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囊腺癌是什么?口腔囊腺癌怎么办?口腔囊腺癌症状有哪些?

眼黑色素瘤大部分指的是葡萄膜注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黑色素瘤的 3%~5%。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人比其他种族更易发生葡萄膜黑色素瘤,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大,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也随之升高,50~60 岁人群中发生率最高

概述

口腔囊腺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特征为以囊性生长为主,常见囊内乳头。该肿瘤在概念上是良性囊腺瘤的恶性型。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无性别分布差异。约65%发生在大涎腺,其中腮腺最多见。小涎腺多见于颊黏膜、唇和腭。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可压缩的、无症状的肿块。腭部肿瘤可侵袭骨。囊腺癌为低度恶性腺癌,治疗为腮腺浅叶切除、颌下腺和舌下腺肿瘤切除。只有当肿瘤直接侵犯骨时才施行骨切除。预后良好。

症状

临床表现

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无性别分布差异。约65%发生在大涎腺,其中腮腺最多见。小涎腺多见于颊黏膜、唇和腭。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可压缩的、无症状的肿块。腭部肿瘤可侵袭骨。

病因

病因不明。

就医

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瘤通常界线清楚,但无包膜。有大量囊腔,部分充满黏液,囊间有纤维结缔组织。小的实性肿瘤岛或导管样结构可见于囊之间,或者在肿瘤的前沿区。约75%的病例囊腔内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囊的内衬上皮细胞有多样性,最常见的是立方细胞、柱状细胞,偶尔可见黏液细胞、透明细胞和大嗜酸瘤细胞。细胞核大小一致,核仁明显,分裂象少见。诊断的必备条件是至少有囊和小导管结构浸润腺实质和周围结缔组织。囊腔常发生破裂,引起出血和肉芽组织形成。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与口腔囊腺瘤鉴别可能较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腺实质和周围组织浸润,多切片常有帮助。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常有囊性结构,与囊腺癌不同的是细胞种类多、实性区多于囊性区。腺泡癌不同的是细胞种类多、实性区多于囊性区。腺泡细胞癌的乳头状囊性型有灶性腺泡细胞分化和较明显的上皮增生。囊腺癌中表皮样分化罕见。

治疗

口腔囊腺癌为低度恶性腺癌,治疗为腮腺浅叶切除、颌下腺和舌下腺肿瘤切除。只有当肿瘤直接侵犯骨时才施行骨切除。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吡拉西坦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吡拉西坦胶囊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盐酸异丙嗪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