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肺水肿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内液体异常增多,导致肺气体弥散功能障碍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的病因是血容量过多:如输血、输液过多、过快,尤其是原有心肺功能不全或严重贫血的患儿。
本病按病情进展,分为 4 期:间质性水肿期,肺泡性水肿期,肺水肿消散期,肺水肿恢复期。
主要症状是胸闷气促、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维持有效呼吸、改善肺部功能。
本病一旦发生,肺功能会急剧恶化,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本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症状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是小儿肺水肿最常见的症状。皮肤及口唇黏膜青紫、大汗淋漓,是小儿肺水肿最典型的症状。呼吸浅快急促、心率加快,是小儿肺水肿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大量白色或者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小儿肺水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肺水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浅表、气促、胸闷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皮肤及口唇黏膜青紫,发热,多汗。
阵发性咳嗽,咳出较多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精神萎靡,表情惶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小儿肺水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因严重的通气不足导致肺泡塌陷,呼吸功能衰竭,进而出现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导致窒息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脑水肿,脑疝,肺性脑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
病因
基本病因是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导致组织液向肺泡和肺间质内聚集,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和氧气弥散。
小儿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如左心功能不全、肺栓塞;
血浆蛋白渗透压降低:如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吸入酸性液体、高浓度氧气或其他有毒气体;
呼吸道梗阻:如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
脑外伤或颅脑病变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
由于海拔升高引起的高原性肺水肿;
感染引起的肺水肿:如手足口病、各类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严重烧伤,溺水;
有机磷中毒。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肺水肿?
有以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小儿肺水肿:
营养不良,抵抗力差;
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
吸入大量水、高浓度氧气、酸性液体液体和有害气体,初次或重返 2500 米以上的高原,易出现肺水肿;
出现烧伤、溺水以及有机磷中毒。
有以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小儿肺水肿:
基础疾病:患有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呼吸道梗阻性疾病;
出现过颅脑外伤、癫痫、自发性脑出血,容易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精神萎靡
烦躁不安
大汗淋漓
呼吸浅快
咳嗽咳痰
面色苍白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
皮肤及口唇黏膜青紫
鼻翼扇动
三凹征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急诊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肺水肿?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相关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如 X 片、CT、血气分析等,做出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心率、血压、听诊呼吸音,观察有无鼻翼扇动征或轻重不等的三凹征,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障碍和心功能不全等。
X 线/CT 检查:观察有无肺水肿及肺水肿严重程度。
血气分析:可通过血气分析来判断机体缺氧的程度,一般抽取桡动脉和足背动脉中的动脉血进行分析。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查明基础心脏病变和评估心功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孩子平时健康状况怎么样,有没有其他身体疾病?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有没有到过高原,是否受过外伤,是否感染过手足口病?
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
治疗过没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是怎么得这个病的呢?
该如何治疗呢?
治疗效果如何?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今后该如何避免它再次发生呢?
治疗
小儿肺水肿重在确诊,目前治疗手段完善,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强心、脱水、扩血管药物治疗及辅助呼吸支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同时积极行对症治疗,改善肺内气体交换,维持氧饱和度,迅速减少肺组织内的液体蓄积。
药物治疗
镇静药物:如吗啡、地西泮。作用是通过充分镇静,减少机体耗氧。
强心药物:如西地兰、毒毛花苷 K。作用是增强心脏功能,增加心脏泵血,缓解肺内血液瘀滞,进而增加组织细胞氧供。
快速利尿药:如呋塞米或依他尼酸钠。作用是促进组织液从体内排除,减少肺内组织液。
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作用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
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或苯海拉明。作用是减少血管内组织液渗出。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作用是改善血管通透性。
解痉降压药:如氨茶碱、甲磺酸酚妥拉明、东莨菪碱,硝酸甘油或硝普钠。作用是降低肺循环阻力。
其他治疗方法
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面罩吸氧:吸入纯氧,氧流量 4~6 升/分钟,同时加入 75%~95% 酒精雾化。
辅助通气:有自主呼吸者,采用持续正压辅助通气,无自主呼吸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疾病发展和转归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发现,若不能接受正规治疗,可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若能早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脱离生命危险,疾病的总体预后取决于并存疾病的治疗,单纯的肺水肿往往愈后良好,无明显后遗症,对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加强小儿营养,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同时避免经常感冒受凉,避免接触常见的危险因素。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护理注意事项:发病期间,卧床休息,采取坐位或者半坐位,双腿下垂。
用药注意事项:主要以在院治疗为主,如医生建议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药物。
复查: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胸片/胸部 CT 等。
饮食:发作期间暂禁食,症状缓解后予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牛奶、鸡蛋、肉汤等,多摄入易消化食物,同时限制水钠的摄入。平时饮食应均衡,不偏食,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运动: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他:关注儿童的身体变化,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同时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肺水肿的因素,如高海拔、高浓度氧气等。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需及时治疗,避免出现感染性休克进而引发肺水肿;
避免接触各种危险因素,如酸性液体或者有害气体;
避免溺水;
避免到海拔高的地区。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原发病的加重,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肝肾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