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什么?偏头痛怎么办?偏头痛症状有哪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 9.3%,女性比较多见

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 9.3%,女性比较多见[1]。

偏头痛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中青年期达到发病高峰。有些人会经常发生偏头痛,每周有数次,而有些人只是偶尔发生一次。

偏头痛发生时,患者可能因疼痛而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导致脑梗死、诱发痫性发作。

偏头痛无法根治,但可以控制。药物和其他治疗可减轻偏头痛病情,或减少偏头痛发生次数。

每个人使用的药物可能会不一样,医生会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找到并避免头痛的诱发因素。

遵医嘱服药,减少应激,也能预防偏头痛。

症状

无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呈单侧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偏头痛有哪些症状?

偏头痛发作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但并非所有患者或所有发作均具有上述四期,同一患者可有不同类型的偏头痛发作。

前驱期

头痛发作几个小时前到几天前,患者可有激惹、疲乏、活动少、食欲改变、反复哈欠及颈部发硬等不适症状,但易被忽略。

先兆期

头痛发作之前出现的脑功能异常症状,可为视觉性、感觉性或语言性。

视觉先兆最常见,典型的表现为闪光性暗点,如视线对准某一个地方的时候,附近出现“之”字形闪光,并逐渐向周边扩展,随后出现“锯齿形”暗点。有些患者可能仅有暗点,而无闪光。

其次是感觉先兆,表现为以面部和上肢为主的针刺感、麻木感或蚁行感。先兆也可表现为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但不常发生。先兆通常持续 5~30分钟,不超过 60 分钟。

头痛期

约 60% 的头痛发作以单侧为主,可左右交替发生,约 40% 为双侧头痛。头痛多位于太阳穴(颞部), 也可位于前额、后脑勺(枕部)或枕下部。

偏头痛程度多为中度或重度,性质多样但以一跳一跳的疼痛(搏动性)最具特点。头痛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行走、爬楼、咳嗽或打喷嚏等简单活动均可加重头痛,所以患者多喜欢卧床休息。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食欲下降,约66%的患者伴有恶心,重者呕吐。头痛发作时还可能伴有感知觉增强,表现为对光线、声音和气味敏感,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

其他较为少见的表现有头晕、改变体位时觉得头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易怒、言语表达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恢复期

头痛在持续 4 ~ 72小时的发作后可自行缓解,但患者还会有疲乏、筋疲力尽、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皮触痛、抑郁或其他不适。

偏头痛有哪些类型?

患者可患有一种或多种类型偏头痛,每种类型有各自的症状特点。

无先兆偏头痛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 80%。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呈一跳一跳的疼痛(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这一类型的偏头痛发作频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需要频繁使用止痛药治疗,易引发更多头痛(药物反弹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关系。

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

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有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言语和运动先兆比较少见。

偏头痛会如何进展?

偏头痛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

慢性偏头痛:偏头痛每月发作超过 15 天,连续发作≥ 3 个月,并排除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可能为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 ≥ 72小时,而且疼痛程度较严重,但应用睡眠药物,可获得的短暂缓解期。

无梗死的持续先兆:指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出现一种先兆或多种先兆症状持续 1 周以上。

偏头痛性脑梗死:极少数情况下,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梗死,这一先兆症状常持续 60 分钟以上,且缺血性梗死病灶为神经影像学所证实。

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极少数情况下,偏头痛先兆症状可触发痫性发作,且发生在先兆症状中或后 1 小时内。

偏头痛诱发的精神疾病:偏头痛还可能增加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他:偏头痛还可能引起发作性综合征,如晕车、梦游、说梦话、夜惊和磨牙,以及腹痛、周期性呕吐和眩晕等。

病因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偏头痛具有家族遗传性,约 60% 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 3 ~ 6 倍[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会参与偏头痛的发作:

食物:含奶酪、腌制食品、巧克力、红酒、含味精的食品添加剂等。

药物:口服避孕药和硝酸甘油等。

其他:强光、过度劳累、应激(如高考、工作压力大)或应激后的放松(周末或放假)、睡眠过度或减少、不吃东西、紧张、情绪不稳等。

偏头痛有哪些高危人群?

具有偏头痛家族史。

女性 。

青少年或年轻人。

患有抑郁、焦虑、哮喘或癫痫。

就医

根据偏头痛发作类型、家族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医生通常可作出临床诊断。

何时应就诊?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出现不同于以往头痛的突发、严重头痛。

出现卒中症状,例如:

突发脸部、上肢或下肢麻木、刺痛、无力或丧失运动能力,尤其是单侧肢体出现这些症状。

突发视力改变。

突发口齿不清、言语困难。

突发对简单陈述的困惑或理解困难。

突发行走或平衡障碍。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诊:

出现发热和颈部发硬。

新发恶心、呕吐,或无法吃东西、喝水。

平时应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变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24 小时内头痛未缓解。

夜间因头痛觉醒。

头痛加剧或发作更频繁。

出现新症状。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头痛。

出现新发不同的、或更频繁的头痛。

体育锻炼、房事、咳嗽或打喷嚏后出现头痛。

头痛严重影响到生活(如耽误工作、影响上学)。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偏头痛的?

通过询问症状及体格检查,医生通常能判断是否存在偏头痛。如果医生认为症状由其他疾病所致,可能需要进行部分实验室检查,反之则不需要。

但应注意的是,偏头痛的症状往往与其他类型的头痛症状相似。例如,许多患者被诊断为鼻窦性头痛,但实际上是偏头痛。

医生可能依据国际头痛协会指南来诊断偏头痛。如果以下情况均存在,可能诊断为偏头痛:

出现 5 次或更多不伴先兆的头痛(或者 2 次伴先兆的头痛)。

在未给予治疗的情况下,头痛持续 4 ~ 72 小时。

当看到光或听到噪音时,出现恶心、呕吐或头痛加重。

偏头痛有哪些检查方法?

为了诊断偏头痛,除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可能还需要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血液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等引起的头痛。

脑电图: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可有轻度异常。

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偏头痛发作时,可观察到异常表现。

腰椎穿刺:腰椎穿刺主要用于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膜癌病及异常颅内压所导致的头痛。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首次出现头痛是什么时候?

头痛是偶尔发生,还是经常发生?

头痛发作时有多严重?

什么情况下头痛会有所缓解?

什么情况下头痛会加重?

家人是不是有头痛?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这是偏头痛吗?

可能是什么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的病情严重吗?

应该怎么治疗比较好?

还能怎么治疗?

生活方式或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治疗

偏头痛无法治愈,但药物和其他治疗有助于减轻和减少偏头痛发生。治疗偏头痛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药物的使用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如何治疗偏头痛?

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药物治疗包括头痛发作的急性期药物治疗,头痛间歇期的预防性药物治疗。

急性期药物治疗

目的是快速、持续镇痛,减少头痛再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

治疗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非处方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及其他复方制剂等止痛药。

其他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不仅能治疗伴发的恶心、呕吐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

处方药

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利扎曲坦等,曲坦类药物在头痛期的任何时间使用均有效,但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类药物: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虽不及曲坦类药物,但适用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

预防性药物治疗

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

预防性治疗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非处方药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可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还可使用萘普生。

其他药物:大剂量核黄素、镁盐复方制剂、辅酶 Q10 也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效,可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

处方药

钙离子拮抗剂:预防性使用氟桂利嗪可减轻偏头痛程度、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

抗癫痫药物:托吡酯对发作性及慢性偏头痛有效,并可能对药物过量性头痛有效。双丙戊酸钠/丙戊酸钠对偏头痛预防有效,但长期使用要注意定时检查血项。此外,还可使用加巴喷丁。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

其他药物:赖诺普利和坎地沙坦可能对偏头痛预防治疗有效,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日常注意

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注意找到并避免头痛的诱发因素。遵医嘱服药,减少应激,也能预防偏头痛。

如何自我缓解偏头痛?

在日常注意生活中,注意以下情况,可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或减轻偏头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

找到并避免头痛诱发因素:诱发因素详见“预防”。

坚持记录头痛日记:记录头痛发作时间、疼痛程度及相关细节,如头痛开始前进食的食物和所做的事,有助于找到并避免引发偏头痛的因素。

遵医嘱服药:预防和治疗偏头痛。治疗偏头痛的最佳方法是,一旦察觉偏头痛将发作时,立即服药。因此,要保证随身携带药物,但不要过于频繁使用药物。如果每周服药多于 2 日、或 1 月内头痛发作多于 3 次,应及时就诊或咨询医生。过于频繁使用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能导致更多头痛(反弹性头痛)。

减少应激:在应激状况下(如高考、工作压力大)或应激状态刚结束后(周末或放假),偏头痛更为常见。通过积极思考(冥想)和肌肉放松能减少应激。

及时治疗可能与偏头痛有关的抑郁或焦虑:如果发觉抑郁、焦虑等问题加重偏头痛,及时就诊或咨询医生 。

预防

找到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并加以避免,可减少头痛发作。

如何预防偏头痛?

偏头痛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内分泌因素:如月经来潮、排卵、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

饮食因素:如酒精、腌制食品、味精、巧克力、干酪、饮食不规律等。

心理因素:如紧张、应激释放(周末或假期)、焦虑、烦恼、抑郁等。

自然或环境因素:如强光、闪烁等视觉刺激,气味、天气变化、高海拔等。

睡眠相关因素:如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等。

药物作用:如硝酸甘油、西洛他唑、利血平、肼苯哒嗪、雷尼替丁等。

其他因素:如头部创伤、强体力活动、疲劳等。

此外,规律作息(每日三餐规律,按时就寝)也能避免偏头痛。日常作息不规律,如不按时吃饭或熬夜,都可能导致偏头痛。

不同诱发因素可以叠加,某个时间点的诱发因素越少,越可能有效预防偏头痛。当然,这不意味着如果高温天气经常引发偏头痛,天气炎热时就无法外出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红酒或巧克力也是常见诱发因素,那么在高温天气则应避免喝红酒或吃巧克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青菜和醋能一起吃吗

2023-9-16 23:23:44

疾病

口腔囊腺癌是什么?口腔囊腺癌怎么办?口腔囊腺癌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