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十二指肠内瘘是指十二指肠与腹腔内的其他脏器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开口分别位于十二指肠及其相应的脏器。
十二指肠内瘘主要是由先天发育缺陷、医源性损伤、创伤、疾病等引起,最常见的是因慢性结肠炎、胆系结石等疾病引起的。
十二指肠内瘘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营养不良、厌食油类、寒战高热、腹痛等症状。
十二指肠内瘘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静脉补液、输血,防止患者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因外伤致十二指肠瘘,选用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受伤的方式、伤口的类型、受伤时间的长短等来制定手术方案,以防补瘘之后再出现瘘的情况。
十二指肠内瘘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腹腔感染、出血,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当出现出血、腹痛、呕吐时,需要尽快就医,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
症状
十二指肠内瘘最主要的症状是以腹泻、呕吐、营养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腹腔感染,严重会出现败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出血,贫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十二指肠内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内瘘的常见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厌食油类食物、消化不良。
寒战高热:感觉又热又冷,腋下体温>39 摄氏度。
胃肠道出血:小量慢性出血无症状;量大时,会出现头晕、乏力、冷汗、甚至是晕厥、休克。
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乏力,甚至伴有严重的腹泻。
腰痛,疼痛区域有扩散的迹象。
十二指肠内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感染:腹腔内的严重感染,引起的高热、呕吐、甚至是昏迷休克,严重还可有败血症的发生。
水电解质紊乱: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出血量过大引起的贫血或者休克。
病因
十二指内瘘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先天发育缺陷、医源性损伤、创伤、疾病等引起。
十二指肠内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因素:先天发育缺陷(先天性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医源性损伤:多见于胆道手术中,使用硬质胆道探条探查胆总管下端所致,属于继发性损伤。
结石:发生于十二指肠与胆道之间,由胆结石穿破造成,所以在日常检查中有胆结石需要及时治疗,以免严重造成后遗症。
消化性溃疡:因慢性炎症向邻近的脏器穿孔而造成十二指肠内瘘。
恶性肿瘤:指十二指肠癌浸润结肠肝曲或横结肠造成,肿瘤发病率越高,造成的十二指肠内瘘越多。
炎性疾病:十二指肠周围的炎症浸润于邻近的器官,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感染、腹腔结核都可引起十二指肠内瘘。
哪些人容易得十二指肠内瘘?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内瘘:
先天发育缺陷的人。
需要做胆道手术使用了硬质胆道探条探查的患者。
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患有肿瘤、结核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内瘘:
年龄:不分年龄,以壮年、老年居多。
性别:十二指肠内瘘不分男女,但是以男性居多。
就医
当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营养不良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当患者出现失血过多、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腹腔感染及全身性感染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泻;
恶心呕吐;
厌食油类、消化不良;
寒战高热、腹痛;
体重减轻、乏力;
营养不良。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严重的腹腔感染,甚至是败血症。
严重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血,引起贫血。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肝胆外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十二指肠内瘘时,将通过实验室检查、X 线检查、超声、CT、磁共振检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检查、骨炭粉实验等检查来确定。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一般是做血、尿、便、生化及电解质检查。通过该类的检查,确定患者的感染状况和身体状况,为后期选择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X 线检查:腹部透视和腹部平片是诊断十二指肠内瘘的间接依据,消化道钡剂造影显示十二指肠内瘘瘘管的大小、走行方向、有无岔道及多发瘘,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超声、CT、磁共振检查(MRI):从不同的角度、部位显示肝内外胆管及消化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胆管的形态学变化,可以提供间接的依据。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ERCP):可以观察十二指肠内瘘的瘘口,显示瘘管的走行、大小,确诊率极高,也是诊断十二指肠内瘘最可靠的方法。
内镜检查:通过肠镜、腹腔镜、膀胱镜等检查,为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骨炭粉实验:此项检查仅能确定消化道与泌尿道之间是否有内瘘存在,但是不能确定瘘所在的位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关于胆囊的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
近期做没做过关于胆道方面的手术?或者是相关的检查?
有没有胆结石?胆结石有多长时间?
有没有患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有患过胆囊方面的恶性肿瘤吗?或者有没有感染性疾病?
以前做过造影之类的检查吗?有无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会留下后遗症吗?术后还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有没有遗传性?家族中患有胆结石,需要及时治疗吗?
需要服用哪些药物?医保报销吗?
怎样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日常生活有影响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定期复查是多久一次?1 个月还是半年?
治疗
十二指肠内瘘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立即送医救治,进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能够消除十二指肠内瘘的症状、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抗生素:针对有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需要尽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静脉补液:对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液等。
手术治疗
施行剖腹探查术:胃十二指肠瘘是根据胃溃疡的部位和大小,做胃部份切除术时缝闭十二指肠瘘,疗效非常满意;十二指肠胆囊瘘、十二指肠胆总管瘘、十二指肠胰腺瘘、十二指肠结肠瘘、十二指肠肾盂瘘,都是切断坏死的瘘管或者是缝合瘘管,手术时需要认真密切的探查,防止遗漏,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使用抗生素,降低十二指肠内的压力。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出血、感染、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和多脏器衰竭,死亡率极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是可治愈的,正常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和全身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情况,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正常引流量为 300 毫升,若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患者在术后 1~3 天需要流质饮食(各种粥类、牛奶),情况逐渐改善后需要改变为半流质食物,如若患者无其他不适,2 周之后就可以正常饮食。日常注意需要多吃高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豆类、廋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运动:术后第一天卧床休息,一周后逐渐恢复活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
大小便的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大便干燥或者是排便困难,需要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需要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帮助排便。
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需要戒烟,术后对于饮酒也需要严格控制。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工作中,尽量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工作需要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
对于医源性外伤,医务工 我们需要勤练其治疗技术,以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