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什么?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有哪些?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又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由连续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构成,每次发作时间小于 30 秒,且可自行终止,频率大于 100 次/分(循环周期小于 600 毫秒)。大约 6% 的患者存在心悸症状。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若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出现晕厥、心脏骤停以及心源性猝死。在无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普遍存在。PVT 大多发生在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原因认为是心肌缺血导致的折返,或异位心室节律点自动发放。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临床上并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 PVT。一般来讲,对于PVT患者,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本身更重要,需要进一步评估。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别称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概述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又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由连续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构成,每次发作时间小于 30 秒,且可自行终止,频率大于 100 次/分(循环周期小于 600 毫秒)。

大约 6% 的患者存在心悸症状。

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若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出现晕厥、心脏骤停以及心源性猝死。

在无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普遍存在。

PVT 大多发生在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原因认为是心肌缺血导致的折返,或异位心室节律点自动发放。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临床上并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 PVT。

一般来讲,对于PVT患者,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本身更重要,需要进一步评估。

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症状

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根据临床表现可大致分为两类: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心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出现晕厥、心脏骤停以及心源性猝死现象。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症状;

症状轻微:感心悸,部位在胸部、咽部或颈部,可能描述为:感觉心跳有力或疾跑感心跳不适,有漏搏或停搏感觉。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晕厥前兆:头昏、头晕、感觉乏力或虚脱、黑矇。

晕厥:突然意识丧失,姿势不能保持,可自行恢复;患者卧位也可出现晕厥。

心源性猝死: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是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症状发作 1 小时内死亡。

心脏骤停: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是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症状发作 1 小时内死亡,经治疗(如电除颤)后得以存活。

病因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大多发生在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原因认为是心肌缺血,导致折返或异位心室节律点自动发放。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临床上并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 PVT。

PVT 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脏结构正常:

运动诱发的 PVT 较常见,例如遗传性疾病—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

获得性和先天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指具有心电图上 QT 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可能伴有先天性耳聋。)等离子通道病;

电解质紊乱。

器质性心脏病:

最常见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其原因认为是心肌缺血,导致的折返或异位心室节律点自动发放。

其他常见原因有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

长程心电图监测可发现 30%~80% 的患者都存在无症状 PVT。

就医

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常见的是运动诱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若心电图发现异常或者出现临床症状,则需尽快就医,进行下一步评估。若患者本身就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则需定期至心内科门诊复查。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晕厥和猝死家族史。

运动后出现临床症状或心电图异常。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心病等)出现心悸、头晕、黑矇等不适。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PVT 诱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出现头晕、乏力、黑曚乃至晕厥、心脏骤停。此时需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尽快抢救,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PVT?

体表 12 导联心电图是诊断室速的首要依据,最好能记录到多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是否有心脏病史?

有没有出现过晕厥或晕厥先兆?有无持续性心悸?

在运动时有没有出现过症状?

有没有猝死家族史?

有没有用过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以往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有无异常?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PVT 是病吗?

室速和室上速有什么区别?

最佳治疗的方式是什么?

能不能治好?会猝死吗?

室速发作时应该如何自救?

只吃药能不能控制?必须得做手术才行吗?

我的家人会出现这种疾病吗?需不需要筛查?

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患者

只有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无休止发作或是造成左心室功能下降时,才需要进行治疗。治疗这类心律失常主要包括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和 IC 类药物(如普罗帕酮)。

导管消融治疗: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 PVT 患者,特別是运动诱发的 PVT,推荐使用导管消融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 PVT 患者

记录到多形性 PVT 时,应对冠脉缺血情况做彻底的评估,因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首要治疗是直接改善冠状动脉灌注。

植入 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伴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心力衰竭、各种心肌病的患者,一般可考虑植入 ICD,降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对于存在症状性、反复发作的 PVT 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给予血运重建、最佳内科治疗或处理可逆因素后,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可以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根据患者合并的基础器质性心脏病类型,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血液动力学,来判断该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通常根据如下表现判断预后:

室速发作时无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有的患者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月都无明显的心慌、胸闷等症状,多为特发性室速或短阵室速。

室速发作时可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发作时室速难以终止,有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这种病人常常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

室速发作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晕厥等,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多见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日常注意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诱发因素,如饱餐、受凉、情绪激动及用力排便等。

规律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观察心律、心率等转变。

积极治疗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坚持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治疗。

植入 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预防

室性心动过速大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如不及时救治可造成严重后果,增加病死率。所以,平日里就需要我们采取预防性的措施:

消除诱因,如低血钾、洋地黄药物的使用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心衰、心梗后血运重建等。

使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

可植入 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源性猝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冬季脱皮原因区别 手汗多也易脱皮

2023-9-17 23:23:44

保健

常吃卷心菜 有助调理脾胃

2023-9-12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