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主动脉是从心脏发出,向心脏外供血的一条血管,也是人体管腔最大的动脉,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又包括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如果主动脉管壁因为各种原因变硬、增厚,弹性降低,出现管腔增厚或狭窄,即为主动脉硬化(aortic sclerosis)。
致病因素为多因素作用所致,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酒、遗传因素、高龄等。
患者的症状主要与所处的临床分期(无症状期、缺血期、坏死期、纤维化期)有关,在不同的时期所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结合血液检查和影像检查,多可确诊。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包括调血脂药、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等;若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必要时患者还需接受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为动脉硬化,日常要特别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进行锻炼。
预防主动脉硬化,关键在于增强血管弹性,注意避免食用对血管壁有损害作用的食物。
症状
主动脉硬化有哪些症状?
患者的症状表现主要与所处的临床分期有关,在不同的时期所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无症状期:此期过程长短不一,患者的动脉内已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但血管管腔没有出现明显的狭窄。
缺血期:血管内膜出现黄色物质,常容易形成血栓,使动脉腔变得狭窄,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相应器官就会出现缺血现象,从而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例如:
疼痛、运动障碍;
局部皮肤颜色、皮温改变;
动脉搏动减弱;
血压变化,如下肢血压低或测不到,上肢血压高等;
血管杂音。
坏死期:血管管腔内血栓形成或动脉管腔堵塞,导致器官组织坏死,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例如:
冠状动脉闭塞时,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剧烈而持久,休息及用药后不能完全缓解;
上肢或下肢的动脉闭塞时,会出现动脉搏动消失、局部疼痛;
相关组织器官坏死、出血等。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导致组织器官纤维化、萎缩,出现相应症状。例如,心肌纤维化期,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
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体力衰退、脑力衰退等。
主动脉硬化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不予纠正,主动脉硬化可能会导致下列并发症: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病因
此病为多因素作用所致。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某些疾病引发:常见有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高脂血症。
长期抽烟、饮酒。
遗传因素:很多患者有主动脉硬化家族史。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肥胖、缺乏锻炼等,也有可能引发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龄:随着年龄增大,患病风险会增高。
吸烟。
体重超重。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血压、血管方面的异常,如上肢血压高、局部皮肤颜色、皮温改变、动脉搏动减弱等,或者感觉体力衰退、脑力衰退,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存在该病危险因素的人。
若检查时偶然发现血管杂音、主动脉存在异常情况等,应及时进一步做更详细的检查。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血管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主动脉硬化?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指标,可帮助判断有无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检查:了解血液的流动性是否通畅。
X 线检查:可看见主动脉的情况,观察其是否存在扩张、伸长、扭曲现象。此外还可看到血管壁上有无钙化沉着。
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判断颈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血流通畅情况。
动脉造影:可显示由于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动脉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病变范围。
必要时,还需进行其他检查项目,如血管内超声、超声心动图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吗?
平时有哪些明显不舒服的地方吗?
以前做检查时是否发现有此情况?
发现异常后有无采取措施,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情况严重吗?
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吗?
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治疗后血管会恢复正常吗?
这个病会导致其他严重后果吗?
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要用调整血脂的药,让血脂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一般经饮食调整和运动 3 个月后,未达标者可应用此类药物。常用药包括: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
其他调脂药还有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烟酸类等。
由于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的形成又和血小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常用药有:
阿司匹林。
其他抗血小板的药物还有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
对于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需要使用溶栓药物。常用药有:
法华令,肝素;
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
如有高血压,需要服用降血压药物。
还可适量服用一些能保护血管内膜的药物,如不饱和脂肪酸类药。
介入治疗
对于血管狭窄严重或血管闭塞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大血管(冠状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可进行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供血情况。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
日常注意
一旦确诊为动脉硬化,要特别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并进行适当的锻炼。
戒烟、限酒。
日常注意工作、生活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根据病情及医生的指导,可适当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运动。
如有明显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应充分休息,以不引起胸闷、心悸等症状为原则,随病情逐渐稳定,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
合理搭配饮食,控制进食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标准;
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蟹黄、动物内脏、鱿鱼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 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
选择食用油时,尽量选择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
如果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发疾病。
预防
预防主动脉硬化,关键在于增强血管弹性,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损害。
戒烟。因为烟碱会破坏动脉内膜,造成血管壁损伤。
限制饮酒。饮酒过量的话,有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控制血脂升高。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减少压力。
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
积极控制与此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