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老年便秘,是指老年人排便的次数减少,同时伴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症状。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 2 次,排便费力,粪质硬结且粪便量少。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有 1/3 的老年人出现过便秘症状。国内外发病率不统一,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老年便秘的患病率为 8.3%~20.3%。
肠道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症、老年痴呆症等),是老年便秘的主要病因。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和作息习惯、药物滥用、缺乏运动、膳食结构不合理、肠道疾病等是老年便秘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型分期。
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排便次数少具体表现为,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 3 次,严重者长达 2 到 4 周才排便一次;排便困难具体表现为,每次排便时间长达 30 分钟以上,排便量少。大多数老年便秘患者伴有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
老年便秘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治疗的关键在于药物治疗仅是辅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同时坚持进行耐力锻炼如长跑、游泳等,各方面调节才是治疗关键。治疗难点在于老年人肠胃功能退化,便秘复发率比较高;如果是因为直肠癌或者胃癌等原发病,影响肠道功能而导致的便秘,治疗起来比较复杂,治疗效果不佳。
便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及其他肛周疾病。此外,过分用力排便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排便晕厥;有些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甚至可能并发心肌梗死及脑卒中。
严重便秘时,粪便嵌塞后可导致肠梗阻、排尿及排便困难。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进行饮食调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和坚持运动(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对疾病的康复也有重要作用。
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等症状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长期便秘的老年人,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症状。
老年便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便秘的常见症状包括:
排便次数减少: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 2 次。
排便困难:是老年便秘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有时会超过 30 分钟,或每天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很硬像“羊粪”一样,且粪便量很少。
腹胀、食量减少:由于粪便积聚在肠道引起腹部胀感,患者饮食减少,看见油腻食可能会感到恶心。
便前腹痛:腹部急性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分钟;该症状较少出现,主要是服用泻药不当引起。
老年便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肛周疾病,如肛裂;
痔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排便晕厥;
心肌梗死;
脑卒中;
肠梗阻;
粪性溃疡;
尿潴留;
大便失禁;
结肠自发性穿孔;
乙状结肠扭转。
病因
肠道病变和全身性疾病,是老年便秘最主要的原因。同时,经常服用某些药物容易引起便秘。此外,老年人运动量减少,膳食中纤维素缺乏,也会促使便秘发生。
老年便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肠道病变:是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肠道炎症、肿瘤、疝、直肠脱垂,这些肠道疾病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或阻塞肠管,导致粪便排出时间延长。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脑血管疾病,这类患者的肠道运动功能下降,大便排出困难。
药物引起的便秘:如抗胆碱类药阿托品、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盐酸氨氯地平等,可抑制肠道运动功能。
运动量减少:老年人肠道运动功能比青壮年差,运动量减少可降低肠胃蠕动。
膳食中纤维素减少:纤维素可以吸收肠道部分水分,增加粪便的含水量,促进肠道蠕动。部分中老年人饮食结构中纤维素少,会导致便秘。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便秘?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老年便秘:
肠道疾病:存在肠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瘫痪病人:因为长期躺着不运动,肠胃系统重力作用减少,容易造成便秘。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老年便秘:
药物滥用:使用抑制肠蠕动药物的患者,比如泻药。
缺乏运动:运动量少的老年人。
饮食结构: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中老年人,如饮食中肉多蔬菜少,精米精面多粗粮少,油脂、糖分多维生素少的老年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
腹痛、腹胀;
大便含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排便时,晕厥或昏迷;
排便时,胸口疼痛;
逐渐加重的腹胀;
腹部剧烈疼痛,类似绞痛,让人难以忍耐。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普外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便秘?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便秘时,通常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粪便检查、胃肠 X 线检查等进行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如下:
体格检查(直肠指诊):医生检查直肠内是否有多量干燥的粪便存在,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痔疮、肛裂、炎症、狭窄、坚硬粪块堵塞肛门等情况。
粪便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粪便的形状、大小、硬度、有无脓血和黏液等。可初步判断结肠梗阻(粪便堵塞肠管)的部位及类型。
特殊检查:主要的做法为吞服一定数量不透 X 线的胶管碎片,定时进行腹部 X 线检查,可了解到标志物在胃肠道内运行的速度及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患者肠道内病变情况。
纤维乙状结肠镜检:为有创性检查,作用是检查肠道情况,排除肿瘤及狭窄的可能。老年人一般忍受不了疼痛,最好选无痛肠镜。肠镜检查前,医生会开清肠药,检查当天禁水禁食;检查结束后,可以吃豆浆、小米粥等流质食物,严禁在肠镜检查结束后立即大吃大喝。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便秘的?近期排便习惯有什么改变?
每天排便次数是多少?
有无排便困难?
排便是否费力?
大便是否带血?
是否伴有腹痛、腹胀?
有没有上消化道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统疾病?
有采取过什么治疗吗?用过那些药?
近期排便习惯有没有改变?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严不严重?
这病能治好吗?
这个疾病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这个病治疗效果怎么样?
需不需要做手术?
日常生活中我需要做什么?
我要注意些什么防止再次出现这个病?
治疗
老年便秘是可以治愈的。现在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向老人普及正确的饮食指南,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及膳食结构。
药物治疗
泻剂:如硫酸镁、磷酸钠。可以使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快速增加,利于排便。但是,这些泻剂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不建议长期使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含镁的泻剂。
润滑剂(液体石蜡):液状石蜡能软化粪便,利于排便。但是,长期使用会影响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导致患者身体缺乏维生素。
其他治疗方法
综合序贯疗法:对于习惯性便秘,在训练定时排便前,宜先清肠。清肠后检查腹部,并进行腹部 X 线检查,确定已经没有粪便嵌塞在肠道内。清肠后再使用泻剂或润滑剂。同时鼓励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数月后,可停用泻剂或润滑剂。但不少患者会复发。
生物反馈处理:反馈治疗法是将特制的肛门直肠测压器插入肛门内,获取肛门括约肌的各种信息,模拟正常的排便反应,启发排便感觉,达到排除粪便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患者的便秘会加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痔疮、大便失禁、尿潴留、肠梗阻、结肠自发性穿孔。会引起或加重肛周疾病,如痔疮。某些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导致晕厥及脑缺血。此外该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肠道肿瘤,如不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可能会掩盖其他疾病的病情。
若患者接受治疗,如患者在疾病的早期予以治疗,效果一般较好,可以减少或避免一系列的并发症的产生。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复发性。同时,有部分患者存在习惯性便秘,这种情况下治疗结果不好或欠佳。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治疗时注意事项: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
治疗后注意事项:积极治疗其他肛周疾病,减少引起便秘的因素。
食物: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及蔬菜、果瓜豆类食物,如红薯。
运动:坚持耐力锻炼,保证每天进行 30 分钟以上的慢走或快走等活动。
用药注意事项:合理使用泻剂,要根据医生医嘱进行使用,使用泻剂时要注意多饮水。
综合序贯疗法和生物反馈处理注意事项:该法治疗周期较长来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预防
针对不可变因素,预防措施如下:
肠道疾病:对于某些存在肠道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
长期慢性病:某些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针对可变因素,预防措施如下:
年纪超过 60 岁的老人:对于有便秘的老年人,避免使用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
加强锻炼:老年人应加强锻炼,保证每日有一定的运动量,比如进行慢走、太极等运动,促进肠胃蠕动。
改善膳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如麦麸、水果、蔬菜、燕麦、玉米、大豆、果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