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产后肠胀气是指多种原因导致产后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气体集聚于胃肠道就会有胀气感,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腹胀、腹痛、肛门排气增多等症状。
产后的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此发病率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而增加,具体未见报道。
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是因为妊娠期肠蠕动减少,产程中宫缩痛产妇过度通气以及剖宫产手术刺激等。
主要不适是胀气感,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腹胀、腹痛、肛门排气增多等症状。
治疗主要包括产后早活动,中医针灸或按摩,中药治疗等。
可能影响子宫复旧、切口愈合,延缓营养摄入,还可造成乳汁分泌减少。
以预防为主,重视心理干预,尽早进食、活动,适当按摩。
症状
产后肠胀气的主要症状是胀气感,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腹胀、腹痛、肛门排气增多等症状,可能影响子宫复旧、切口愈合,延缓营养摄入,还可造成乳汁分泌减少,直接危及母儿的健康。
产后肠胀气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产后肠胀气的常见症状包括:
胀气感,伴有腹胀、腹痛、因为胃肠道积气引起,肠道蠕动可能引起腹痛;
恶心、嗳气(打嗝),因为胃肠道积气排出不畅,引起胃部排空延缓;
肛门排气增多,因为胃肠道积气排出的过程引起。
产后肠胀气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子宫复旧欠佳,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等;
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
剖宫产切口或会阴切口愈合不良;
乳汁分泌减少,造成母乳喂养困难,影响新生儿发育。
病因
产后肠胀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胃肠道内气体产生过多或积聚,排出不畅引起。
产后肠胀气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妊娠因素:妊娠期肠蠕动减少,排空时间延长,加之增大的妊娠子宫及胎先露对肠道的压迫,容易发生腹胀及便秘。
分娩因素:产程中由于频繁宮缩所带来的疼痛, 产妇大声喊叫和张口呼吸,使胃内积存大量气体。
手术因素:剖宫产属腹部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肠管暴露,手术操作直接刺激或者术中出血和羊水间接刺激肠道,术后腹腔内炎症,低血钾, 麻醉药物的影响等均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的抑制,使术后肠蠕动减弱。
疼痛因素:由于会阴切口或剖宫产手术切口疼痛,产后活动量减少。
饮食因素:为增加产力,产妇在分娩前都不同程度的进食糖类、鸡蛋、牛奶等高热量食物。产后家属很早便开始进食大量提供牛奶、糖类、豆浆、淀粉等食物。这些食物食用后均会促使肠道产气增多,使产妇发生腹胀。
疾病因素: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大出血等均可造成患者活动受限,从而增加肠胀气的危险。
哪些人容易发生产后肠胀气?
剖宫产手术;
围产期产妇饮食不当;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
分娩过程产程过长,配合欠佳,过度通气;
疼痛耐受差。
就医
产后肠胀气通常发生在产后 3~5 天内,腹胀、腹痛症状明显,引起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营养摄入不足、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建议至医院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腹胀、恶心症状明显;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阴道出血多;
营养摄入不足,乳汁分泌减少;
切口渗血、渗液,愈合不良。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
会阴部切口或剖宫产切口裂开。
建议就诊科室
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产后肠胀气?
产后肠胀气主要依靠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格检查情况:
腹部检查:可见腹部膨隆,严重时可出现胃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腹部疼痛;叩诊腹部鼓音明显;肠梗阻、肠麻痹等疾病可出现肠鸣音异常。
腹部立位片:对于肠胀气明显患者可以帮助诊断,但属于 X 线检查,多在怀疑肠梗阻时检查。
血常规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何时分娩,顺产还是剖宫产?
如果是顺产,有无阴道裂伤或会阴侧切口?
目前主要症状是什么? 何时开始,持续多久?现在活动怎么样?
最近饮食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如何能缓解症状?
如何治疗?
治疗是否影响母乳喂养?
治疗
产后肠胀气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主要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迅速康复。
药物治疗
口服中药:治疗可以温化寒湿、行气健脾为主,通腑除胀为辅。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汤剂治疔, 可以防治肠胀气。常用的汤剂:四磨汤、加味五磨饮、排气汤、通气下乳汤。
中药外敷:小茴香等中药热敷腹部,治疗肠胀气。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日常注意
产后肠胀气是产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不用过度紧张。术后早下床活动及早吸吮的有助肛门排气时间提前。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有研究称,咀嚼口香糖有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咀嚼口香糖的作用机制在于兴奋口腔及胃肠道,引起反射,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
调整饮食结构,产后适当减少进食产气食物,如豆浆,高糖食物。
预防
产后肠胀气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尽早下床活动,加速肠蠕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按摩可疏通经络、气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理疔法。据有关文献报道,通过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蠕动,可缩短排气排便时间,具体方法有合谷、足三里穴联合腹部按摩、暖宫贴,足底胃肠反射区按摩或者足浴加足部按摩可以预防产后肠胀气。
分娩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娩镇痛,减少宫缩痛,避免产妇过度通气。
剖宫产术后6小时后可开始进食,促进患者肠功能和食欲及早恢复。
感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陈志龙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