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可由多种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肺泡的肺部炎症。人的肺由左右两个肺构成,每个肺又分为不同的肺叶、肺段。这种疾病的炎症通常就以一个肺段或一个肺叶为单位分布,所以被称为大叶性肺炎[3]。
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其中最多见的就是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寄生在正常人呼吸道的细菌。身体的抵抗力正常时,不容易发病[4]。
大叶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患病,男性比较多见。
感染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受寒、疲劳、醉酒、感冒等,这些情况下人体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容易侵犯肺泡,迅速繁殖,从而导致患病。
大叶性肺炎的患者通常发病比较急,发烧可以超过 38℃,同时伴有咳嗽、胸痛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响时,应该及时去呼吸科就诊。
在就诊的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典型症状,结合胸部影像学(X 线或 CT)、血常规等检查的结果,就能够为患者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
大叶性肺炎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的抗感染治疗,一般情况下痊愈后没有后遗症。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适当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这样能够促进疾病的痊愈。
预防大叶性肺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时要保证有适当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等。此外,还要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劳等诱因,此外还可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症状
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同时伴有咳嗽、胸痛、咳痰以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一些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只有轻微的咳嗽、体温可能不高,可能会出现嗜睡等精神方面的症状。
大叶性肺炎有哪些症状?
患者往往是在经历一次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典型症状。常见症状如下:
高热。可达 39~40℃,多在下午或傍晚出现。
寒战。
胸痛。多伴有呼吸急促。
咳痰。患者的痰液大多为铁锈一样的颜色。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患者常出现食欲下降。
全身症状。患者往往感觉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以外,部分患者嘴角还可出现疱疹,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烦躁、亢奋、休克等表现,65 岁以上老人可能会出现体温低于正常[1]。
大叶性肺炎的病情如何进展?
大叶性肺炎的患者病情进展往往很快。发病初期,体温可以在数小时内迅速升高。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后,体温可在 1~3 天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
大叶性肺炎有什么并发症?
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是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另外,即使接受治疗,一些患有肺炎的人,特别是儿童和老人,也可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包括:
菌血症。从肺部进入血液的细菌可以传播到其他器官。细菌可以损伤血管壁,身体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后,可能会发生休克。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如果肺炎严重或患者既往患有慢性的肺部疾病,可能会导致肺功能受损,无法呼吸足够的氧气,可能需要住院并使用呼吸机。
胸腔积液。就像皮肤上有伤口发生感染一样,肺炎时,肺也会有组织液渗出,这些液体会在肺和胸腔(胸膜)之间积聚。如果液体也被细菌感染,可能需要将其通过胸管排出或通过手术取出。
肺脓肿。如果脓液在肺腔中形成,则会发生脓肿。脓肿通常用抗生素治疗。有时,需要在脓肿中放置长针或引流以移除脓液[1]。
病因
大叶性肺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大叶性肺炎的病因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这是一种寄生在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就容易被肺炎链球菌侵犯,从而患上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有哪些危险因素?
大叶性肺炎大多发生于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所以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都可能是它的危险因素,如:淋雨、感冒、醉酒、疲劳等。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生肺炎,相较于其他年龄而言,2 岁以下儿童及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风险更高。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住院治疗。如果住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将面临更大的肺炎风险,特别是在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
慢性病。如果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脏病,更有可能患上肺炎。
抽烟。吸烟会削弱身体对引起肺炎的细菌和病毒的天然防御。
免疫系统减弱或受到抑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接受过器官移植、接受过化疗等情况都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减弱[1]。
大叶性肺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肺炎链球菌在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以侵入机体而致病。肺炎链球菌首先侵犯肺泡,引起肺泡壁水肿,发生渗出。细菌可以随着渗出液向邻近肺泡扩散,累及多个肺段甚至是整个肺叶,造成多个肺段甚至是整个肺叶的炎症[2]。
就医
医生为了确诊疾病,一般会询问患者的具体症状并进行肺部听诊等体格检查,另外还会让患者做一些辅助检查如拍胸片(或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抽血化验、痰液检查等。一般做完以上的检查,医生就能做出准确的肺炎的诊断。抽血化验和痰液检查的结果还能让医生明确病原体的种类,从而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何时应该就医?
如果出现高热(超过 39℃)、乏力、胸痛等症状,并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时,为了尽早确诊以免延误治疗,应该及时就诊。
如果患者属于以下高风险群体,就更应该尽早去看医生: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2 岁以下的儿童。
正在接受化疗或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的人。
患有心脏病或慢性肺病的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肺炎可能很快就会危及他们的生命[1]。
就诊科室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大叶性肺炎?
医生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结合一些实验室、影像学的检查,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病史。患者可能最近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症状。典型的症状如咳嗽、胸痛、高热、咳铁锈色痰等。
血常规。血液检查可以用于确认感染并尝试确定引起感染的生物体的类型,但它往往不够精确。
胸部 X 线或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这有助于医生诊断肺炎并确定感染的程度和位置。但是,它无法告诉医生是哪种细菌引起肺炎。
痰测试。医生会取患者咳出的痰液当作样本,进行分析以帮助查明感染的原因。
如果患者年龄超过 65 岁,或正在住院中,或患有一些严重的疾病,那么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更多的检查。这些可能包括:
胸腔积液培养。通过在胸膜区域的肋骨之间插入针头取得积液的样本进行分析,以帮助确定感染类型。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有无加重或缓解的情况?
您最近有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您有没有其他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您抽烟吗?或者你曾吸烟过吗?
您接种过流感或肺炎疫苗吗?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大叶性肺炎?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
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治疗后有没有后遗症?
我需要住院吗?
治疗
大叶性肺炎一般用抗菌药物治疗即可痊愈,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有并发症出现,给予处理以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在正确的治疗下,大多数症状都可以在几天或几周内得到缓解。
大叶性肺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般情况下,大叶性肺炎的患者不需要住院,只需要在家遵医嘱用药即可,具体如下: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头孢类或奎诺酮类药物药物。
对症治疗。胸痛剧烈时,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
由于高热容易导致脱水,可以适当进行补液。
严重的肺炎患者就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年龄超过 65 岁;
血压高压低于 90 毫米汞柱(mmHg)或低压低于 60 mmHg;
呼吸很快(每分钟呼吸 30 次或更多);
心跳每分钟低于 50 次或高于 100 次。
如果儿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也需要住院:
年龄小于 2 个月;
没有精神,看起来昏昏欲睡或过度困倦;
呼吸困难,比平时更费劲;
皮肤弹性下降了,眼眶有凹陷,嘴唇也看上去比平时更干燥。
关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众多周知,抗生素很早就被用于治疗感染疾病,但如何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也就是说对于病毒等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此外,由于之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出现了不少耐药菌(即该菌很难被一些常见抗生素杀死)。
所以,医生的指导对正确使用抗生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患者也应该遵照医嘱服药,不可以自行改变药物的疗程和剂量,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大叶性肺炎并发症的处理
当大叶性肺炎的患者出现一些其他部位的感染症状时,医生需要鉴别是否为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并对这些症状做出必要的处理:
并发胸腔积液时,应抽取积液进行检查和培养。
并发脓胸时,应该引流、排出脓液。
日常注意
大叶性肺炎的患者一般都不用住院治疗,在家中接受治疗时,患者应该遵医嘱按时服用抗菌药物。如果 1~3 天后体温没有下降或重新升高,要怀疑存在并发症或者其他感染,需要及时就诊。
大叶性肺炎的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按医嘱服药。根据医生制订的计划规律服药。如果过早停止服用药物,肺部可能继续存在可能繁殖的细菌并导致肺炎复发。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患者在家休息时,做到以下几点也很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最重要的一点是多饮水。这是因为肺炎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出汗较多,多饮水能及时补充水分,防止水分丢失过多。此外,排尿的增加也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更快的排出体外,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患者还应该多休息,适当补充新鲜水果蔬菜,增加营养,有利于免疫力的恢复。
预防
大叶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维持正常的免疫力是预防其发生的重点。另外,还有专家建议儿童和成人都需要接种相关的肺炎疫苗。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也能诱发大叶性肺炎的发生,所以减少这些疾病的感染也有利于预防大叶性肺炎。
如何预防大叶性肺炎?
接种疫苗。疫苗可用于预防某些类型的肺炎和流感。由于疫苗接种指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即使以前曾经接种过肺炎疫苗,也要与医生一起检查一下疫苗接种状况。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某些呼吸道感染有时也能够导致肺炎,为了保护自己,请经常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不要抽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对呼吸道感染的天然防御能力。
保持免疫系统健康。获得充足的睡眠,定期运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关于肺炎疫苗
目前常用的肺炎疫苗为“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一般每 3~4 年注射一次,主要适宜人群是老年人、幼儿、慢性病患者及其他抵抗力较低人群。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由 23 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多糖抗原组成,可对由 23 种最常见血清型引起的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产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