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指儿童喉部肌肉持续收缩,声带(用于发声的器官)向内收,声门(气流通过的部分)部分或完全关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好发于体弱及营养不良的儿童,男孩的患病率高于女孩,研究表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多发于 2~3 岁儿童。
体弱、营养不良是导致小儿喉痉挛最常见的因素。
根据喉痉挛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3 度:
轻度是只有真声带发生痉挛性收缩,声门会变窄,高亢的吸气性喉鸣声;
中度是真假声带均有痉挛性收缩,声门没有完全关闭,明显的吸气性喉鸣声;
重度是喉部肌肉全部处于痉挛状态,声门完全关闭,呼吸道堵塞,无喉鸣声。
主要症状为小儿面色青紫或苍白,手脚乱动,冷汗,呼吸困难,嘴唇青紫,如窒息样,深呼吸后可缓解此状,喉中无异常。
多晒太阳,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治疗小儿喉痉挛的主要方法。发病时,对症处理是治疗的关键点。应解开儿童衣物,使其身体保持放松,冷毛巾敷盖面部,深呼吸;情况严重时,可吸氧缓解。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心跳骤停、肺水肿、氧饱和度过低等并发症。
小儿的营养均衡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有效预防小儿喉痉挛。
症状
一般表现为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和吸气性喉鸣,有窒息的危险;深呼吸后症状可消失,反复发作可造成患儿大脑缺氧、昏迷甚至窒息,长期缺氧会留有后遗症。
小儿喉痉挛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喉痉挛的常见症状包括:
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发作时间可在数秒或 1~2 分钟内。
吸气存在明显的喉鸣声(喉部有声音)。
入睡后易惊醒,冷汗,手脚乱动,抽搐。
面色青紫或苍白,有窒息的症状。
小儿喉痉挛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脏骤停
昏迷
复张性肺气肿
负压性肺气肿
心动过缓
氧饱和度下降
智力障碍
病因
小儿喉痉挛多由于先天因素(体质较弱、营养不良、发育不佳)导致;此外,血钙过低、道寄生虫、扁桃体肿大也可导致小儿喉痉挛。
小儿喉痉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体质较弱,营养不足:这是小儿喉痉挛最常见原因。孕时产妇营养不良,导致患儿先天喉部组织松软易塌陷,或产后患儿营养不足发育不好使血中的钙离子浓度低,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 D 不足,从而容易诱发喉部肌肉抽搐。
寄生虫:寄生虫的长期存在会导致钙离子的慢性损失,也可使血钙降低。
扁桃体肿大:肿大的扁桃体容易挤压喉部组织。
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血中含有钙离子,消化道的失血会导致钙离子的损失。
受惊:小儿喉部神经敏感,容易发生痉挛。
长期处于烟雾环绕的环境中:容易刺激喉部引发痉挛。
咽喉部手术、支气管镜检查:器械的刺激会造成小儿喉痉挛。
哪些人容易发生小儿喉痉挛?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营养匮乏、发育不良的 2~3 岁儿童:血钙浓度低,肌肉易痉挛。
长时间得不到阳光照射的儿童:钙吸收和代谢差,肌肉易痉挛。
受到惊吓、进食呛咳的儿童:喉部肌肉易痉挛。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血钙浓度低,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喉部就比正常儿童易痉挛。
扁桃体肿大:肿大的扁桃体挤压喉部组织肌肉,易引发痉挛。
消化道有疾病或有寄生虫的儿童: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导致的慢性损失钙离子可导致此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儿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喉部有声音,深呼吸后症状可全消失。
患儿夜间易醒,手脚乱动,有冷汗。
患儿有发育较同龄孩子落后的症状,如智力低下、过于瘦小、行动迟缓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儿持续呼吸困难且不缓解。
患儿面色青紫有窒息的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小儿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喉痉挛
当医生怀疑小儿喉痉挛,通过病史,喉镜可基本确认,结合血清电解质、及心电图、肝肾功能可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喉镜检查:将喉镜用细管连接从口腔或鼻腔送入到达喉部,通过屏幕观察喉部具体情况,确定喉部没有异常改变。
血清电解质:抽患儿的少许血液,通过仪器检测患儿血钙浓度是否正常。
心电图:是一个操作方便的无创检查。在患儿的胸前连接仪器,检测患儿心动周期,明确有没有发生心肌缺血。
肝肾功能:抽取患儿的少许血液,通过仪器检测血中的各种成分,检查患儿肝肾功能有无异常。
医生可能询问患儿家长哪些问题?
这是第几胎?顺产还是剖腹产?怀孕时是否健康?是否用过药?
患儿几个月会抬头?坐?爬?走?
患儿是否母乳喂养?是否营养不良?
是否夜间容易惊醒?醒后不容易入睡?
有无咽部手术外伤史?
有没有受到惊吓?
有没有胃肠道疾病?之前是否做过检查?治疗方法?
患儿家长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情况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怎么治疗?
是否对大脑及智力发育有影响?
治疗效果怎么样?
日常需注意什么?
治疗
小儿喉痉挛的患儿应给予钙剂和维生素 D,同时应多晒太阳,解决消化道疾病及扁桃体肿大的问题,若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钙剂:直接补充钙剂,使患儿的血钙浓度上升。
维生素 D:维生素 D 可促进患儿钙吸收。
手术治疗
气管插管:将一种特制的导管经过声门插入气管,是急救过程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快捷的手段之一,属于微创操作,可紧急缓解呼吸困难。
环甲膜穿刺:患儿取仰卧位,头后仰,医生用注射针垂直刺入,此方法十分简便快捷,可紧急解除患儿的呼吸道梗阻。
气管切开术:当气管插管和环甲膜穿刺都无效时,可选择气管切开。患儿仰卧,医生对颈部进行局部麻醉,在颈部正中切一段长 3~5 厘米的切口,分离出气管后纵向切开气管,紧急解除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其他治疗方法
临时处理:呼吸困难发作时,应保持镇静,解开患儿衣物,用冷毛巾覆盖面布部,必要时撬开嘴巴,使患儿深呼吸,大多可使症状缓解。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儿发生喉痉挛的频率会增加,呼吸困难发作会越来越频繁,呼吸困难程度会越来越严重,急性情况可导致昏迷甚至窒息死亡,慢性会导致大脑缺氧而发育不良,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使患儿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寿命也会缩短。
若接受正规治疗,患儿大部分预后良好,可有患儿发作一次后便不再复发,对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无影响。
日常注意
小儿喉痉挛的的主要日常注意事项在于发病后要及时补充钙剂及营养,增强体质,注意儿童的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但注意照晒时间不要太长,每天 2~3 次,每次不要超过 30 分钟即可。
家长切忌给儿童服药时捏住鼻子灌药,这样容易发生呛咳,使喉部肌肉发生痉挛。
密切关注小儿的营养状态和精神状态及睡眠情况,如每隔一个月给小儿测量身高体重,和同龄儿进行比较,观察小儿夜间睡眠是否易醒。
预防
小儿喉痉挛的主要预防方式在于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给予一个营养均衡,舒适卫生的生长环境,多晒太阳,强身健体。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孩子日常营养要充分,密切关注孩子发育状态。
最好不要给五岁以下儿童吃颗粒状食物,例如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进食时,应避免谈笑和打骂儿童,且身边应有大人监督。
给予孩子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避免孩子经常处于害怕、惊吓的状态。
定期给孩子人工补充钙剂,解决先天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