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全球 3000 多种蛇中,约有 15% 为毒蛇,它们大多属于眼镜蛇科和蝰蛇科这两大蛇家族。毒蛇咬人时,毒液会通过毒牙注入人体。少部分没有毒液注入的毒蛇咬伤叫做干咬。
全球每年有多达 180 万例蛇咬伤事件,造成 20000~94000 人死亡。在所有蛇咬伤事件中,存在毒液注入的情况约占 1/4。蛇咬伤对热带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造成的负担最重,包括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蛇多在受到激惹后对人发动攻击行为。比如故意玩耍或招惹蛇,或者在农耕时无意惊扰到了蛇,都容易被其咬伤。
蛇咬伤可按蛇的种类是否有毒分为两大类。毒蛇咬伤中,又分为有毒液注入的咬伤和没有毒液注入的干咬。
主要症状包括伤口局部的疼痛、肿胀和组织坏死;影响凝血功能而出现的内脏和伤口出血;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的感觉异常和呼吸困难;以及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的心肌损伤等等。
主要治疗要点包括注射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提供支持治疗以应对出血、低血压、过敏、呼吸困难等严重问题,以及处理伤口并用药来防治感染和并发症。
如不及时治疗,蛇毒可能造成被咬肢体的肌肉坏死导致伤者截肢。如果蛇毒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出血,或者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都可致伤者死亡。
早期、足量地给予抗蛇毒血清治疗非常关键,成人的剂量适用于儿童[2]。轻易自行判断蛇没有毒而不就医,或者因为起初症状轻微而拒绝留院观察,都可能是致命的错误。
症状
被没有毒的蛇咬伤或者是无毒液注入的干咬,仅表现为咬伤部位的疼痛和咬痕。因为惊恐,伤者还可能有心悸、恶心、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蛇毒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主要可分为 4 类:细胞毒素引起局部组织损伤;血液毒素引起内出血;神经毒素影响神经系统;心脏毒素直接引起心肌损伤。
蛇咬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蛇咬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局部作用:
疼痛和压痛;
肢体剧烈肿胀;
伤处附近水疱形成;
组织坏死和溃烂;
局部淋巴结肿痛。
出血:
咬伤部位流血、出现瘀斑;
口、鼻或旧伤口自发性出血;
皮肤和粘膜出现大片瘀斑;
内脏器官出血造成的呕血、便血等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神经系统作用:
嗜睡;
视物模糊;
言语不清;
吞咽苦难;
呼吸困难;
肌肉坏死:可能出现身体多个部位的骨骼肌坏死,还可能出现心肌损伤。
眼睛:某些眼镜蛇可以非常准确地将毒液摄入受害者的眼睛,引起直接的眼部损害和眼痛。
蛇咬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严重情况下,蛇毒在局部造成的组织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截肢。蛇毒的全身作用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溶血和肌肉坏死。这些死亡肌细胞的碎片和血红蛋白可能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衰竭。大量出血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循环衰竭。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筋膜室综合征:四肢的肌肉、血管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当肿胀严重时,间隔区内的压力增加,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伤者会出现剧烈疼痛、肢体麻木、发白和变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截肢。
肢体组织坏死;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失血性休克。
病因
蛇是冷血动物,当外界寒冷时,无法升高自己的体温和保持活跃。它们在 25℃~32℃ 下最活跃。在受到激惹时,蛇可能会对人发起攻击。在全球 3000 多种蛇中,约有 15% 为毒蛇,它们大多归属于眼镜蛇科和蝰蛇科。毒液是一种改良的唾液,可用于杀死猎物。毒蛇咬人时,毒液会从毒液腺排出,通过导管进入毒牙,最终注入人体内。
蛇咬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故意玩耍或招惹蛇;
在农耕时意外踩到蛇;
在野外活动时无意中惊扰到蛇。
哪些人容易被蛇咬伤?(危险因素)
生活在热带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如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美亚马逊雨林等地。
从事毒蛇饲养员、舞蛇者等与蛇长期密切接触的职业。
在野外游玩时主动试图与蛇互动的人。
就医
任何蛇咬伤患者都应该前往医院急诊科,除非蛇被专家确认为无毒。请记住,错误判断蛇的种类可能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被任何可能有毒的蛇咬伤;
被专家确认无毒的蛇咬伤,但伤口较深存在感染风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伤者呼吸困难;
出现意识丧失;
伤口流血不止,或肢体肿胀的范围迅速扩大。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蛇咬伤?
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情况来诊断蛇咬伤。对蛇的识别或描述可能有帮助,因为并非所有的蛇都有毒,并且针对不同蛇有不同的抗蛇毒血清。医生会查看伤口,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并送血液及尿液样本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情。
相关检查包括:
血常规:检查是否出现了血色素降低或血小板减少。
凝血功能检查:根据 PT、APTT、INR 等指标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血生化检查:根据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等检查细项的结果判断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异常情况。
尿常规:如果出现肌红蛋白尿则提示有肌肉损伤。
对于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测动脉血氧和血乳酸水平。
对于需要输注血制品的患者还要测血型[3]。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被咬的,距离现在多长时间了?
在什么地点被咬伤的?
咬人的蛇具体长什么样子?
你感觉呼吸顺畅吗?
全身有没有感觉不舒服的地方?
伤口有多疼,有没有觉得胀或者麻?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咬我的蛇有毒吗?
用什么药可以解毒?
我要做哪些检查?
中毒还会加重吗,需要观察多久?
伤口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中毒后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治疗
首先要治疗危及生命的症状。对出现呼吸困难的伤者要立即采取辅助呼吸的治疗手段,对处于休克状态的伤者要迅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供。早期、足量地给予抗毒素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此外,要进行伤口清创和预防破伤风。伤者还需要在指定时间内留院密切观察。
药物治疗
抗蛇毒血清:对于中毒程度被评估为中度以上的伤者,要在早期足量注射合适的抗蛇毒血清以挽救生命和受伤肢体。儿童的使用剂量与成人相同。抗蛇毒血清偶尔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在治疗后 5~10 天内还可能引起血清病,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瘙痒、淋巴结肿大和疲乏,但不会危及生命。
破伤风疫苗:在近 5 年内没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伤者需要加强接种。
抗生素:如果伤口出现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血液制品:对于大量出血、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伤者,在中和毒素后,可根据需要输注血制品。
手术治疗
伤口清创;
如果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需要行筋膜切开术。
其他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喉部插管和呼吸机辅助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被毒蛇咬伤的受害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一般都能较好恢复。如果错误判断蛇没有毒而不就医,地处偏远不能及时获得救助,或者当地没有合适的抗蛇毒血清,都可能出现致残或致死的严重后果。
日常注意
在蛇咬伤发生后,伤者和同伴都要保持镇定。在获得医疗救治前,做好正确的应急处理。在结束治疗出院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果出现伤口感染,要立即返院治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尽量看清蛇的样子以便描述给急救人员帮助其鉴别蛇的种类。
将伤者移动到不会被蛇再次攻击的安全区域。
让伤者保持冷静不要活动。保持静止状态有助于防止毒液扩散。
不要切开伤口或试图吸出毒液。
不要使用止血带或采取冷敷,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加剧肢体组织坏死。
不要给伤者服用含有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或药物,因为它们会加速毒液吸收。
预防
与人害怕蛇相比,蛇更害怕人。给蛇逃跑的机会可以预防大多数的咬伤。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请勿碰触、捕捉或挑逗毒蛇或者种类不明的蛇。
蛇咬伤通常与喝酒有关。摄入酒精可以削弱人的抑制力,使人更容易去抓蛇。酒精也可以降低人的协调能力,增加被咬的可能性。
如果在户外活动,那么可以在徒步旅行时穿着靴子来防止咬伤。长裤能够减轻咬伤的严重程度。在蛇出没的地方,当心手和脚所放的地方(例如,在拾柴火或采浆果时),一定不要在天黑后赤脚行走。
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或爱好经常会让自己暴露于危险的蛇,那么在可能被咬伤之前,预先做好计划能够挽救自己的生命。由于并非每位医生都熟悉蛇咬伤,并且并非每家医院都有抗蛇毒血清,因此,提供蛇的种类、毒液类型以及抗蛇毒血清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不同地区毒蛇与抗蛇毒血清的具体信息,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查询,网址为 http://apps.who.int/bloodproducts/snakeantivenoms/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