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列腺结石 (prostatic calculi) 是指在前列腺组织(腺泡和腺管)中形成的原发性结石,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该病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可占总体尿路结石的 5.3%[1]。但是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症状,往往都是在进行体检或其他疾病的检查中偶然发现[2]。前列腺炎与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结石[2]。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前列腺结石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更有利于医生对前列腺疾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2]。
前列腺结石的具体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它主要是由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导管梗阻,前列腺液浓缩而成[2]。感染是大多数前列腺结石的直接诱因;而结石与感染可能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促进病情不断进展[2]。
主要危险因素:中老年男性、前列腺手术史、伴有泌尿生殖道结构异常或代谢性疾病[1][2]。
部分前列腺结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1];而患者即使出现症状也往往与其他前列腺疾病相类似[3]。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慢性盆底疼痛,会阴部或生殖器疼痛,少数出现排尿障碍[3]。与前列腺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4]。
医生会根据前列腺结石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并发症情况,合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3]。只有感染反复发作,形成脓肿或前列腺结石体积巨大的患者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4]。无症状患者可观察等待;发生感染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3]。
由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预防前列腺结石[2]。
症状
前列腺结石有哪些症状?
部分前列腺结石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在体检或接受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1]。
绝大多数前列腺结石患者的常见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类似[3]: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
会阴部、阴囊或阴茎疼痛;
排便时疼痛加重;
前列腺部位有明显压痛;
部分患者的性功能受到影响。
前列腺结石会伴有哪些并发症[4]?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病因
前列腺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前列腺结石的具体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前列腺结石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导管梗阻,前列腺液所含的正常成分浓缩、结晶而成[2]。
前列腺感染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前列腺腺管阻塞和上皮细胞脱落,造成腺体内分泌物淤积,从而促使前列腺结石形成。研究表明大多数结石中都有细菌感染遗留的痕迹[2],并且结石的形成可受到感染病情的影响[1]:
感染炎症的严重程度;
细菌感染的具体部位;
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持续的时间。
前列腺结石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男性年龄增长可能对其起到促进作用[2]:
前列腺结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前列腺结石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变大。
前列腺结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中老年男性,大部分都是 50 岁以上的人群[2];
曾经接受前列腺手术治疗[1];
伴有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异常[1];
伴有代谢性疾病[1]。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发生前列腺疾病的相关症状,或是在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前列腺结石,都应该及早去医院确诊[1]。
前列腺结石的症状与其他前列腺疾病类似,患者无法自行鉴别究竟是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癌还是其他前列腺病变。只有确诊之后,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前列腺癌可对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其他前列腺病变有可能损害男性生育功能和性功能。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列腺结石?
医生首先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了解既往病史。
实验室检测[4]:
验尿:是否有细菌和白细胞。
验血:是否伴有全身性的感染。
影像学检查[1]:
直肠超声;
X 光片;
CT 扫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或什么时候发现的?
目前症状发作的程度有多严重?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不变?
是否伴有其他前列腺疾病?
既往是否发生过泌尿生殖道感染?
小便是否带血?
日常性功能是否正常?
有什么情况会导致症状加剧?
在什么情况下,会感觉症状有所好转?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前列腺结石?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前列腺结石严重到什么程度?
是否需要治疗?不治疗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方案治疗?
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和副作用?
是否会影响生育功能或性功能?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医生会根据前列腺结石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并发症情况,合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3]。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观察等待即可;对于伴有感染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控制病情,接触梗阻;只有感染反复发作,形成脓肿或前列腺结石体积巨大的患者,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4]。对于年轻患者,医生会慎重考虑治疗方案,尽可能避免较大的损伤,防止出现性功能障碍[3]。
如何治疗前列腺结石?
抗生素治疗:
医生首先会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
若治疗无效,则根据前列腺液培养的致病原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耻骨上前列腺并结石摘除术。
日常注意
患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控制前列腺感染和炎症,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4]。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必须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尽可能杀灭细菌,控制感染。
如果感染反复发作,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石也会更加严重。
手术治疗的患者,需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复发迹象。
如果是暂时无需治疗的患者,也不要擅自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
由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预防前列腺结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