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抑郁障碍是什么?持续性抑郁障碍怎么办?持续性抑郁障碍症状有哪些?

持续性抑郁障碍(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心理疾病。持续性抑郁障碍可以理解为一种持久的轻度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抑郁至少 2 年的病症。多达 4% 的普通人口受到持续性心境障碍的影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电生理、神经发育及社会心理因素各个方面。大部分表现为持续抑郁,其中双相情感障碍会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治疗主要依靠抗抑郁药物,配合以心理疗法。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并发展为精神残疾。

别称

心境障碍

概述

持续性抑郁障碍(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心理疾病。持续性抑郁障碍可以理解为一种持久的轻度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抑郁至少 2 年的病症。多达 4% 的普通人口受到持续性心境障碍的影响。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电生理、神经发育及社会心理因素各个方面。

大部分表现为持续抑郁,其中双相情感障碍会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治疗主要依靠抗抑郁药物,配合以心理疗法。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并发展为精神残疾。

症状

本病常见于女性。持续性抑郁障碍家族史并不少见。尽管这种心境障碍可以从儿童时期到晚年的任何时候出现,但其往往比重度抑郁症更早显现,表现以情绪低落最为明显。

持续性抑郁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慢性情绪低落。

绝望或无助的感觉。

难以入睡或白天困倦。

食欲不振或吃得太多。

注意力不集中。

疲劳或精神不振。

自卑。

难以集中精力或做出决定。

持续性抑郁障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并发展为精神残疾。

病因

持续性抑郁障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可能共同导致这种心境障碍,且这些因素会相互影响。慢性情绪障碍会使患者对压力敏感,进一步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持续性抑郁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发病几率更高。

大脑功能的异常,主要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或畸形,表现为无法正常的处理情绪。

慢性应激或疾病,主要指长期的慢性不良刺激,例如慢性疾病的困扰、精神上的长期压力等。

孤立,人际交往中的孤立无援状态,既会造成长期的压力,也会造成不良情绪缺少倾诉对象。

生活压力不良应对策略和适应问题,例如,父母对孩子的无端打骂,会对孩子形成巨大压力,如不能正确疏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境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持续性抑郁障碍?

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人。

社会交往中长期在不利处境的人,例如长期面临工作压力、孤独老人、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等人群。

就医

成人持续性抑郁障碍的诊断,需要至少 2 年的抑郁史,包括至少两种典型症状。虽然有些症状可能会重叠,但与抑郁症相比,持续性抑郁障碍患者体重或睡眠变化的可能性更小。与重度抑郁症相比,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退缩并且悲观情绪和不足感更强。此外,还需通过辅助检查与躯体疾病相鉴别。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慢性情绪低落。

绝望或无助的感觉。

难以入睡或白天困倦。

食欲不振或吃得太多。

注意力不集中。

疲劳或精神不振。

自卑。

难以集中精力或做出决定。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科

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持续性抑郁障碍?

成人持续性抑郁障碍的诊断,需要至少 2 年的抑郁史,包括至少两种典型症状。同时还要与其他经神经病和躯体疾病相鉴别。

常用诊断方法有: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与症状表现,初步筛查是否存在精神问题。

常规辅助检查:例如血常规、血生化,头部CT等,以便了解整体身体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与躯体疾病相鉴别。

心理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填写一些调查问卷,通过对回答进行分析来判定是否存在心理异常,属于何种心理异常,与其他心理疾病进行鉴别。

确诊:经过以上步骤,如果存在典型症状,又排除了其他心理与躯体疾病的可能,即可做出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症状或不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些症状是否出现过好转或加重?

有时间睡觉时,是否容易入睡?

胃口是否有变化?

多长时间会感到焦虑、烦躁或生气?

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压力,比如经济压力?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是否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

此前都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诊断结果是什么?

我应该怎么治疗?

您推荐的这种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您预计我用药治疗后多久会好转?

我需要治疗多久?

生活方式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下一次复诊是什么时候?

治疗

如果不加以治疗,这种持续性抑郁障碍会发展成更严重的抑郁症,还会增加患者试图自杀的风险。目前认为,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疗法联合治疗,对持续性抑郁障碍是有效的,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很长一段时间。重要的是,要考虑哪些药物不仅有效,而且理想情况下副作用最小。

药物治疗

1. 个体化治疗原则需考虑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状况、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

2. 常用药物有:

选择性 5-HT 及去甲肾上腺素 (NE) 再摄取抑制剂 (SNRIs):例如文拉法辛(venlafaxine)。

去甲肾上腺素(NE) 及多巴胺 (DA) 再摄取抑制剂 (NDRIs):安非他酮 (bupropion)。

5-HT 2A受体拮抗剂及 5-HT 再摄取抑制剂 (SARIs):曲唑酮 (trazodone)。

NE 及特异性 5-HT 能抗抑郁药 (NaSSA):米氮平 (mirtazapine)

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MAOI):吗氯贝胺 (moclobemide)。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以及基于三环类开发的药物:由于副作用问题,一般作为二线药物,例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丙米嗪等。

3. 治疗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如果所服用的药物产生副作用,或者几周后仍然不起作用,请与您的医生讨论这个问题。不要突然停止服药。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需持续一段时间的结构化疗法,涉及到认知和思维重构,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扭曲的思维。

人际关系疗法(IPT):也是一种有时间限制的结构化疗法。它的重点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和人际冲突。

心理动力疗法:涉及探索不健康或令人不满的行为模式和动机,其中患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模式和动机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消极期望和消极生活经历。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缓解,但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并最终发展为精神残疾。

日常注意

持续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日常注意重点在于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

具体注意事项有: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怀、鼓励患者,不厌烦、嫌弃患者,更不能讽刺、讥笑患者,要多鼓励、陪伴患者。

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某些研究也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心境障碍。一周做 4-6 次是最有效的,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打球、练太极等。

预防

随访研究表明,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因此,持续性抑郁障碍患者主张预防性治疗(维持治疗),多次发 我们建议终生服药。

长期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是该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向亲友倾诉,能有效缓解压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壮腰补肾丸的功效与作用-壮腰补肾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疾病

桡骨骨折是什么?桡骨骨折怎么办?桡骨骨折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