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痔是一种最常见的痔疮类型,发生在肛门的齿状线以下,靠近肛门的位置。一般可以看见,不能送回肛门内。
根据发生机制不同,可以分为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四类。
血栓性外痔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肛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皮下组织内,凝固成血栓,称为血管外血栓,这种向外突出的血肿形成外痔。
炎性外痔是因各种原因,如粪便摩擦肛门附近的皮肤,继而发生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肛门发炎、水肿。
结缔组织性外痔是长期受炎症刺激,导致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干结的粪便摩擦肛周皮肤,会进一步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加重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曲张,在肛门边缘形成柔软肿块,进而导致的外痔。
引起外痔的原因主要是炎症刺激、习惯性便秘、长久站立、辛辣性食物的刺激、腹压增加等。
外痔的主要症状为痔块脱垂、疼痛、瘙痒等,偶然也有便血。
由于外痔突出于肛门外,出现炎症或者血栓时会导致剧烈疼痛。
建议中药外敷、坐浴;治疗无效或体积过大时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
症状
外痔的主要症状为痔块脱垂、疼痛、瘙痒等,偶然也有便血。
外痔会出现哪些症状?
痔块脱垂
外痔形成后会突出肛门之外,会出现明显的痔块脱出症状,这是它与内痔和混合痔的不同之处。后两者只有在晚期才会出现痔块完全脱出的症状。
肿胀疼痛
如果痔疮处发炎肿胀,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会有疼痛感。
如果嵌顿的同时还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会感到疼痛剧烈、坐卧不安。
瘙痒
受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可发生湿疹和瘙痒。瘙痒有时是由于混合痔脱出导致的。
便血
便血不是外痔的主要症状,但有时也可以发生。
外痔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贫血
当外痔发生后,会因为静脉异常曲张破裂导致便血。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便血引起贫血,但外痔严重时建议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否则还是有发生贫血的可能性。
肛裂
如果外痔是由于长时间便秘引起的,则有可能导致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组织表面裂开,这是由于大便干结,排出体外时撑大了肛门所引起的。外痔本身如果发展到比较大的程度,也会引起肛裂。
病因
引起外痔的病因有哪些?
主要有习惯性便秘、长久站立、长期饮酒与刺激性饮食、腹压增加等。
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的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或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的压力升高,静脉壁的抵抗力降低。
常见于饮食不规律,进食膳食纤维过少者。
腹内压增高
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原因,都可使腹内压增加,增高的腹内压会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
长期饮酒与刺激性饮食
会使局部静脉丛充血,引起静脉丛曲张,进而导致痔疮。如果已经患有外痔,仍经常饮酒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将会加重便血的症状。
吃下辛辣食物后,还会直接刺激肛门黏膜,从而引起出血。
长久站立
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都会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瘀血扩张等,容易引起外痔。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出现便血、痔块脱垂、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肛肠科
诊断和检查
肛门视诊
医生会查看肛门周围是否存在血、脓、粪便、黏液、肿块等,之后会叮嘱患者像解大便一样使劲,然后将肛门外翻,继续观察有无其他病变,以确定有无痔疮及痔疮的类型。
肛门触诊
医生会触摸感受肛门周围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还可以摸到痔疮的所在部位,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不适感。
直肠指诊
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方法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医生用手指去判断受检者的直肠内是否有异常,以便间接诊断痔疮。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
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病变特点,可排除或确诊肿瘤,同时确定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
医生可能要问患者的问题
您的年龄?您从事什么职业?
您是否便血?便血持续了多长时间?
您肛门是否疼痛?有多长时间?除便血、肛门疼痛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您便血前食用的食物?
您便血的频率?
您之前有服用过什么药物么?之前有没有得过什么病?家人是否也有患痔疮?
患者可能要问医生的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
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如果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种病能够治好吗?
需要手术吗?手术的疗效、风险、耽误时间
治疗
原则上,没有症状的外痔不需要治疗;有症状者以减轻症状为主;情况很严重时才考虑使用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主要包括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
出现炎性肿痛时,可用中药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和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具体应咨询正规医院或中医院的肛肠科医师。
温水坐浴:在 40℃ 左右的温水中,加入医师开出的熏洗中药材或高锰酸钾,然后坐浴约 10~15min,每日 2 次。
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两种方法,敞开式切除法和半开放式切除法,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手术后可使用痔疮栓,能保护切口,减少粪便对伤口的摩擦,减轻术后疼痛、排便疼痛、肛门坠胀等。使用应遵医嘱。
治疗误区
外痔是一种常见病,让人很痛苦,因此误区也不少。
1.一次注射,永不复发:一些不负责任的广告词中经常出现此类语句,说的是采用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会再复发。这种方法本身是科学有效的,但永不复发就夸大其辞了。
2.十人九痔,无需去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表现出症状的痔疮确实无需治疗,可一旦有了出血、脱出、疼痛等症状,却拖延不治,会导致恶性贫血、痔嵌顿坏死等。
3.冷冻治疗好,应首选:冷冻技术确实可以治疗痔疮,但只适于内痔,且术后因组织坏死,有时可导致大出血。因此,是否选择冷冻治疗应根据病情而定,并不一定是“首选”。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自身防护,强身健体,注重调节心情。
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当注意些什么?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强忍排便意识,减轻肛门直肠的充血症状。
适当提肛运动:无论劳作负重、久行、下蹲还是久坐,都能引起直肠部位静脉曲张。经常做提肛运动对减少局部静脉曲张是有益的。
避免久坐久站。
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缓解便秘。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以免刺激肛门黏膜引起出血。
荤素搭配适宜,多吃粗粮,有助于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晨起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可加强通便作用。全天都应多喝温开水,以帮助润肠通便。
预防
荤素搭配,粗细得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都要适度,粗、细粮调剂适当,才能使大便不至于稀溏或干燥。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强忍便意,减轻肛门直肠部的充血症状。
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减少辣椒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肛门黏膜引起出血。
劳逸结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负重或下蹲、久行、久坐等,都可导致静脉曲张。
提肛运动:建议每天做提肛运动 5 次左右,增强局部运动。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站、坐、行均可进行。
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血液停留在肛门部位,引起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