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怎么办?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症状有哪些?

放射线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即称为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流行病学:此处无准确流行病学资料。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最主要病因,是放射辐照导致周围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化,以及神经供血血管损伤;有工业或医疗放射史为放射性周围神经的危险因素。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症状为损伤区域的感觉障碍(不能准确地感知热、冷、压、痛和身体所处的位置,且常常伴有烧灼感)、运动障碍(肌肉震颤、肌肉痛性痉挛、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受损症状(无汗、竖毛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等)。目前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周围神经松解术、给予止痛药物及 B 族维生素等;康复、针灸、理疗、按摩是恢复期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将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经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有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等后遗症。

概述

放射线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即称为放射性周围神经病。

流行病学:此处无准确流行病学资料。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最主要病因,是放射辐照导致周围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化,以及神经供血血管损伤;有工业或医疗放射史为放射性周围神经的危险因素。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症状为损伤区域的感觉障碍(不能准确地感知热、冷、压、痛和身体所处的位置,且常常伴有烧灼感)、运动障碍(肌肉震颤、肌肉痛性痉挛、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受损症状(无汗、竖毛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等)。

目前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周围神经松解术、给予止痛药物及 B 族维生素等;康复、针灸、理疗、按摩是恢复期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将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经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有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等后遗症。

症状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常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多为数月至 2 年。多数患者缓慢起病。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最典型症状为损伤区域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感觉障碍:为首先出现的症状,表现为不能准确地感知热、冷、压、痛和身体所处的位置,且常常伴有烧灼感。

运动障碍:包括运动神经刺激(即异常兴奋)症状和麻痹症状。

刺激症状:肌肉震颤、肌肉痛性痉挛等。

麻痹症状: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肉萎缩、肢体瘫痪。

自主神经受损症状:常表现为受损部位无汗、竖毛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血压明显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无泪、无涎(即口水)、阳痿及大小便失禁等。

脑神经受损症状:如面部肌肉下垂,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听力下降等。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脱发。

消化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等。

造血功能障碍。

病因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最主要病因,是放射辐照导致周围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化,以及神经供血血管损伤;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清。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周围神经干或神经丛经历放射辐照,导致神经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化,以及神经供血血管损伤。此外,神经可出现明显的髓鞘脱失,神经纤维萎缩,部分被纤维组织取代。

哪些人容易患放射性周围神经病?

有工业或医疗放射史的人群容易患放射性周围神经病。

就医

有工业或医疗放射史的人群,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能准确地感知热、冷、压、痛和身体所处的位置。

肌肉震颤、肌力减退、肌肉萎缩。

无汗、竖毛障碍、直立性低血压。

面部肌肉下垂,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听力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肢体瘫痪。

大小便失禁。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放射性周围神经病?

临床医生一般通过询问患者放射接触史,结合患者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可初步诊断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可行神经传导测定、肌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神经传导测定和肌电图:通常神经传导测定和肌电图这两项测试会一同进行。医生能够通过测试结果判断患者是肌肉问题还是神经问题。

神经传导测定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两个方面,是用于评估周围神经功能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对诊断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有重要价值。具体方法为:临床医生会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被检查神经上方的皮肤上,电击通电后,刺激电极会向神经发出轻微的电脉冲刺激,其他的电极会记录神经的反应。如果检测到的信号传播速度比健康神经的正常传播速度慢,这意味着该神经可能受到了损伤。

肌电图:进行肌电图检测时,医生也会在患者皮肤上贴电极,但这项测试会使用一根非常细的针穿过皮肤进入肌肉,临床医生会告知患者何时放松或收缩肌肉,以配合完成测试。如果该肌肉对神经信号反应良好,则排除本身肌肉方面的原因。

组织活检:周围神经组织活检一般用于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定性困难者,可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明确病变性质。

血液检查:为抽血检查,包括血糖、肝功、肾功、血沉等常规检查;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 蛋白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感觉加重吗?

从事什么工作的?工作中容易接触到放射线吗?

之前有得过什么疾病?如果有,在治疗过程中有接触过放射线吗?

之前有去过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什么检查?检查报告单有一起带过来吗?有接受过什么治疗吗?或者自己吃过什么药?

有对什么食物和药物过敏吗?

近期大小便怎么样?体重有减轻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跟接触放射线有关吗?为什么?

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有什么治疗方案吗?我要选择哪一种?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我经过治疗后,症状都能消失吗?会有后遗症吗?

我平常要常吃些什么东西?有什么是忌口的?

我后面要怎么预防放射线对我的伤害?

治疗

目前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应停止放射性治疗或隔离放射性损害,以对症治疗支持为主,如给予止痛药物及 B 族维生素、周围神经松解术等;康复、针灸、理疗、按摩是恢复期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

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放射性周围神经病引起的疼痛可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等)、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或包括阿片类药物(吗啡等)在内的止痛剂治疗。

神经营养:可以给予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维生素 B6 等多族维生素,以及胞磷胆碱等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

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松解术:周围神经松解术通过切开韧带或纤维组织松解神经通路上的受压部位,去除神经所受的压迫,从而改善神经的血供,缓解症状。周围神经松解术是纤维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目前有专家建议,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越早手术越好,手术的最佳时期是在刚出现感觉异常但尚未有疼痛时。

其他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正规的神经功能康复锻炼,包括被动或主动运动、理疗、针灸及按摩等,以预防失用性肌萎缩和关节挛缩。

疾病发展和转归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将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放射性周围神经病预后尚可,但部分患者仍有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等后遗症。

日常注意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是属于放射性疾病的一种,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许多患者是因为治疗肿瘤等其他疾病而得了放射性周围神经病,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如果影响到日常注意生活和睡眠,应积极寻求心理帮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予以地西泮片等睡眠辅助药物。

生活护理:患者可四肢麻木乏力,行走不便,陪护家属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常用生活用品应放置在病床边伸手可触及处。卧床期间应避免同一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压;由于肢体感觉障碍,予擦洗肢体时应该注意水温变化,防止皮肤烫伤;不要自己调试洗脚水,不接触锐器,不摸暖气管,不剪过短的指甲等。

用药管理:遵医嘱规律服药,切勿随意增减或停用药物,用药后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放射区皮肤护理:接受过放射性照射的身体部位禁用肥皂搓洗或热水浸泡,穿衣尽量以全棉柔软衣物,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日晒、磕碰,不能有任何物理化学性刺激,更不能挠抓,如果发生脱屑切忌用手撕剥;尽量使用清水清洗皮肤。

胃肠保护:患者经历过放射性损伤后,常见的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便秘疲乏等,多是因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可以服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胃蛋白酶等一些药物,改善胃肠动力,促进消化。

均衡饮食:饮食上应做到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维生素 B12(如鱼/肉类、禽/蛋类、牛奶、奶制品)、维生素 B1(如粗粮、豆类、瘦肉、麦麸)等食物。

康复管理:可早期给予按摩、被动运动、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增加感觉输入,防止或延缓肌肉萎缩,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

复查随访:即便治疗成功,也可能出现复发,应该定期检查,规律复诊。

预防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有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必须加强预防。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用放射线治疗原发肿瘤时,应尽量避开重要周围神经走形区,并严格控制射线的剂量,避免每日多次照射,减少重复放疗。

放疗早期同时给予给予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维生素 B6 等多族维生素,以及胞磷胆碱等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

加强放射防护及废弃放射源的管理。

密切观察及时随访,一旦出现周围神经受损症状,应行神经传导测定和肌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以减轻损伤程度,改善预后。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是什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怎么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葡萄糖酸钙维D2咀嚼片(Ⅱ)的功效与作用-葡萄糖酸钙维D2咀嚼片(Ⅱ)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