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隐球菌感染
概述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肺部或播散性感染性疾病。
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一些艾滋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为 5/10 万,近年来,隐球菌病发病率随着HIV感染而增多,国内自 1948 年首次报道以来,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
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群体。
新型隐球菌可分为 A、B、C、D 及 AD 等 5 个血清型,A、D 型呈全球分布,艾滋病患者易感,B、C 组隐球菌感染较少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易侵犯免疫功能正常者,我国有 A、B、D 及 AD 型存在,尚未发现 C 型[2]。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皮肤和黏膜隐球菌病、骨和关节隐球菌病和隐球菌败血症等表现。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如降颅压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真菌治疗等。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免疫功能低下者,避免接触鸽粪。
症状
隐球菌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皮肤黏膜、骨关节等,因此临床特点各异。脑膜炎和脑膜脑炎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特点;肺部感染以肺炎或无症状的肺部结节影为特点,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肤黏膜损害以丘疹、结节或脓肿多见;骨关节以疼痛和瘘管形成为特点[2]。
隐球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隐球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
眩晕
恶心和呕吐
发热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
抽搐
视力减退
精神症状
肢体瘫痪
谵妄(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昏迷
隐球菌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隐球菌病可能出现中枢、肺、皮肤及继发全身感染。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脑膜炎
脑膜脑炎
脑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身败血症
骨坏死
皮肤黏膜坏死
病因
隐球菌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在隐球菌感染的传播环节中,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否发病取决于隐球菌的致病因子和人体的免疫功能[4]。
隐球菌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吸入空气中的孢子,隐球菌到达肺部后引起肺部感染或继而全身播散;
皮肤伤口接种感染;
消化道传播。
哪些人容易患隐球菌病[4]?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糖尿病;
长期使用激素;
肺部疾病;
肾衰竭;
实体器官移植,如肝移植;
淋巴瘤;
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就医
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呼吸系统症状,或皮肤、骨关节受累等时,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咳嗽,伴少量带血痰液
胸痛
气急
咯血
头痛
发热
恶心、呕吐
颈部僵硬
抽搐
视力减退
耳聋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头痛
恶心,伴喷射性呕吐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意识模糊)
肢体瘫痪
精神症状
瘫痪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感染内科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隐球菌,或病理检查发现隐球菌,其中脑脊液或其他标本的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隐球菌感染的常见方法[3]。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养鸽子?近期有没有接触鸽粪?
出现了哪些症状?
有没有吃药治疗?
有没有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隐球菌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该病传染吗?
如何实施隔离保护?
该病如何治疗?
会不会留后遗症?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包括一般性治疗和抗真菌治疗。治疗疗程长,且容易复发。一般治疗包括降颅压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真菌治疗即使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5-氟胞嘧啶、氟康唑等[3][4]。
药物治疗
HIV 阴性患者隐球菌脑膜炎:首先联合使用两性霉素 B 和 5-氟胞嘧啶进行至少 4 周的诱导治疗,再使用氟康唑进行 8 周的巩固治疗。治疗 2 周后进行脑脊液检查,明确脑脊液是否达到无菌,若脑脊液培养仍阳性,应延长诱导治疗时间,而后继续用氟康唑维持治疗 6~12 个月。
HIV 阳性患者合并隐球菌感染:极易复发,推荐更为积极的抗真菌治疗,延长巩固和维持治疗的时间。
一般治疗:常用降颅压药物,如 20% 的甘露醇、呋塞米或白蛋白,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还会补充血钾。
手术治疗
剖胸探查或考虑为肿瘤等行病灶手术切除。
疾病发展和转归
隐球菌感染的患者大多为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合并HIV感染患者,因此治疗周期长,严重的患者往往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引起死亡风险。
日常注意
隐球菌感染的患者应该到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日常注意生活应该注意避免复发与传播。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发病期间注意防护隔离措施,痰液、分泌物等需要特殊处理。
适当增加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
目前隐球菌感染无特效的预防措施和办法。为降低感染及发病的危险,高危人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按时服药,控制原发免疫缺陷疾病。
避免接触鸽粪。
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避免到禽类或鸟类聚集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