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昆虫和蜘蛛咬伤常会引起皮肤轻微肿胀、发红、疼痛和瘙痒。这些轻微反应很常见,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家庭治疗通常可以缓解常见昆虫和蜘蛛叮咬后的轻微反应症状。
昆虫叮咬一般不严重,症状可自行消失或经过家庭治疗后缓解。
有些昆虫有毒,叮咬后需要紧急处理。有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有些人对叮咬会出现更严重的反应。婴儿和儿童可能比成年人更容易被叮咬。
如果被昆虫或蜘蛛咬伤,要尽可能保持平静和安静,因为运动会加快毒液在血液中的扩散。
使用驱虫剂有助预防被昆虫叮咬。
症状
昆虫或蜘蛛叮咬后的紧急处理
尽可能保持平静和安静。运动会加快毒液在血液中的扩散。
如果被蜜蜂蛰伤,毒刺仍在皮肤里,应尽快取出毒刺。
如果手臂或腿部螫伤,刺痛时放低患肢,减缓毒液的扩散。数小时后,如果出现肿胀,可以抬高患肢帮助减轻肿胀。
接触绒蛾毛虫后,用透明胶带或市用面膜在接触部位粘住断刺,然后将其拉出。
如果被蝎子蛰伤,立即就医。
缓解疼痛、瘙痒和肿胀的方法
有些措施可以减轻疼痛和瘙痒,并且防止叮咬导致的感染。
在前 6 小时内,每小时冰敷 1 次,每次 15~20 分钟。在不使用冰敷时,用凉湿布敷在叮咬部位,最长 6 小时。在皮肤和冰袋之间垫一块布。每次冰敷不超过 15~20 分钟。冰敷时不要入睡。
抬高叮咬部位,减轻肿胀。
可以尝试先使用非处方药缓解瘙痒、发红和肿胀。确保按说明使用非处方药。
口服抗组胺药,例如不会导致嗜睡的药物(氯雷他定)或可能导致嗜睡的药物(苯海拉明),能帮助缓解瘙痒、发红和肿胀。儿童不要使用抗组胺药物,除非事先咨询医生。
含苯佐卡因的局部麻醉喷剂,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如果皮肤对喷剂有反应,停止使用。
炉甘石洗剂或 1% 氢化可的松乳膏用于局部皮肤,也能缓解瘙痒和发红。注意:除非医生要求,否则不要给 2 岁以下幼儿使用这种软膏。不要在 12 岁以下儿童的直肠或阴道部位使用这种软膏,除非医生要求。
在前 6 小时后,如果没有出现肿胀,尝试热敷患处,保持舒适。
病因
预防皮肤感染的方法
每天用清水清洗患处 2 次。
清洗后,用酒精或急救消毒剂擦拭患处。
修剪指甲,防止擦伤,以免导致感染。
不要弄破水疱。
可以在伤口上涂一薄层矿物油(例如凡士林),使用不粘绷带包扎。如有需要,使用更多矿物油,并更换绷带。
预防叮咬的方法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昆虫叮咬。
在进入树林或其他可能接触昆虫的区域之前,使用驱虫剂。按照说明使用,尤其是在用于儿童时。
安全使用驱虫剂。
使用低浓度驱蚊剂。
不要把驱蚊剂放在儿童手上,因为他们经常把手放在嘴里。
回到室内后,用肥皂和水把驱蚊剂洗掉。
穿可以覆盖全身的浅色、光滑的衣服,例如长袖衬衫和长裤。扣紧长袖,并将长裤卷入靴子。避免穿宽松的衣服,以防卷入叮咬的昆虫。避免明亮的颜色。不要赤脚或穿拖鞋出门。一些户外商店可能会出售用驱虫剂处理的衣物。
避免在温暖季节使用香水、须后水或香味护发产品。
积极采取措施,管理周围环境。
总是关车窗。
在准备进食之前不要取出野餐食物。吃完后,重新打包野餐食物。
避免开花植物。
如果对蚊虫叮咬有严重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请找其他人修剪草坪或修剪树篱。
避免拍打昆虫或在昆虫周围挥舞手臂。相反,当昆虫的行为有威胁时,慢慢地、平静地撤退。
就医
何时就医?
大多数叮咬会自行愈合,无需就医。如果发生下列情况,请及时就医:
出现新发症状。
出现皮肤感染征兆。
出现流感样症状。
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率增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皮肤科
就诊前准备
决定就医前,事先准备好下列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医生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是被哪种昆虫或蜘蛛叮咬或螫伤的?描述一下自己的症状。
何时被叮咬的?叮咬或螫伤了多少次?发生在身体什么部位?
是否曾对类似的叮咬产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
主要症状有哪些?
何时开始出现症状?症状是如何发生、发展或变化的?
对于叮咬或螫伤,尝试过哪些家庭治疗措施?是否有效?
对于叮咬,尝试过哪些处方或非处方药物?是否有效?
最近是否外出旅行?
是否有其他疾病?
治疗
严重症状
严重的问题包括:
严重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并不常见,但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症状或体征可能包括:
休克。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或者口腔或咽喉饱胀感。
嘴唇、舌头、耳朵、眼睑、手掌、足底和黏膜肿胀(血管性水肿)。
头晕和意识模糊。
恶心、腹泻、腹痛。
出现凸起、红色、发痒的肿块(称为荨麻疹)和皮肤发红。这些症状常伴有严重反应的其他症状。
单次叮咬产生的毒性反应。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蜘蛛或昆虫包括:
黑寡妇蜘蛛
褐皮花蛛
蝎子
绒蛾毛虫(长毛刺蛾)
蜜蜂、黄蜂或火蚁多次叮咬产生的毒性反应:
蜜蜂留下毒刺,然后死亡。非洲蜜蜂,即所谓的杀人蜂,比一般蜜蜂更有侵略性,经常很多蜜蜂一起攻击。蜜蜂刺伤可出现包括从轻微皮肤肿胀和发红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
黄蜂,包括大黄蜂和小黄蜂,可以反复造成蜇伤。
火蚁通过下颌叮咬附着在人身上。然后,火蚁转动头部,在多个部位以画圈的方式刺伤。
叮咬处出现大面积肿胀和发红的皮肤反应。肿胀可能和两个大关节之间一样大,例如从肘关节到肩关节。
叮咬部位出现皮肤感染。
血清病,一种对治疗叮咬药物(抗血清药)的反应。血清病可能在使用抗血清后 3~21 天内引起荨麻疹和流感样症状。
病毒感染。感染的蚊子能够将西尼罗河病毒传播给人,引起大脑炎症(脑炎)。
寄生虫感染。被感染的蚊子还能传播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