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什么?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怎么办?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症状有哪些?

肛管直肠注恶性黑色素瘤,由 Moore 于 1857 年首次进行报道,是一种极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占原发性肛管肿瘤的 0.2%~1.2%。本病 70%~90% 发生于齿线肛管处,其余发生于肛周皮肤。发病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较多见(男:女=1:1.7);发病年龄多在 40~80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 60 岁;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 25~44 岁中,青年患者的发病率在上升。该病的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垂、肛管直肠刺激症状、局部突起型肿块等。由于本病少见,又缺乏特殊症状,因此初诊的正确率低。常误诊为脱垂性痔、血栓性外痔、息肉坏死出血或直肠癌。无色素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约占 25%,其误诊率更高。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中化疗效果不理想,放疗效果差,生物免疫治疗逐步兴起。

概述

肛管直肠注恶性黑色素瘤,由 Moore 于 1857 年首次进行报道,是一种极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占原发性肛管肿瘤的 0.2%~1.2%。本病 70%~90% 发生于齿线肛管处,其余发生于肛周皮肤。

发病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较多见(男:女=1:1.7);发病年龄多在 40~80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 60 岁;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 25~44 岁中,青年患者的发病率在上升。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垂、肛管直肠刺激症状、局部突起型肿块等。

由于本病少见,又缺乏特殊症状,因此初诊的正确率低。常误诊为脱垂性痔、血栓性外痔、息肉坏死出血或直肠癌。无色素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约占 25%,其误诊率更高。

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中化疗效果不理想,放疗效果差,生物免疫治疗逐步兴起。

症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与痔的临床表现类似,一般于体检时才能发现,有的患者发现于痔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肛门直肠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他包括肛门肿块、肛门疼痛、肛门脱垂、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肛周瘙痒等,如果发生体重减轻、全身乏力等情况,可能提示肿瘤晚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症状?

肛周肿块:局部可见突出肿块,外形似蕈伞,蒂短而宽,或结节状,一般大小为 3~6 厘米,有时呈菜花状,多呈紫黑色或褐黑色;

便血:因肿瘤位于直肠、肛管,易受粪便磨擦,而出现便血。一般为鲜血,也可见黏液血便,或有暗褐色溢液,并伴有恶臭味;

肛管直肠刺激症状:包括肛门坠胀不适、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在大多情况下,肛门发生疼痛是肿瘤已侵犯肛门的括约肌;

肛门肿瘤脱出:肛门部有暗红色肿块脱出,类似血栓性痔或痔嵌顿。早期较小,可自行回纳。之后逐渐增大,约核桃大小,便后往往需以手助其回纳。肿块质地硬,与肠壁固定。

病因

本病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变。黑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到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等部位。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激素注代谢失调、化学刺激及高能辐射损伤等,使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发生恶变。有人认为,肛管直肠的交界处属于复层鳞状上皮,聚集着大量黑色素细胞,这也是肛管直肠黑色素瘤发生的组织学基础。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阳光照射:日光暴晒对黑色素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但黑色素瘤也发生于未接受过大量阳光暴晒的人群;

良性黑痔史: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中,有 65%~84% 的患者存在良性黑痔史,认为良性黑痔受到反复的刺激或损伤后,可诱发恶性改变;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即艾滋病(AIDS)病毒。同性恋、双性恋的男性人群及其他感染 HIV 的人群中,肛周恶性黑色素瘤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哪些人容易得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明确的黑色素瘤家族史患者;

多发非典型痔患者;

发育不良、先天基因突变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肛周新发的肿物、肛门脱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就诊科室

肛肠科

医生如何诊断肛管直肠注恶性黑色素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肛门直肠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酪氨酸酶反应、免疫组化检测等结果,并排除痔、肛裂、肛瘘等肛周良性疾病,进行综合确诊。

本病因临床少见,又缺乏特殊的症状,很容易漏诊、误诊,且因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早,疾病在确诊后,大多已是中晚期。

目前通过以下标准进行诊断:

有肛管黑痔史;

有便血、肛门疼痛或者肛门肿物的临床表现;

肛门指诊或者肛门镜检查中,发现肠腔内肿物;

局部活检病理证实为黑色素瘤,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查;

排除其他部位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可能;

排除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具体的相关检查如下:

肛门直肠检查:因肿瘤多位于齿状线附近,所以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极为重要,直肠指诊可触及肠腔内质硬的肿块;

影像学检查:如 CT、PET-CT、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头、胸、腹部、骨盆等部位的转移情况,还可以评估骨盆及腹股沟淋巴结的情况,确定临床分期,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检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时,可见其血流信号异常丰富,集中于瘤体中心部。腔内超声结合磁共振成像时,可以协助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和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

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早期多呈息肉样,较大的病变多有溃疡、边缘隆起并向直肠穹窿内生长。约 2/3 的黑色素瘤含色素,且在组织学上表现出黑色素瘤的特征,如果是无色素的病变,则很难与未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相区分;

多巴和酪氨酸酶反应:因部分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浆不含色素颗粒,因此对不含色素组织检查时,应行 Massobn-Fonlana 黑色素银染色(一种染色方法)或多巴染色、酪氨酸酶反应等,以提高诊断率;

免疫组化检测:该检测对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有诊断意义。S100(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HMB45(黑色素瘤抗体)的结果,可能有助于诊断,而二者结合起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HMB45 是恶性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S100、Vimentin(波形纤维蛋白)是恶性黑色素瘤敏感的免疫组化标记。S100 家族的一部分成员参与黑色素瘤的表达与形成,S100A2 与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呈负相关,100A1、S100A4、S100A6、S100A13、S100B 和 S1OOP 与其表达呈正相关。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如肛周瘙痒、疼痛、出血?有没有肛周肿物?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

是否有相关肿瘤家族史?

有没有皮肤痔病史?

有没有同性恋行为?

有没有 HIV 感染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该疾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避免肿瘤浸润和转移等,影响预后。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中化疗效果不理想,放疗效果差,生物免疫治疗逐步兴起。

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腹会阴联合切除(APR)和局部扩大切除术(WLE)。因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预后差,两种手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何种手术方式为首选仍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若肿瘤无远处转移,能耐受手术者,可行 APR 手术;如果患者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失去根治机会,可经肛门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

放疗

本病对放疗不敏感,但是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的局部治疗手段,用于治疗局部不可切除的肿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梗阻症状,以及治疗脑、脊髓、骨的转移,但与生存期无相关性。

化疗

无论何种手术,术后均可应用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达卡巴嗪(DTIC)、卡莫司汀(BCNU)、长春新碱(VCR)、放线菌素 D(DACT)和环已亚硝脲(CCNU)等,可单独使用,或联合用药,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理想。

免疫治疗

可用白介素、干扰素、胸腺素、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细胞)、特异性疫苗等,但疗效亦不够理想。

激素治疗

可用乙烯雌酚、他莫昔芬、乙胺羟基甲孕酮等药物,但疗效还待观察。

疾病发展及预后

该病恶性程度高,且转移早,各种疗效均不理想,故预后极差。尽管采用各种治疗方案,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仍然很不乐观,5 年生存率小于 6%,平均生存期为 25 个月。

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包括:

病变侵袭性强;

肛管直肠黏膜血管丰富,肿瘤间质少,血管血窦丰富,易发生出血、溃疡;

病变早期发生血液转移。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我护理,关注肛周皮肤、大便性状等。

发现肛周肿物、肛周出血、排便习惯改变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治疗后注意定期复查,监测有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等发生。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应注意皮肤防护,如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

如果肛门周围有黑痣,请勿频繁用手触摸,注意避免物理损伤,以免刺激黑色素细胞增生,发生恶变。

要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不正当性行为及同性性行为的发生,必要时可去正规医疗机构,行 HIV 病原体筛查。

具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出现便血、大便性状改变或良性黑痣近期出现疼痛、溃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六味地黄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复方肝炎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复方肝炎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