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或口服汞剂,在接触部位及其他部位引起的的炎症性反应。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上用途甚广,至少有 80 多种工业与汞有关。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常在特定职业中出现。
病因是直接接触或服用汞及其制剂。危险因素是对汞及其制剂防护不到位。
根据起病的快慢程度,可分为急性与慢性。
主要症状包括皮肤潮红、肿胀、丘疹、丘疱疹、口腔炎。
本病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抗过敏和驱汞。关键在于做好抗敏和抗感染措施。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汞中毒现象,出现全身性反应,需要进行全身对症和支持治疗。
轻者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可能出现汞中毒症状,损伤患者神经系统、脏器功能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再次接触刺激物依然会复发。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刺激物接触几率,对预防本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症状
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潮红、肿胀、灼痒:多发生于暴露部位;
丘疹:小米粒大小,可分散或密集分布;
口腔炎:口腔黏膜受刺激形成溃疡。
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汞中毒
坏死性骨病
手足震颤
病因
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直接接触汞及其制剂:吸入汞蒸气,接触汞剂,口服含汞的药品等,均有可能引起本病。
防护措施不到位,接触汞剂后没有及时进行皮肤清洁等。
哪些人容易患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接触含汞剂的医护工 我们或患者:汞剂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且医院使用含汞温度计也增加了风险。
口服含汞药品的患者:如中药里的朱砂。
接触农药的农民:农药中的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常添加苯基汞,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化学工作人员:从事含汞制品如温度计、气压计制作的工人以及镀金工人都有可能因接触汞而引起汞皮炎。
使用汞超标的化妆品的人:美白类产品中常添加汞剂,长期使用可引发过炎症反应。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潮红、肿胀、灼痒;
出现丘疹、水疱;
口腔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齿龈汞线;
抽搐、昏厥;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当医生怀疑是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时,将通常进行问诊和视诊之后通过皮肤斑贴试验、血液检查、尿汞检测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通过询问患者的潜在过敏原接触史,观察皮肤斑疹的具体性状,做初步判断。
皮肤斑贴试验:通过斑贴试验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刺激物或过敏原,找到病因,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
血液检查:测定血液中的汞含量,检查各项指标尤其是肝功能是否正常,指导治疗用药。
尿汞检测:收集患者尿液通过化学检测体内汞含量,用于揭示汞中毒风险,以防漏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什么职业以及工作环境怎样?
接触过什么化学品或金属没有?
有没有既往病史,药物过敏情况?
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主要用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需要做哪些检查?做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有哪些治疗方法?接受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围内?
治疗周期长吗?
治疗效果怎么样?能否根治?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抗过敏和驱汞。对于出现严重汞中毒反应的患者,要针对相应症状做对症支持治疗,尤其要做好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器官功能的保护。
药物治疗
口服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泼尼松、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等,有良好的抗毒消炎作用,有效缓解炎性症状。不良反应较少,长期用药可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外用激素软膏:常用的有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同样具有抗敏抗炎作用。长期使用可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出现痤疮、红斑等。
抗组胺药物:目前较常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可缓解过敏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眩晕、口干、嗜睡、乏力等,一般较轻微,可自愈。
驱汞剂:常用药有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青霉胺等。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汞负荷,缓解中毒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心动过速等,部分患者出现低热、寒战症状。
药物湿敷:对于轻度皮炎患者可采用 3% 的硼酸进行湿敷。
中药辅助治疗:联合应用三黄洗剂和复方炉甘石洗剂,可以起到抗菌、消炎、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或研究院所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疾病发展和转归
汞皮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皮肤破损后容易引发感染,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汞中毒,造成神经系统、各脏器损伤甚至衰竭。
汞皮炎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果防护不到位再次接触刺激物依然会造成反复发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停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当出现难以忍受的恶心、呕吐、眩晕等副作用时要立即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 遵医嘱按时复查,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汞检测等项目。
饮食: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等。
护理:清洁患处时应选用硼酸皂,避免使用碱性皂,减少刺激;宜用温水洗浴,不可烫洗患处;严禁搔抓,以免发生感染。
忌酒:服药期间严禁饮酒,以防与药物发生冲突,产生严重后果。
预防
预防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的重点是减少或避免与汞及其化合物直接接触。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改进生产设备:安装降尘、排气、通风设备,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刺激物。
完善卫生设施:建造配套设施齐全的洗浴室和更衣室。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确保做好防护措施,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面罩、护目镜等设备,减少暴露部位,降低接触刺激物的几率。
脱离相关环境后做好清洁工作:及时更换衣服,并进行全身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