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是什么?肝性脑病怎么办?肝性脑病症状有哪些?

概念:肝性脑病是急、慢性重症肝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肝脏的正常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毒素,并在脑部逐渐积聚,就会形成肝性脑病,引起患者的行为、情绪、言语、睡眠或行动方式发生异常变化。发病率和生存率:我国肝硬化患者伴发肝性脑病的比例从 10%~50% 不等。接受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 治疗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的总体发生率为 25%~45%。肝性脑病是重症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 年生存率低于 50%,3 年生存率低于 25%。危险因素:消化道出血、感染、代谢紊乱、服用镇静类药物等是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症状和表现: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差异极大。轻微型肝性脑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的症状呈现连续进展的趋势,患者的语言、行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肝性脑病可迅速发病并陷入昏迷,甚至死亡;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相关肝性脑病的肝组织结构正常,以神经、精神异常为主要特征。就诊建议:如果慢性肝病患者发生精神、性格、行为异常,必须在复诊时及早告知医生或尽快去医院就诊。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可以降低死亡风险。治疗措施:临床医生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去除病因、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合理的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施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饮食习惯。预防方法:慢性肝病患者必须定期复诊。尤其是家属,留意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概述

概念:肝性脑病是急、慢性重症肝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肝脏的正常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毒素,并在脑部逐渐积聚,就会形成肝性脑病,引起患者的行为、情绪、言语、睡眠或行动方式发生异常变化。

发病率和生存率:我国肝硬化患者伴发肝性脑病的比例从 10%~50% 不等。接受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 治疗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的总体发生率为 25%~45%。肝性脑病是重症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 年生存率低于 50%,3 年生存率低于 25%。

危险因素:消化道出血、感染、代谢紊乱、服用镇静类药物等是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症状和表现: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差异极大。轻微型肝性脑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的症状呈现连续进展的趋势,患者的语言、行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肝性脑病可迅速发病并陷入昏迷,甚至死亡;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相关肝性脑病的肝组织结构正常,以神经、精神异常为主要特征。

就诊建议:如果慢性肝病患者发生精神、性格、行为异常,必须在复诊时及早告知医生或尽快去医院就诊。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治疗措施:临床医生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去除病因、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合理的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施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饮食习惯。

预防方法:慢性肝病患者必须定期复诊。尤其是家属,留意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症状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不同肝性脑病患者的症状差异较大。轻微型肝性脑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只有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异常。

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

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与行为的改变;

言语不清,动作缓慢甚至木僵(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昏迷;

常伴有扑翼样震颤:手臂不由自主地摇晃。

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肝性脑病:

多无明显诱因,常在起病数日内由轻度的意识错乱迅速陷入深度昏迷,甚至死亡;

并伴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黄疸(皮肤黄染、眼白发黄)、出血等,以及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相关肝性脑病:

无明显肝功能障碍,肝组织结构正常;

以神经、精神异常为主要特征。

病因

肝性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患者而言,意味着肝脏的正常结构、功能发生了严重损害,无法有效清除血液内的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中的毒素可能会进入大脑,并逐渐积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导致行为异常。

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包括:

造成严重肝功能障碍的肝脏疾病:

慢性乙肝;

摄入具有肝毒性的物质:如酗酒、服用某些化学药物;

自身免疫性肝病。

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造成代谢紊乱。

尿素循环障碍:血氨升高,肝组织正常。

肝性脑病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迄今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氨中毒可能是最重要的作用途径,其他多种感染和炎症因素相互作用,促使肝性脑病症状的不断进展。

诱发肝性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

感染:尤其是自发性腹膜炎、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例如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

肾功能衰竭;

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

便秘;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迹象,必须在复诊时及早告知医生,或尽快去医院就诊。

家人、朋友或患者自己感到精神、性格、行为有异常;

同时可伴有慢性肝病的病情继续恶化,肝功能障碍更为严重。

如果肝性脑病急性发作,需立即送医急救。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肝病科

消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性脑病?

首先,医生会详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以下检查指标,综合分析后确诊。

实验室验检

血氨水平:初步判定肝性脑病的指标。

评估感染和炎症程度:白细胞计数、血沉和 C 反应蛋白。

检查肝肾功能。

神经心理学测试

传统纸、笔测试:按照顺序连接随机排列的数字;在表格中填写数字相对应的符号。

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检查内容包括即时记忆、延迟记忆、注意力、视觉空间能力和语言能力。

影像学检查

头颅 CT 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是否发生脑部病变。

腹部 CT 或 MRI,有助于诊断肝硬化及门静脉-体循环分流情况。

脑电图

不推荐用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

只有在严重肝性脑病中才能检出异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不定时发作?

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能否具体描述?

慢性肝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是否按照医生的处方定时用药?

除了慢性肝病,还伴有哪些疾病?

是否抽烟、喝酒?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造成的肝性脑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目前肝性脑病进展到什么程度?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能否正常说话或行动?

治疗

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是关键,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医生往往会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去除病因、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合理的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施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肝性脑病?

去除病因

其他部位的感染:医生会尽早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消化道出血:医生一般会选择药物、内镜或血管介入等方法尽快止血。

电解质紊乱:医生会要求患者暂停服用利尿剂,并适当补充液体及白蛋白。

便秘: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便药物。

服用镇静剂: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暂停或减少药物剂量。若必须服用此类药物,控制病情,医生会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相关利弊。

肝性脑病常用的治疗药物

乳果糖:医生一般会优先选择的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长期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它不会被肠道吸收,能酸化肠道,促进排便,减少氨的吸收。

拉克替醇:疗效与乳果糖相当。

肠道非吸收型抗生素:利福昔明-α晶型,肠道几乎不吸收,可广谱、强效地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

门冬氨酸-鸟氨酸、益生菌可有助于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

营养支持

肝性脑病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合理补充营养和热量,有助于改善症状。

日常注意

肝性脑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饮食习惯。

遵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可能控制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

改善饮食习惯:减少肉类食物,增加乳制品和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预防

慢性肝病患者应定期复诊,并关注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的变化。

定期复诊:及早发现肝功能、血氨水平的变化情况。

调整生活习惯:戒酒戒烟,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水果和蔬菜。

日常应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早发现,早诊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功效与作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万联)的功效与作用-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万联)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