率加快。
昏厥。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以下严重的并发症:
肺栓塞: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血栓变大或移动至肺部。如果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可能移动到肺的动脉血管,并阻断肺动脉的血流,发生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急症。因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降低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发生肺栓塞的风险主要取决于血栓的位置。与小腿血栓相比,膝关节及以上部位的血栓更容易发生肺栓塞。但是小腿血栓也有可能导致肺栓塞。
再发血栓:在首次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存在再次发生血栓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在于血栓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请遵医嘱治疗。
血栓后综合征:如果曾发生过深静脉血栓,相同位置的静脉血栓复发,则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的风险会随之增加。血栓后综合征是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并发症,抗凝药物有助于降低发生这种并发症的风险。血栓的形成减少受累部位的血流,可导致:
腿部持续肿胀(水肿)。
腿疼。
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疼痛。
病因
久不活动,静脉可能形成血栓。手术或受伤会损伤血管、癌症也可以导致出现深静脉血栓。有些患者自身血液容易凝固,容易长血栓,这可能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下肢静脉是人体下肢的血管,分为深、浅两组静脉,以及深、浅静脉之间的交通静脉。浅静脉最终会汇入深静脉。
导致静脉中形成血凝块的因素包括: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
血管损伤。
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许多因素会增加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
年龄大于 40 岁。
超重。
未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
还有其他可能导致血流减慢、异常凝血和血管损伤的因素。
血流减慢。如果长期不活动,血液流动会减慢。例如:
手术、受伤或重病之后长期卧床休息。
长途旅行中久坐不动。
下肢瘫痪。
异常凝血。有些人容易凝血或凝血速度很快。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遗传性凝血障碍。
近亲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家族史,例如亲兄弟姐妹。
患有癌症,并接受治疗。
血管疾病,例如静脉曲张、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或卒中。
妊娠。在妊娠期、产后短期或剖腹产后,女性发生凝血的风险增加。
使用激素治疗或避孕药、避孕贴。
吸烟。
血管壁损伤。在静脉损伤后短期更容易发生凝血。例如:
近期接受腿部、髋部、腹部或脑部手术。
在住院期间插入中央静脉导管。
发生髋关节骨折等损伤。
就医
首次就诊时,医生会为患者检查身体,询问病史,以便明确哪些检查最有利于诊断。如果医生怀疑存在深静脉血栓,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测量静脉血流,帮助发现可能阻断血流的血栓。
何时应就医?
如果出现下列肺栓塞症状,请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突发性气促。
胸部剧烈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可能加重。
咳嗽带血。
昏厥。
心率加快或不规则。
焦虑或出汗。
如果出现下列深静脉血栓症状,请立即就诊:
腿部软组织肿胀、发热或压痛。腿部血管隆起,可以摸到,也是肿胀的一种表现。
站立或行走时腿部疼痛加重。如果腿部肿胀和发红,那么出现上述症状应尤为注意。
就诊科室
内科。
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深静脉血栓?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以下适宜的检查帮助诊断和治疗。
身体检查。医生会重点检查心、肺;检查腿部是否有发热、肿胀、静脉凸起或皮肤颜色改变。
血浆 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血液中反映血栓形成的一种指标。此法可用于诊断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是帮助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获得静脉血流图像。如果医生认为患者应进行更多检查,可能在之后 2 周内再进行 2 ~3 次超声检查。
磁共振(MRI)、螺旋 CT 静脉成像检查。
静脉造影。准确性高,可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
如果医生认为可能有肺栓塞,会对肺部进行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如果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可能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监测血液中抗凝药物的效果。检查指标包括: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于监测肝素治疗效果。
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监测华法林治疗效果。
针对凝血问题的检测。医生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血液检测,检查基因或某种蛋白质,来发现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遗传性凝血障碍的原因。一般人群无需常规筛查这些问题,如果出现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这些检测:
出现静脉血栓,原因不明。
45 岁或以下就发生血栓。
罕见部位出现血栓,例如胃肠道、脑部或上肢。
近亲(父母、兄弟、姐妹) 45 岁或以下时发生血栓,或有凝血问题。
医生认为需要进行这些检测其他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是否活动减少,如久坐或久卧?
最近是否接受手术或长途旅行?
腿部是否出现肿胀或疼痛?
症状始终不退,还是有时出现有时消失?
症状有多严重?
之前是否出现过血栓?
服用哪些药物?
哪些情况或药物能使症状减轻?
哪些方法或药物会使症状加重?
患者可能向医生询问哪些问题?
我最可能得了什么病?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我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治疗?
这个病对我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我应该减少体力活动、或者减少外出旅行吗?
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治疗
常见疗法是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至少 3 个月,减少血栓变大或血栓松动脱落流入肺脏的机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抗凝药物可供选择。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通常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延缓血栓形成。抗凝药物不能化解已有血栓,但可以防止现有血栓变大,并降低出现更多血栓的风险。
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至少 3 个月。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血栓部位以及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出血的风险,治疗时间不尽相同。
在医院,可以由医护人员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给予抗凝药物,或口服抗凝药物。出院后如需长期治疗,可能需要口服药物。
抗凝药物包括:
维生素 K 拮抗剂(华法林)。
沙班类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情况请询问医生)
阿哌沙班。
艾多沙班。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
肝素。共有两种类型的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
磺达肝葵钠。
溶栓药物不常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虽然这些药物可以快速溶解血栓,但是也会极大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如果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可采取溶栓治疗。
如果在术后服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仅需短期服药。可能需要服药 2 周或更长时间,取决于药物和手术类型。
如有下列情况,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甚至终生服药:
既往发生过血栓,或有癌症或其他易发血栓的风险因素。
有遗传性凝血障碍。
在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出血,如防止受伤;如果有遗传性凝血障碍,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化验。
手术可以治疗深静脉血栓吗?
只有在血栓非常大并且堵塞大血管时,才考虑手术切除血栓。但手术会增加形成新血栓的风险。以下是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
出现了股青肿。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全身反应较重,较易出现休克和下肢坏死。
或是中央型或混合型 DVT,发病 7 天以内,全身情况良好。
下腔静脉是从腹部和腿部将血流送回心脏的大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在下腔静脉中,可以预防血栓移动到肺部,减少肺栓塞发生。但是滤器无法阻止血栓形成。
使用下腔静脉滤器不是一种常规治疗。有些情况下,例如不能服用抗凝药时可以使用。
日常注意
深静脉血栓的家庭护理,应着重于安全服用抗凝药、缓解症状、穿弹力袜等几个方面。
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安全应用抗凝药
如果正使用抗凝药,生活中需要额外注意,防止出血。请留意以下几方面。
不要跌倒或受伤。抗凝药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出血,服药期间应留意自己的出血情况。即使很小的伤口可能也会导致大出血。
将自己的用药情况,包括服用的维生素和其他膳食补充剂的情况,告知医生。
如果医生建议,请定期验血,检查凝血功能。
此外,应定期复查,请医生告知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缓解症状
医生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走路 5~6 次。如果因为手术或其他原因卧床休息,应尽早下床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抬高患腿。
如果医生建议,请穿弹力袜,防止患腿出现血栓。
不要自行用药
如果未使用抗凝药,医生可能建议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除非医生明确告知,否则请不要自行服用 NSAID。
预防
手术后,可以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还可以穿弹力袜。患病或手术后尽早起床活动。如果久坐,例如在长途飞行中,可以活动腿部来改善血流。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手术或事件之前和之后应采取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在某些手术之后,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锻炼身体。定期运动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或出差频繁的“空中飞人”尤为重要。
减重、戒烟。
锻炼下肢肌肉,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将脚趾朝向头部运动,这样小腿肌肉可以收缩,然后放松。重复这个动作。此项运动在久坐时特别重要。
在病后或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活动非常重要。如果无法下地活动,每小时进行上述腿部锻炼,保持血液流动。
穿着弹力袜。
久坐时适当活动。长途旅行久坐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应采取措施预防血栓,例如每小时起来活动。如果条件不允许起身活动,可将脚趾放在地面,同时抬高并放下脚后跟,随后将脚后跟放在地上,抬高脚趾。
间歇充气加压(IPC)装置。这些装置可以给高筒靴充气、放气,减少血液在腿部汇集。住院患者通常使用 IPC 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