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是什么?腹部肿块怎么办?腹部肿块症状有哪些?

腹部肿块是指在腹部查体时可触摸到的异常肿块。可引起腹部肿块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腹腔脏器的肿大,梗阻引起的空腔脏器的膨胀,腹腔脏器或组织的炎症导致的脓肿及腹腔良恶性肿瘤等。目前尚无明确的危险因素。根据腹部肿块在腹腔内的分布位置,分为上腹部肿块、腰部肿块和下腹部肿块。不同的肿块可引起的临床症状,也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在查体时意外发现。腹部肿块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仅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最主要是积极寻找原发病,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关键。腹部肿块逐渐增大或转移,可能会压迫或浸润其他器官,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损害。腹部肿块的治疗最主要的是积极对原发病的治疗。

概述

腹部肿块是指在腹部查体时可触摸到的异常肿块。

可引起腹部肿块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腹腔脏器的肿大,梗阻引起的空腔脏器的膨胀,腹腔脏器或组织的炎症导致的脓肿及腹腔良恶性肿瘤等。目前尚无明确的危险因素。

根据腹部肿块在腹腔内的分布位置,分为上腹部肿块、腰部肿块和下腹部肿块。

不同的肿块可引起的临床症状,也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在查体时意外发现。

腹部肿块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仅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最主要是积极寻找原发病,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关键。

腹部肿块逐渐增大或转移,可能会压迫或浸润其他器官,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损害。

腹部肿块的治疗最主要的是积极对原发病的治疗。

症状

引起腹部肿块的病因有很多,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的表现,也可无症状。

腹部肿块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是腹部肿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针扎样刺痛或隐隐约约的疼痛;

发热:腹腔炎性肿块常伴有发热;

腹胀、腹部膨隆;

不想吃饭、无食欲;

恶心、呕吐;

乏力、双下肢水肿;

明显消瘦;

皮肤发黄;

呕血、大便发黑;

反复腹泻、大便带血、带脓,有臭味;

女性月经量增多;

尿频、尿急、尿痛;

停止排气、排便。

腹部肿块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最初腹部肿块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器官,引起腹压增大或周围脏器损害。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梗阻:肿块压迫肠道可导致肠梗阻,表现为恶心、呕吐,不放气,不排便。

穿孔:消化道恶性肿瘤或溃疡浸润管壁,导致穿孔,变现为持续性腹痛。

休克:腹腔内的血管瘤破裂,出血过多,可导致休克。

肾衰竭:腹膜后肿瘤如长期压迫输尿管,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恶心、呕吐,无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100 毫升)或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

病因

可导致腹部出现肿块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肿瘤、炎症导致的脓肿、梗阻、外伤、寄生虫等。

腹部肿块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肿瘤:可为良性肿瘤,也可为恶性肿瘤,如肝囊肿、肾囊肿、血管瘤、实质性肿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都可表现为腹部异常肿块。

炎症:腹腔内的感染可导致脓肿形成,也可引起腹腔组织器官的粘连,进而出现包块,如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等。

空腔脏器的膨胀:空腔脏器如出现扭转或受到周围肿块的压迫,可导致液体、气体的积聚,出现膨胀,在体表表现为肿块。

器官的肿大:如心功能衰竭时,肝脏、脾脏等器官的血液回流至心脏时受阻,导致肝脏、脾脏的淤血,进而出现器官的肿大。

寄生虫:寄生虫如寄居在脏器中可导致器官的肿大,如肝包囊虫病。

器官位置异常:腹腔内器官的位置发生改变,不在正常的部位,让人们会误以为出现异常肿块,如游走肾、游走脾等。

哪些人容易患腹部肿块?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出现腹部肿块:

患有腹部实质器官(如肝、脾、胆囊等)肿瘤的人群;

腹腔器官正常位置出现变化的人群;

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的人群;

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的人群,如多囊肾、多囊肝、畸胎瘤等。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出现腹部肿块:

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部肿块;

患有心功能衰竭的人群;

腹腔器官出现慢性炎症;

长期与狗接触的畜牧区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

恶心、呕吐;

呕血、黑便;

停止放屁、排便;

反复腹泻或便秘;

发热伴腹痛;

腹胀、腹围增大;

食欲差;

明显消瘦;

大便带血、带脓;

小便发红;

女性月经过多。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无尿(24 小时尿量小于 100 毫升)或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

突然出现持续剧烈的腹痛;

休克:全身湿冷,烦躁,伴血压下降(低于 90/60 毫米汞柱);

胸闷、憋气,不能躺平。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科

肝胆外科

肿瘤科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主要是医生在查体通过触诊摸到的,其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医生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判断肿块的位置、硬度、形态、活动度,有无压痛,同时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来综合做出判断。

触诊:医生通过对肿块的大小、位置、硬度、形态、有无压痛以及肿块活动度等综合判断肿块的性质。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双下肢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按照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脐部的步骤进行触诊,逐步靠近腹部包块。

肿块的活检:取一小块病变的肿块送检,活检可明确肿块的病理性质,确定肿块的性质,为诊断提供金标准,但不是所有的肿块都需要活检。

腹腔穿刺:抽取少量的腹水送检,判断腹水的性质,同时明确腹水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为诊断提供明确方向。

内镜检查:行内镜检查既能明确肿块的形态,又可取活组织进行明确肿块的性质,是诊断中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消化道钡餐检查:如钡餐结果显示为充盈缺损,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腹部彩超:腹部彩超能够确切的判断肿块的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同时能够准确测量肿块大小。

腹部 CT 或磁共振检查:可判断肿块的形态、位置、水肿及出血情况,同时能判断肿瘤侵犯范围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确定肿瘤的分期,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血常规:抽取大约 2 毫升的血液送检,如白细胞增高,伴腹部肿块有压痛,大多为炎性包块,为诊断提供了确切的方向。

粪便隐血实验:如粪便隐血实验阳性,其肿块为胃肠道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为诊断指明了方向。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平时有没有肚子疼的病史?

疼了多长时间?

有没有过恶心、呕吐?

有没有腹泻、便秘?

大便颜色有没有改变?

尿里有没有泡沫?

平时尿量怎么样?

既往有没有得过什么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能治好吗?

花费高吗?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周期长吗?

治疗方案有什么副作用吗?

有哪些方法可以确诊?

有哪些药物在医保范围内?

治疗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腹部肿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主要是用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灭活,杀死病原体,消除炎症病灶。如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克肟等药物。

利尿剂:对于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如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

抗结核药物:如包块的病因是结核,需要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杆菌起抑制和杀灭作用。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手术治疗

腹腔肿块切除术:为明确腹部包块的性质,需进行手术取活组织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和分期。

腹腔肿瘤切除术:对于早期的肿瘤,为控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可进行手术进行早期切除治疗。

对于肾囊肿、肝囊肿等,如囊肿较大或压迫周围组织,则需要行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者手术切除囊肿。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腹部肿块如不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如是囊肿,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器官的损害;如是肿瘤,可导致肿瘤的转移,最终出现器官衰竭。

如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腹部肿块可能会缩小,甚至会消失,导致疾病痊愈。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如做了手术,要注意敷料是否有干燥,是否有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

放疗或化疗注意事项: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化疗期间如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脱发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如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如程度比较剧烈,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定期复查:对于肿瘤患者应遵医嘱按化疗周期到医院进行治疗。

饮食: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可能根据病情需要需禁食1周左右,饮食主要以易消化食物为主。

运动:

对于手术患者,1周左右需卧床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1周后可逐步下床活动。

对于非手术患者,要保持适量的运动(1周3~5次 每次30分钟左右),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腹部感染灶,应进行早期正规抗感染治疗。

减少与结核患者的接触,对于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肿瘤患者,应定期进行规范的化疗,预防疾病的进展。

对于腹部脏器的囊肿,应每三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彩超,如发现增大,应早期进行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六味地黄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三七伤药片的功效与作用-三七伤药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