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泻(diarrhea)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每年的腹泻发病率约为 1.9 次/人。
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结构改变、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儿童腹泻后应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此外可采取补锌治疗,并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症状
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导致。例如饮食结构改变、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时也可能是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引起,例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囊性纤维化等。
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饮食结构的改变
儿童可因其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发生腹泻。婴儿或儿童的消化道可能无法消化大量的果汁、水果甚至牛奶。儿童腹泻可能是由于过量摄入饮料或水果所引起。儿童因饮食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腹泻通常并不严重。
感染
这种腹泻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如轮状病毒感染、胃肠炎(肠胃炎)或食物中毒。腹泻是人体快速清除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或毒素的一种方式。大多数腹泻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通常几天内就会缓解。
腹泻也可能是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比如鞭毛虫。这种寄生虫以及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可通过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未经高温消毒的奶制品或不勤洗手而进行传播。
其他原因
在极少数情况下,腹泻可能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症状,如:
消化道问题,如炎症性肠病或肠套叠。
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不良)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或乳糜泻。
小于 6 个月的婴幼儿和其他存在疾病风险的儿童,发生腹泻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脱水。仔细观察孩子的外表并留意饮水量有助防止脱水。
注意事项
婴幼儿时期的正常大便可能比较稀或呈糊状,特别是用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大便中常见粘液。除非宝宝的正常饮食习惯有变化,否则大便稀溏和频繁不会被认为是腹泻。
病因
医生主要根据家长或看护者描述的患儿大便性状(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和次数进行诊断。根据病程长短,可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小于 2 周)、迁延性腹泻(病程为 2 周 ~ 2 个月)和慢性腹泻(病程大于 2 个月)三种类型。
医生还可能评估患儿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还会进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对慢性腹泻患儿还将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检测结果、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医生会对腹泻病因进行判断。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 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黏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 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以明确病因。
就医
腹泻儿童的治疗措施包括:预防与治疗脱水,调整饮食和营养治疗,补锌,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等。
如何预防腹泻儿童脱水?
从患儿腹泻开始,应确保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并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清洁饮用水;人工喂养儿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到腹泻停止。
6 个月以下婴儿:50 毫升。
6 个月 ~ 2 岁婴幼儿:100 毫升。
2 ~ 10 岁儿童:150 毫升。
10 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
腹泻儿童如何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小于 6 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鼓励患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次数。
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病毒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若怀疑孩子有双糖酶缺乏可暂时使用低(去)乳糖配方奶,时间 1 ~ 2 周,腹泻好转后再改为原来的喂养方式。
如何给腹泻儿童补锌?
急性腹泻病患儿一旦能进食后,就可以给予补锌治疗。
大于 6 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 20 毫克。
小于 6 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 10 毫克。
共 10 ~ 14 天。元素锌 20 毫克相当于硫酸锌 100 毫克,葡萄糖酸锌 140 毫克。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急性水样便腹泻在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治疗;黏液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须应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后 48 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可考虑更换抗生素。
用药的第 3 天须进行随访。
抗生素不能随意停药,疗程应足够。
应用抗生素前应首先接受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以便医生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和调整抗生素。
儿童腹泻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些其他治疗方法有助改善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应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补充维生素 A。
应用抗分泌药物,用于分泌性腹泻。
中医治疗:采用辨证方药、针灸、穴位注射及推拿等方法。
治疗
无脱水征兆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可在家进行治疗,家长应注意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补锌并持续喂养患儿,若患儿病情未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须及时送医院:
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不能正常饮食。
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者。
发热(小于 3 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 38℃,3 ~ 36 个月的幼儿体温超过 39℃)。
明显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黏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粪便带血。
年龄小于 6 个月的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
日常注意
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儿童腹泻:
需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母乳喂养有助预防儿童腹泻,因此应提倡。
加强儿童营养,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注意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接种疫苗(例如轮状病毒疫苗)也是预防儿童腹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