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指,儿童表现出一种持续的模式,即出现愤怒或易怒的情绪、挑衅或争吵的行为,以及对权威人士的报复。对孩子们来说,尤其是那些“可怕的两岁”和十几岁的孩子,时常蔑视权威。他们可能通过争吵、不服从,或与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顶嘴来表达他们的蔑视。当这种行为持续超过 6 个月,并且与正常年龄的孩子相比过度时,这可能意味着孩子患上了一种被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行为障碍。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 ODD 发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ODD 的发生与家庭氛围,父母精神状况,父母教育方式等高相关。
患病儿童的行为经常扰乱其正常活动,包括在家庭和学校的活动。
ODD 早期的行为表现为腹痛,烦躁不安,脾气暴躁等。早期的情绪表现方面,有研究显示,女童多为不合群不愉快,有更多的内化性问题(比如焦虑,抑郁,退缩等),男童多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
ODD 的治疗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儿童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儿童参与和忍受特定治疗的能力。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多系统联合治疗。
许多患有 ODD 的儿童和青少年也会有其他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障碍、学习障碍、心境障碍(例如抑郁)和焦虑性障碍。一些患有 ODD 的儿童会发展成更严重的行为障碍,称为品行障碍。
症状
对立违抗性障碍常见症状有哪些?
ODD 的行为表现
患儿在童年早期会表现出无明显诱因的腹痛,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经过父母的安慰和劝解后也常常无明显改善。长时间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后,父母通常会从有耐心的劝导变得经常抱怨孩子不好带,令人厌烦。
绝大多数的 ODD 儿童都很难服从管理,无法遵守规则。常常对抗或拒绝服从家庭,学校的对其的规定和规则。习惯性用自己的方式,(隐蔽性或公开性的)表达他们对权威的挑战和对抗情绪。并且在行为上,常常以具有明显破坏性和攻击性的方式表达对父母,老师,学校以及同龄人的不满,愤怒,挑衅和指责。在行为方面尤其易对同龄人敌对,对成年人不尊重。
在患儿 6 岁以前,当他们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往往出现上述行为,但是当要求被满足时上述症状可以慢慢调整。在患儿 6 岁以后,经常会出现与老师对着干,拒绝服从管教等现象。
ODD 的情绪表现
因为 ODD 患儿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群不合作,并且极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因此他们经常会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约束,批评,指责,阻止,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敌对情绪越发明显,常会因为芝麻小事与成年人争执争吵。
时常为逃避批评和惩罚,而把因自己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或自己所做的坏事,归咎于他人甚至责备他人。
其内心时常感到无助,受挫后自尊心受到打击,部分患儿会表现出情感淡漠,缺乏内归因,难以检讨和反思。
有研究表明,Carlson 发现,ODD 女童更不合群不愉快,有更多的内化性问题(比如焦虑,抑郁,退缩等),Ersan 发现,ODD 男童多出现冲动和攻击性行为。
ODD 的社会功能表现
首先在学习方面是没办法很好的完成学业,对学习通常表现出无兴趣,难以接受学校的要求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退化,因而通常学习成绩较差,逃学,拒绝一切与学习有关的行为。
患儿学习的成绩又会和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结合在一起,或者是背后严厉的长辈的斥责,二者因素结合,极易形成无法打破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患儿其他方面的社会功能也相应受损。
对立违抗性障碍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
某项关于 ODD 的社会研究显示,此类儿童 14% 并存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4% 有焦虑,9% 有抑郁症。
病因
造成 ODD 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人们认为这是生物、遗传和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立违抗性障碍常见病因有哪些?
生物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大脑某些区域的缺陷或损伤,可能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此外,ODD 还与某些类型的脑内化学物质,或神经递质功能的异常有关。神经递质帮助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相互沟通,如果这些化学物质不能正常工作,信息可能就无法正确地通过大脑,从而导致出现 ODD 症状和其他心理疾病。
此外,许多患有 ODD 的儿童和青少年也会患上其他心理疾病,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学习障碍、抑郁症或焦虑性障碍,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行为问题。
遗传因素
许多患有 ODD 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亲密的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疾病,包括心境障碍、焦虑性障碍和人格障碍。这表明,ODD 的易感性可能是遗传的。
环境因素
家庭功能失调、有心理疾病病史和/或药物滥用的家族史、父母管教不一致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行为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近几年绝大多数研究学者都认为父母以及家庭对儿童 ODD 的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精神状况,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相关因素。
家庭关系:从依恋角度来看,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良好的安全型依恋是可以安抚、稳定孩子情绪的,并且可以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安全感、对外界的信任感。如果相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被忽略、寄养或爱的缺失,形成了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这些危险因素极有可能使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难以遵守规则。产生莫名敌意等。严重者甚至会冲击社会制度与准则,导致违法行为。另有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的破坏性行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总结或者是通过对周围人行为的观察习得。因此针对 ODD 患儿,国外目前较多使用的亲子相互作用训练、家庭问题解决交流训练等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也提示了 ODD 的发生与家庭关系有关。
养育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方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性格形成与塑造,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自我社会功能的发展等方面尤其重要。当父母能够以充分的温暖,包容,理解与信任的态度接纳,陪伴孩子的成长,他们获得的更多的是良好的安全型依恋,也会学会更多的以理解,信任,合作的方式与外界互动。如果反之,父母对孩子过度苛责,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则可能会很大机会形成孩子的破坏性冲动性,不合作等行为的产生。
父母精神状况,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地位。
就医
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 ODD 的症状,请务必立即咨询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寻求治疗。与成年人一样,儿童的心理疾病是根据表明特定问题的迹象和症状来进行诊断的,比如 ODD。
医生如何诊断对立违抗性障碍?
如果出现 ODD 的症状,医生将通过查看完整的病史和体检进行评估。虽然没有专门诊断 ODD 的实验室检查,但如果医生怀疑出现的行为问题可能有医学解释,他们有时也会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或血液检查等测试。医生还会确认是否有其他经常伴随 ODD 出现的疾病的迹象,如 ADHD 和抑郁症。
如果没有发现引起症状的身体原因,医生可将患者转介给专业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医生或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或心理医生将通过专门设计的面谈和评估工具,来评估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医生将根据儿童的症状报告和对儿童态度和行为的观察做出诊断。医生通常会参考儿童父母、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报告,因为儿童往往难以解释他们的问题或理解他们的症状。
常用诊断标准
精神科医生通常使用的诊断标准,是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学手册第四版 DSM-Ⅴ:
对立违抗障碍 31381(F91.3)
A. 一种愤怒的/易激惹的心境模式、争辩/对抗行为,或报复模式,持续至少 6 个月,以下列任意类别中至少 4 项症状为证据,并表现在与至少 1 个非同胞个体的互动中。愤怒的/易激惹的心境。
经常发脾气。
经常是敏感的或易被惹恼的。
经常是愤怒和怨恨的。
经常与权威人士辩论,或儿童和青少年与成人争辩。
经常主动地对抗或拒绝遵守权威人士或规则的要求。
经常故意惹恼他人。
自己有错误或不当行为却经常指责他人。报复。
在过去 6 个月内至少有 2 次是怀恨的或报复性的。
注:这些行为的持续性和频率,应被用来区分那些在正常范围内的行为与有问题的行为。
对于年龄小于 5 岁的儿童,此行为应出现在至少 6 个月内的大多数日子里,除非另有说明(诊断标准 A8)。
对于 5 岁或年龄更大的个体,此行为应每周至少出现 1 次,且持续至少 6 个月,除非另有说明(诊断标准 A8)。
这些频率的诊断标准提供了定义症状的最低频率的指南,其他因素也应被考虑,如此行为的频率和强度是否超出了个体的发育水平、性别和文化的正常范围。
B. 该行为障碍与个体或他人在他/她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例如,家人、同伴、同事)的痛苦有关,或对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产生了负性影响。
C. 此行为不仅仅出现在精神病性、物质使用、抑郁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中。并且,也不符合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诊断标准。
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
轻度:症状仅限于 1 种场合(例如,在家里、在学校、在工作中、与同伴在一起)。
中度:症状出现在至少 2 种场合。
重度:症状出现在 3 种或更多场合。
治疗
ODD 的治疗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儿童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儿童参与和忍受特定治疗的能力。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疗法的组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旨在帮助患病儿童学会以更恰当的方式表达和控制愤怒,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方法,旨在重塑儿童的思维(认知),可降低孩子在学校和家庭当中的行为,并逐步引导其反思,以改善其行为。
家庭治疗也可有助于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还有一种名为父母管理训练(parent management training,PMT)的专门治疗技术,可教导家长如何积极地改变儿童的行为。行为管理计划还常常涉及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契约,以明确对积极行为的奖励和消极行为的后果(惩罚)。
多系统联合治疗
属于社会干预范畴。主要是针对 ODD 患儿的多种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进行实施干预,寻求联合,共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一味教育患儿听从,顺从。
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证实的或正式批准用于治疗 ODD 的药物,但也可使用其他药物来治疗一些症状(冲动、易怒等)或可能存在的任何其他心理疾病,如 ADHD 或重性抑郁。如哌甲酯、可乐定、丁螺环酮等。
疾病进展及预后
患有 ODD 的儿童如果得不到治疗,他们可能会因为社交能力差、攻击性和令人厌烦的行为,而遭到同学和其他同龄人的排斥。此外,患有 ODD 的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一种更严重的行为障碍,即品行障碍。如果能及早开始治疗,通常效果会非常有效。
日常注意
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学习如何科学的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良好的依恋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以温暖、包容、信任的方式生活。
当父母发现学龄前儿童出现过分的争执、争辩、挑衅或敌意时,应第一时间引起重视,也可以及时寻求专业的家庭医生,或是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当学校或家庭主要抚养者观察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当地三甲医院的心理科就诊。
预防
虽然 ODD 可能无法预防,但在症状首次出现时应及时识别,并采取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儿童和家庭的困扰,并能够预防与该疾病相关的许多问题。如果出现复发的迹象(症状复发),家庭成员也可以学习一些应对措施。
此外,创建一个关爱与管教并存的养育、支持和一致性的家庭环境,可有助于减少症状和防止发生挑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