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坏死性肺炎
概述
肺脓肿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原体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感染,绝大多数为内源性感染,主要由吸入口咽部菌群所致,早期为化脓性肺炎,继而坏死、液化,脓肿形成[1]。
临床上以急骤起病的高热、畏寒、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典型症状。X 线显示一个或数个含气液平的空洞。
常见病原体与上呼吸道、口腔的微生物一致,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等。主要发病机制有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以及继发性肺脓肿。
临床表现和一般肺部感染相同,包括咳嗽、脓痰、胸痛、发热和咯血等症状。急性吸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 39 ~ 40℃。
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及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脓液引流。肺脓肿预后相对较好,但有明显合并症,感染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免疫受损患者,病死率高。
预防主要是减少和防止误吸,保持良好口腔卫生,肺炎早期积极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症状
临床症状和一般肺部感染相同,常包括咳嗽、脓痰、胸痛、发热和咯血等。
肺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 39℃ ~ 40℃,炎症波及胸膜会引起胸痛,病变范围大的患者出现气急的临床表现。此外,还可有精神不振、多汗、乏力、纳差等。病程中伴随咳大量脓臭痰,每日可达 300 ~ 500 毫升。约 1/3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慢性肺脓肿患者可以诱发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和不规则发热、盗汗等临床表现,常伴有贫血、消瘦等消耗状态。
血源性肺脓肿常有原发病灶引起的全身脓毒症状,数日后才会出现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状,痰量通常不多,也极少咯血。
肺脓肿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重症肺炎;
脓毒血症。
病因
肺脓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脓肿绝大多数是内源性感染,主要由吸入口咽部菌群所致。常见病原体与上呼吸道、口腔的微生物一致,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等。厌氧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免疫功能受损宿主中,最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诺卡菌和真菌(如曲霉菌和隐球菌)。
吸入性肺脓肿:口鼻咽腔的寄居菌经口咽吸入是急性肺脓肿的最主要原因。早期吸入部位细支气管阻塞,进而肺组织发生炎症,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脓、坏死,最终导致脓肿形成。
血源性肺脓肿:皮肤创伤感染、疖痈、骨髓炎、腹盆腔感染、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的菌血症,菌栓经循环至肺,引起肺小血管栓塞,进而肺组织发生炎症、坏死,形成脓肿。
继发性肺脓肿:多继发于其他肺部疾病。空洞型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等继发感染,可引起肺脓肿。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或外伤感染,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脊柱旁脓肿、食管穿孔等,穿破至肺也可以形成肺脓肿。
哪些人容易患肺脓肿?
患有扁桃体炎、鼻窦炎、齿槽溢脓等疾病的人群:这些疾病分泌的脓性分泌物,口腔鼻咽部手术后的血块,齿垢或呕吐物等,由于患者昏迷、醉酒、癫痫发作、全身麻醉、药物滥用等意识不清,或有吞咽困难,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致球麻痹等情况下,经气管被吸入肺内易导致肺脓肿发生。
其他:部分患者因全身免疫状态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低,由于受寒、极度疲劳等诱因,在深睡时吸入口腔的污染分泌物,或食管反流误吸而发病。
就医
大多数肺脓肿都是吸入性肺炎的并发症,出现如咳嗽、脓痰、胸痛、发热和咯血等肺部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胸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做出诊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呕吐、误吸:昏迷、醉酒、滥用药物等患者有呕吐误吸风险。
发热: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如脑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急起畏寒、高热。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脓肿?
就诊时,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结合血液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得出诊断。
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
病原学检查:根据病情选用痰培养、血培养,胸腔积液病原菌检查;对免疫低下者,还应该进行真菌和分枝杆菌的涂片和培养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吸入性肺脓肿的病变常位于低垂部位,X 线征象为大片浓密模糊影,边缘不清,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与细菌性肺炎相似。脓肿形成厚、大片浓密影中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透亮区及液平;血源性肺脓肿在一侧或两肺外周部可以见到有多发、散在的小片状炎症阴影,或者呈边缘较整齐的球形病灶,其中可见脓腔及液平或液化灶。胸部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较普通平片敏感,其中有液化或呈类圆形的厚壁脓腔,脓腔内可有液平面出现,脓腔内壁常表现为不规则状,周围有模糊,伴脓胸者尚有胸腔积液改变[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明确有无支气管阻塞,及时发现病因或者解除阻塞恢复引流。也可借助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进行采样、防污染灌洗行微生物检查或吸引脓液检查,必要时可对病变部位注入抗菌药物。
疾病鉴别
该病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像学等不同,应与细菌性肺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肺囊肿继发感染、肺隔离症、Wegener 肉芽肿等相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口腔手术、昏迷、醉酒、呕吐、异物吸入史?
有无皮肤创伤感染,疖、痈化脓性病灶或腹盆腔感染,发热不退,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有无细菌性肺炎、结核、肺癌病史?
是否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有无高热、咳嗽、咳脓痰?
是否有免疫功能受损?
近期有无感冒受凉或劳累过度?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肺脓肿?
什么样的情况容易感染肺脓肿?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
治疗
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和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脓液引流,治疗方案个体化[3]。
药物治疗
吸入性肺脓肿大多有厌氧菌感染,所以应该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用青霉素 G、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碳青霉烯类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与甲硝唑联合用药。
酗酒、护理院以及医院的获得性肺脓肿患者,可以使用抗假单胞菌活性的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联合克林霉素或甲硝唑;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联合克林霉素或甲硝唑进行治疗。
血源性肺脓肿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以选用耐酶青霉素或一代头孢治疗。对 β-内酰胺类过敏或者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改为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根据体外药敏选药或经验性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重症患者较好的经验性治疗备选药物。
持续存在菌血症、高热 72 小时不退、7 ~ 10 天抗生素治疗后痰液性质和数量,以及放射影像学没有变化者,要考虑存在尚未明确的气道阻塞、脓胸或抗生素耐药。
轻中度症状但免疫正常,或者轻中度症状无肺部弥漫性浸润、无其他系统累及的非严重免疫抑制,感染局限于肺部者,推荐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不能口服者,可予两性霉素 B 进行治疗。
免疫抑制、临床表现危重的患者,建议采用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诱导期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巩固治疗建议使用氟康唑,直到临床症状消失,肺部病灶吸收,脑脊液恢复正常。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随访至少一年,防止患者疾病的复发。免疫功能不能恢复者需要终生用药。
痰液引流
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并且发热不高时应行体位引流。使脓肿部位于高处,在患部轻拍,每天 2 ~ 3 次,每次 10 ~ 15 分钟。脓液过多或者重症患者慎行体位引流,避免大量脓液涌出造成窒息。必要时可以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冲洗,辅以化痰平喘药物等。合并脓胸的患者应该尽早胸腔抽液、引流。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慢性肺脓肿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大咯血、气道阻塞致引流受限、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以及不愿经胸腔引流的患者,或者考虑有非感染性疾病须组织学诊断时。
其他治疗
对有昏迷、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通常来说,肺脓肿预后相对较好,治愈率达 90% ~ 95%。但有明显合并症,感染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免疫受损的患者,病死率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积极治疗基础病,如昏迷、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避免过度劳累,感冒受寒,积极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治疗口腔疾病,昏迷、酗酒、意识障碍等患者,注意防止误吸。
病情较轻且稳定患者,可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
护理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注意清洁患者口腔。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肺炎早期的患者,积极行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