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什么?直肠癌怎么办?直肠癌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属于大肠癌的一种,是乙状结肠与直肠注交界处至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之间的癌,即起源于直肠和肛管的癌瘤统称为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45 岁以后明显升高。在地域分布上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东部地区最高、其次是中部,而西部地区发病率最低,城市均远高于农村。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大体类型,可分为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中晚期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肠刺激症状,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以及贫血、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手术治疗为主,晚期联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决定治疗方案。若不及时诊治,肿瘤可向局部、远处转移,最终出现全身多脏器衰竭、恶病质(这是一种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中毒状态,患者最后可表现为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形如骷髅,出现贫血、无力、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甚至死亡。

概述

直肠癌属于大肠癌的一种,是乙状结肠与直肠注交界处至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之间的癌,即起源于直肠和肛管的癌瘤统称为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45 岁以后明显升高。在地域分布上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东部地区最高、其次是中部,而西部地区发病率最低,城市均远高于农村。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大体类型,可分为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

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中晚期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肠刺激症状,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以及贫血、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手术治疗为主,晚期联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决定治疗方案。

若不及时诊治,肿瘤可向局部、远处转移,最终出现全身多脏器衰竭、恶病质(这是一种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中毒状态,患者最后可表现为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形如骷髅,出现贫血、无力、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甚至死亡。

症状

直肠癌患者除早期无症状外,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便血、里急后重(想排便但又排不出)、下腹痛等症状。

直肠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便血、脓血便:是最早期症状,但不是其特有症状。当有少量出血时,肉眼不易发觉;便血量较多时,粪便上可有鲜红的血液,若经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警惕直肠癌。

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不规律,大便次数增多,一天多的八九次。里急后重(想排便但又排不出),排便量少,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有排不尽、肛门下坠等感觉。

大便形状改变:肿瘤长到一定大时,导致管腔狭窄,常使大便变细、变扁或有沟槽。

腹痛、腹部不适:癌肿发生溃疡、糜烂、感染或侵犯骶前神经等,可引起腹痛和腹部不适,表现为腹部发凉、隐痛、钝痛、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的进行。

肠道梗阻:当癌肿长到一定大小时,肿块可阻塞肠道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不通等症状。 

压迫性的尿频、尿急:侵犯前列腺、膀胱,会表现出尿频、尿痛、血尿。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消瘦,比如体重在一个月内突然减轻 20 斤以上,贫血、疲乏无力等。

直肠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肿瘤转移至盆腔: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

肿瘤转移至阴道、膀胱:阴道流血、血尿。

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腹部脓肿。

肿瘤转移至肝脏:肝大、黄疸、腹水。

肿瘤转移至肺:咳嗽、气促、痰中带血。

肿瘤转移至脑:昏迷。

肿瘤转移至骨:骨痛、跛行。

全身衰竭。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直肠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原因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直肠癌?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此病:

有家族遗传史者: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则患病危险性较普通人群升高,但并不代表百分之百会患病;

男性: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龄:45 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此病:

饮食习惯不良者:缺乏新鲜蔬菜者、进食脂肪多者;

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者、吸烟、酗酒者;

患有肠道非癌性疾病者:如肠息肉、腺瘤、炎症性肠病患者;

缺钼地区生活的人群;

石棉工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腹胀、腹部不适;

腹痛、里急后重:总是感觉肚子痛,想排便但又排不出;

便血、脓血便;

大便习惯改变:规律排便变成了便秘或者腹泻;

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大便应该是成型,若大便由正常性状变成扁状、细长应提高警惕;

肠梗阻:阵发性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应立即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阵发性腹痛、停止排气、排便;

剧烈腹痛,持续加重,腹部摸着像木板似的很硬;

头晕甚至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直肠癌?

当医生怀疑直肠癌时,通常进行体格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脱落细胞学、肿瘤标记物、B 超、内镜、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辅助检查,并通过病理活检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直肠指检:医生会通过手指触摸患者距肛门 7~8 厘米以内的直肠壁,判断是否有肿物。检查时根据检查需要,患者取不同的体位,医生将全部食指伸入直肠,指尖依次按左右前后触摸。

电子结肠镜检查:检查的目的是观察肠道内部有无病变并取组织活检,可肉眼直观观察,同时可以拍照、录像、取组织标本、对不同部位的有蒂病灶进行摘除等手术治疗。

粪便隐血试验:取粪便作为样本进行检查。这项检查是目前进行肠道肿瘤普查和筛检的最常用方法。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也不一定就是直肠癌,因为任何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都可导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癌胚抗原(CEA)检查:抽血检查。此项检查没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但对估计直肠癌的预后和诊断术后复发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肠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从患者自然排便或清肠液中提取肠道脱落细胞进行分析,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CT:有助于了解癌肿的侵犯程度,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显示邻近组织和器官的受累情况、淋巴结或远处脏器有无转移。

MRI:对肠道肿瘤的诊断仍未明确者,MRI 可弥补 CT 诊断的不足,MRI 对直肠周围脂肪内浸润情况易于了解。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过腹痛、腹胀、便血的情况吗?

最近体重、体力有下降吗?

平时饮食均衡吗,锻炼身体吗?

从事什么工作?

家族中有患结直肠癌的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能够治愈吗?费用高吗?医保报销吗?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治疗

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中晚期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患者一般接受以氟尿嘧啶为基础药,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治疗。

靶向药物:能够精准识别、打击肿瘤细胞,巧妙地避开“自己人”(正常细胞组织),常用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免疫治疗:其作用为激活体内“卫士”(免疫细胞)向肿瘤细胞发起攻击,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丽珠单抗等。

中医中药:某些中医中药可辅助抗肿瘤,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用药。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来切除肿瘤病灶。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微创切除手术,患者在全麻下,取仰卧位姿势,在患者腹部上打孔,置入腹腔镜来探查病灶情况,综合病灶部位、病情施行直肠切除术等。

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在全麻下,取仰卧位,剖开腹壁,手术者直视病灶,并切除病灶。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射治疗:通过放疗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根治直肠癌的目的,适用于较表浅、范围较小的早期病变。

姑息性放射治疗:当直肠癌晚期、肿瘤浸润到邻近周围组织,如骶尾骨、骶前组织、膀胱、尿道、阴道、腹膜后淋巴结等,已丧失手术机会,或术后出现复发,伴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分泌物和出血等,可采用外照射缓解症状,解除痛苦。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任由疾病发展,将会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最终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 5 年生存率可大大提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接受手术的患者注意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术后应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放疗注意事项: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甚至皮肤破溃、胃肠功能紊乱等异常,要避免摩擦及肥皂清洗放射区皮肤,皮肤破损处可用康复新液湿敷,胃肠功能紊乱时医生会给予药物对症处理。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为化疗常见反应,一般可以忍受,如果出现呕吐持续且剧烈、头晕、全身无力等情况,请及时就医。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瘙痒、湿疹、脱发、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应遵医嘱在术后 1~3 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粪便常规、CT、MRI 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禁食,当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拔出胃管,可饮少量水,约 3~5 匙,术后 3 天可以进牛奶等流食,应少量多餐,术后 1 月内禁忌辛辣刺激等食物,应清淡饮食,吃一些软、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

若为非手术患者,避免辛辣刺激、质地较硬等食物,多饮水、多食新鲜果蔬。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1~2 周可下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运动,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一周运动 3~4 次。

其他:注意皮肤清洁、戒烟、限酒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治疗相关疾病:若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各种肠道炎性疾病,要尽早就医治疗。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喝 2500~3000 毫升的水,多食新鲜蔬菜,避免过量进食高脂肪、油炸、腌制食物。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控制体重: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尽量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 18.5~23.9。

定期体检:有家族遗传史的,定期体检,至少每年 1 次。如果已经便秘或腹泻的情况,请及时就医,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杞菊地黄片的功效与作用-杞菊地黄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夏季养生饮食要注意哪些?

2023-9-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