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是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部分患者还可累及脑实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目前没有具体的流行病学报道,但在世界范围内,该病是新生儿及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国最新流行病学显示,细菌性脑膜炎的年发病率约为 2/100 000,<5 岁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年发病率为(6.95~22.30)/100000。
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这些革兰阴性杆菌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入侵血液,进而到达脑膜血管,引起脑膜炎。危险因素: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生活习惯差的儿童、居住环境差的儿童、患有中耳炎或乳突炎的患者。
主要症状:发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反应差、嗜睡、前囟紧张、惊厥、头疼、呕吐、颈项强直(僵硬)等。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在未明确致病菌时,医生一般会先选用对大多数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在明确致病菌后,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针对性地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如听觉障碍、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等。
新生儿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存活者 40%~50% 伴有后遗症。早期识别及合理诊治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症状
主要表现有感染症状、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症状等。年龄小于 3 个月的幼婴儿和新生儿的脑膜炎表现多不典型:体温可高也可不高;由于无法诉说头痛,可能仅有吐奶、尖叫等或颅缝分离;惊厥可仅见面部或肢体局部的抽动;脑膜刺激征可能仅表现为反应低下。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
寒战:身体颤抖。
黄疸:皮肤、眼睛发黄。
精神萎靡。
嗜睡、昏迷:呼唤不应。
颈项强直(僵硬)。
头痛、呕吐。
前囟饱满、头围增大。
呼吸不规则。
意识障碍。
两侧瞳孔(眼球黑色的部分)不等大。
革兰阴性杆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硬膜下积液:可能是由于发病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进入硬膜下腔所致。
脑室管膜炎:主要因治疗不及时导致。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炎症刺激神经垂体,导致抗利尿激素过量分泌。
脑积水:炎症渗出物黏连堵塞脑脊液流出的通道,脑脊液无法顺利流出导致颅内压增高。
神经系统受损:炎症累及脑实质时,可引起相应的皮质受损,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
病因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顾名思义,是由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而引起,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其次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顾名思义,是由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而引起,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哪些人容易患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新生儿、婴幼儿: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机体免疫功能差,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当新生儿、婴幼儿发生上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皮肤破损或肚脐感染时,侵入血流的病原菌可以透过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从而侵犯脑脊膜,导致脑膜炎。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脑部邻近组织、器官发生感染者:如中耳炎、乳突炎等发生扩散时可以直接侵犯脑脊膜。
颅腔存在直接通道者:有颅骨骨折、神经外科手术、皮肤窦道等者,颅腔存在直接通道,病原菌可经通道进入蛛网膜下腔,侵犯脑脊膜。
接受腰椎穿刺者:若穿刺时腰穿部位有感染,或没有达到无菌条件要求等也可导致脑膜炎。
就医
凡是急性起病,并伴有反复惊厥、意识障碍、颅缝裂开等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急性发热,不缓解。
呕吐、拒食。
新生儿前囟饱满或颅缝裂开。
反应差。
惊厥、肢体抽动。
颈项强直(脖子僵硬)。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皮肤有花纹。
瞳孔不等大。
昏迷、意识障碍。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新生儿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史,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行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具体相关检查: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该病的重要依据,可提示出现炎症。对脑脊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可以确认致病菌,既可以确诊,也可以指导医生如何用药,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血培养:可以帮助寻找致病菌。
外周血象:抽血观察血象是否变化,有利于早期积极治疗重症脑膜炎,改善预后。
血清降钙素原:用来与无菌性脑膜炎相鉴别。
磁共振检查(MRI)或 CT:可以反映脑实质是否受到感染,指导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脑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患儿是否出现癫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出现症状前有呼吸道感染吗?
有腹泻吗?
有其他的疾病吗?
新生儿的出生史?
之前在哪儿治疗过?是否用过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严重吗?
应该怎么治疗?
这是怎么患的这个病呢?
需要做些什么检查?
多久能治好?
有后遗症吗?
可以使用医保卡吗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医生可能会行腰椎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及病原菌的类型,根据病原菌检查及时更换有效抗生素,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在未明确致病菌时,医生一般会先选用对大多数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多两种及以上联合使用。
在明确致病菌后,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针对性地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达到有效治疗。
急性期医生会选择静脉用药,保证足够的剂量及疗程。
常见的药物有美罗培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钠等。
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减轻脑水肿和颅高压。
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
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不良、肥胖、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包括脑脊液分流术、正中钻孔粘连松解术等,主要是用于解决脑积水和颅高压的问题,防止脑疝的发生。
其他治疗
抗惊厥药:控制惊厥的发生。
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
补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程进展会导致脑组织受损,出现智力低下、瘫痪等。严重者导致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好转,早期诊断及治疗后,常不遗留后遗症。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应注意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遵守医嘱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防止引流管滑脱,如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日常注意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肉羹、鸡蛋羹、蔬菜、水果等,少吃多餐。
口腔护理:大部分患儿对外界环境与病菌的抵抗力比较低,再加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导致患儿口腔内的菌群失调,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家长可用浓度为 2.5% 的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对患儿的口腔进行冲洗,一天两次。
患儿出现高热时,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冰敷等,可以减少脑损伤。注意多喝水。
心理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欢快的音乐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让患儿更加配合治疗。
术后及用药期间需遵医嘱进行复查。
预防
主要对易感人群新生儿、婴幼儿等进行预防。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呼吸道、肠道感染等,注意保暖,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合。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房间要勤打扫、勤通风,常晒衣被。
平常加强新生儿或婴幼儿的哺养,增强患儿免疫力。
若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发烧、咳嗦、腹泻等感染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新生儿每天沐浴后可用碘伏进行消毒,以此来确保患儿脐部的清洁与干燥。碘伏的浓度需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