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泌尿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概述
支原体尿路感染又称为泌尿及生殖道尿路感染,指支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多伴有生殖道感染,以女性多见。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在正常人体内寄居。泌尿支原体感染主要由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所致。
支原体尿路感染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涉及多个学科。生殖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健康人群中感染率为 1.0%~3.3%,在不育男性中感染率为 2%~5%,在性病高危人群中感染率为 2%~33%[1]。
主要病因可能是在尿道发生炎症损伤、局部免疫力下降、免疫缺陷的基础上,支原体引起尿道继发性感染。传播方式主要为性接触。支原体尿路感染还和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避孕方式及生理周期有关[2]。
临床主要症状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及尿痛、尿道异常分泌物等,有部分患者可完全无任何症状,因此临床上常易漏诊。
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抗生素,但现今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支原体耐药越来越常见。治疗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禁忌性生活。
近年来,已有大量证据证明生殖支原体是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男性生殖道疾病和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
预防支原体尿路感染,主要是避免性生活混乱和积极治疗带菌者,对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防止继续传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
症状
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也有患者可一直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女性患者通常同时合并有宫颈炎症状。主要症状与一般的细菌性尿路感染相似,典型表现为尿道刺痒,及轻重不等的尿痛及烧灼感,尿道分泌物。
支原体尿路感染常见症状有哪些?
下尿路感染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及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尿道刺激症状。
上尿路感染症状:寒战、发热,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腰痛及下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道刺痒:炎症刺激使尿道口充血、发红,进而引起尿道刺痒,排尿时加重。
尿道分泌物:量少,稀薄状或脓状,通常仅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白膜形成。
宫颈炎症状:白带增多,色黄或带血性,或有异味;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出血;宫颈口可见黏液脓性分泌物。
支原体尿路感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支原体尿路感染持续存在,可发生很多并发症。
男性常见并发症:附睾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导致不育症等。
女性常见并发症:可出现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导致宫外孕、不孕症、继发流产、胎儿发育迟缓等。
病因
具体发病机制不明,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支原体携带者,但没有症状和体征。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或存在某种促发因素,如尿道发生炎症损伤、局部免疫力下降、免疫缺陷,在此基础上感染支原体引起尿道继发性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性接触传播:如直接性交、肛交及生殖道黏膜接触等,可使支原体进入人体细胞,从而导致泌尿生殖道细胞损害。
产道感染:妊娠妇女患有支原体尿路感染,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胎儿。
尿道炎症损伤:当泌尿生殖道发生炎症时,其黏膜上表面受损,易黏附病原体,导致泌尿生殖道细胞损害。
局部免疫力下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受损,使支原体侵犯尿道引起感染。
间接感染:游泳、共用不洁的浴巾或马桶、医生使用消毒不彻底,或未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泌尿系生殖系统的检查或治疗等,都可能使人受到间接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支原体尿路感染?
具有高风险性行为的人(如年龄小于 40 岁;一年有多于 3 个新的性伴侣;超过 5 名终身伴侣;性生活时未行过保护措施)容易感染,但支原体尿路感染并不一定是因为性生活才导致的。
自身或性伴侣患有 HIV(艾滋病病毒)或梅毒、淋病等。
14~25 岁的年轻人:感染可能和性生活有关。
妊娠期妇女:可能与围生期可能出现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产后热或流产后发热等有关。
种族:在非洲中西部地区发病率最高。
就医
女性往往对支原体尿路感染认知力不足,再加上有些人认为支原体尿路感染是性病,迫于舆论,往往羞于求医,导致疾病发现晚,病情重。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有不洁性交等发病危险因素的女性,如果出现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及尿痛、尿道异常分泌物及性交疼痛、出血等,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支原体尿路感染一经诊断,且有症状者,均需治疗,以免病情迁延不愈,引起严重并发症。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肾内科
皮肤性病科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支原体尿路感染?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较难,凡临床怀疑尿路感染,特别患者有不洁性接触史,而且反复尿液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均应及时做尿支原体检查。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如支原体分离培养法、血清学检查和 DNA 探针及 PCR 技术。
诊断支原体尿路感染时需排除以下几种疾病:淋球菌尿路感染、衣原体尿路感染、艾滋病性尿路感染,及与其他细菌性尿路感染相鉴别,可借助实验室检查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不舒服的感觉有没有明显的因素引起?
年纪多大?是否有性生活?
有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有没有生过小孩?有没有流过产?
症状会影响日常生活吗?
症状什么情况下加重?是持续加重还是持续稳定?
有没有自行服用过药物?
家里有没有支原体感染患者?
有没有其他的疾病?
有没有对什么药过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是支原体尿路感染?
一定是由于性生活导致感染的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严重吗?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原则:无症状无需治疗,有症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及时、足量、规则的抗生素治疗会抑制支原体生长,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应同时治疗性伴侣。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有效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选用多西环素、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出现,具体药物及用量需咨询医师[3][4]。
中药治疗:中药主要作用为调节全身血阴阳平衡,改善泌尿生殖道微生态,提高免疫力,具体药物需咨询医师[5]。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该避免无保护性交;支原体尿路感染患者需检测其他性传播性疾病,包括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氏球菌,梅毒,HIV和阴道毛滴虫;孕妇发现支原体尿路感染,如无急性症状,治疗需在分娩后进行[4]。
对于检测出支原体的患者,如果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无其它合并感染,没有不孕不育等病情,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治疗[3]。
疾病进展和转归
支原体尿路感染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使感染迁延不愈,造成严重并发症。但正规治疗效果较好,可痊愈。
日常注意
患者对支原体尿路感染的认知水平偏低,且有时羞于求医,影响了女性患者的主动求医行为,因此在社区大力开展针对此类疾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支原体感染与性活跃程度明显相关,具有性传播性,所以治疗期间要避免性生活,或者性生活时前行会阴部清洁,并行保护措施(如戴避孕套等),房事后及时排尿[6]。
孕妇、经期妇女,要做好会阴部清洁,如及时更换卫生巾,月经的用品应经过严格消毒灭菌,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外阴,每日清洁外阴。
患者尽量单独使用毛巾、脸盆、浴巾等物品,并且还要经常给日用品做杀毒处理。
应该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时立即排尿,不要等待。
很多患者容易感受到焦虑和懊恼,这对于患者的病情会造成很多伤害,心情应尽量放松(过分紧张可加重尿频),可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欣赏小说、看电视等,以分散注意力, 减轻焦虑心情[6]。
治疗期间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勤洗澡,勤换衣服,穿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
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用抗生素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炎症。
预防
支原体尿路感染容易复发,应加以预防。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具体事项如上所述。
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时需进行保护措施(如戴避孕套)。
单独使用毛巾、脸盆、浴巾等物品。
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 2 升以上。
睡前或性交后应立即排尿。
避免在浴缸水中加入起泡剂或化学添加剂。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注意补充营养,如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西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