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是什么?梦魇怎么办?梦魇症状有哪些?

梦魇又称睡眠瘫痪症,俗称“鬼压床”。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发生在睡眠起始阶段或即将觉醒过程中,由多种诱因引起,突然有意识能清楚的感受到周边的环境但是身体不能自主的短暂恐怖体验,伴有胸闷、心慌,甚至伴有幻觉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有研究表明,40%~50% 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梦魇,有 3%~6% 的人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状况,此状况不分年龄,多发于青少年以及二、三十岁年轻人,在午休和夜间休息均有可能发生。散发性梦魇无性别差异,但在家族型梦魇中,女性较男性更为常见,且更为严重。过度疲劳、紧张焦虑容易增加梦魇的易感性。仰卧位姿势以阻塞呼吸通气,容易诱发梦魇。枕头过高会使脑部供血减少,导致脑部缺氧而产生梦魇。睡眠时重物压迫胸口,趴着睡、蒙头睡、体位受限等均会诱发梦魇。梦魇通常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患者意识清醒,全身肌肉松弛呈瘫痪状,出现睁眼困难,呼吸不畅,胸闷、憋气;可伴有幻觉或耳鸣等症状。梦魇偶发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包括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态度,将有利于减少其发生频率。对于频发患者,可使用快速动眼相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食物疗法和中药疗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梦魇在人群中发病比较常见,严重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梦魇的诱因很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人们对于梦魇的关注度不高,关于梦魇的研究和报道很少,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梦魇关键在于预防:一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紧张;二是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精力充沛。三是注意睡眠环境,经常变换睡姿、选择适宜的卧具。

别称

睡瘫症,睡眠瘫痪症

概述

梦魇又称睡眠瘫痪症,俗称“鬼压床”。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发生在睡眠起始阶段或即将觉醒过程中,由多种诱因引起,突然有意识能清楚的感受到周边的环境但是身体不能自主的短暂恐怖体验,伴有胸闷、心慌,甚至伴有幻觉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有研究表明,40%~50% 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梦魇,有 3%~6% 的人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状况,此状况不分年龄,多发于青少年以及二、三十岁年轻人,在午休和夜间休息均有可能发生。散发性梦魇无性别差异,但在家族型梦魇中,女性较男性更为常见,且更为严重。

过度疲劳、紧张焦虑容易增加梦魇的易感性。仰卧位姿势以阻塞呼吸通气,容易诱发梦魇。枕头过高会使脑部供血减少,导致脑部缺氧而产生梦魇。睡眠时重物压迫胸口,趴着睡、蒙头睡、体位受限等均会诱发梦魇。

梦魇通常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患者意识清醒,全身肌肉松弛呈瘫痪状,出现睁眼困难,呼吸不畅,胸闷、憋气;可伴有幻觉或耳鸣等症状。

梦魇偶发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包括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态度,将有利于减少其发生频率。对于频发患者,可使用快速动眼相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食物疗法和中药疗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梦魇在人群中发病比较常见,严重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梦魇的诱因很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人们对于梦魇的关注度不高,关于梦魇的研究和报道很少,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

梦魇关键在于预防:一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紧张;二是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精力充沛。三是注意睡眠环境,经常变换睡姿、选择适宜的卧具。

症状

以恐怖不安或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梦境体验,常常导致觉醒,事后患者能详细回忆梦境。

梦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梦魇可以发生在夜间睡眠或午睡时,一般发生在后半夜。表现为一个长而复杂的噩梦,是一种令人苦恼的精神体验,并导致患者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中惊醒;患者通常对一段由非恐怖性到恐怖性发展而来的,或多或少延续的梦境有清晰的回忆,并由这种恐怖的梦境所唤醒。

恐怖或焦虑是梦魇的主要构成部分。

越是接近梦的结尾,梦的内容越是离奇与恐怖。其内容常常涉及对生命与财产安全和自尊的威胁。

梦魇发作频繁者可影响睡眠质量。

梦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

继发各种躯体不适症状。

病因

梦魇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通常在患者压力比较大、过度疲累、作息不正常、失眠、焦虑的情形下比较容易发生。

梦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频繁的梦魇发作与特定的人格特征有关。如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在抑郁症患者中频繁发生梦魇者存在明显的自杀倾向。梦魇患者常常表现出异常外向的性格。

任何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强烈焦虑都可能导致发作。

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如倒班和时差反应等均可导致 REM 睡眠周期提前、延长,可能会增加梦魇的发作。

精神因素也可能与梦魇有关,受到精神刺激或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生活事件后容易出现梦魇。尤其是带有恐怖色彩事件。

儿童在睡眠之前阅读听到和看了惊险恐怖的故事或电影、电视后,可能诱发梦魇。

各种应激反应,特别是创伤性事件可提高梦魇的发生率。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或加重梦魇,比如左旋多巴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其他抗高血压药,或者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有时睡眠姿势不当或躯体不适也会诱发梦魇。

哪些人容易患梦魇?

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经常倒夜班、倒时差的人群。

受到精神刺激或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生活事件后的人。

儿童在睡眠之前阅读听到和看了惊险恐怖的故事或电影、电视后。

正在服用左旋多巴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者。

就医

梦魇通常不必进行治疗,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即患者是否要求治疗,梦魇是否为其他需要治疗的某些疾病的一部分,比如精神疾病。

哪些人需要及时就医?

梦魇频繁发作的患者。

由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引起者。

建议就诊科室

睡眠医学科

精神科

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梦魇?

患者反复出现广泛而强烈的焦虑,记忆清晰的威胁生存安全和躯体完整性的梦境。一旦患者从焦虑的梦中醒来,定向力和警觉性完好。梦境体验和从梦中醒来造成的睡眠紊乱,导致患者明显的痛苦体验,或者社会、职业或其他方面功能受损。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回顾。医生会详细询问现病史、既往躯体疾病史和精神疾病史、个人成长史和家族史等。

精神检查。一般会对患者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精神检查,了解患者的感知能力、想法、情绪和意志行为活动等。

身体检查。医生会通过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头颅 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

量表检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

物理检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在需要排除其他异态睡眠,如觉醒障碍和睡眠相关的癫痫发作时,以及患者出现梦魇伴有刻板或者重复的行为导致自己或他人伤害时才进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梦魇出现的时间、每次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

有无伴随梦魇的睡眠紊乱、精神障碍与躯体障碍等。

哪些情况下梦魇会加重?

有没有长期服用某种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梦魇?

出现梦魇应该怎样治疗?

治疗

偶发的梦魇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包括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态度,将有利于减少梦魇的发生。对于频发患者,可使用快速动眼相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食物疗法和中药疗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因治疗

对于梦魇频繁发作的患者,应仔细查明原因并给相应的处理。如抗抑郁剂和镇静催眠药物应避免突然停用,应逐渐减量,晚餐避免过饱,睡眠之前不接触恐怖刺激性的影视、图书资料,以及注注意睡眠姿势。

有躯体和精神疾病引起者,应当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药物治疗

梦魇患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在有精神分裂症等相关疾病情况下可以选用抗精神病药物。

短期减少发作可以使用减少 REM(快速动眼)期睡眠的药物,比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以及 5-HT 再摄取抑制剂等。

认知心理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有助于完善梦魇患者的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帮助患者认识到现在的情况与童年时期的境遇有关。

对于创伤性梦魇患者,认知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其理解创伤并接受现实。

行为治疗

用多种方式描述梦境,比如可选择经常出现的噩梦内容,通过回忆和叙述将梦境演示或画出来,然后加以讨论、解释,常可使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大大减少对于梦魇的恐惧感。

其他治疗

食物疗法:研究表明食物和睡眠有一定的相关性,常食用一些安神健脑食物对梦魇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比如牛奶、核桃、桂圆、莲子等食材。

中药治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中枢兴奋性有双向调节作用,目前治疗梦魇取得较好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作用有关。

疾病发展和转归

对于早在 2~3 岁就出现梦魇的儿童,经过几周、几个月、偶尔是几年之后,梦魇的发生频率和紧张程度通常会大幅度下降或减轻。有一部分儿童直到青少年和成人期一直有梦魇,这些人可能成为终生的频发性梦魇患者。对于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引起的梦魇患者,在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之后,梦魇大多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日常注意

梦魇患者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精力充沛。

注意睡眠环境,经常变换睡姿或选择适宜的卧具。枕头以 8~12 厘米为宜,尽量右侧卧位。

避免睡觉饮食、饮酒等。

注意自我调整,适当运动,只有做好细节,才降低梦魇的易感性,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

梦魇关键在于预防,针对其常见诱因,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更年期女性为什么易失眠 4妙招助你治疗

2023-8-29 23:23:44

药品

舒筋活络丸(达康)的功效与作用-舒筋活络丸(达康)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