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膜性肾病
概述
膜性肾小球肾炎也叫膜性肾病。特征表现为肾小球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足细胞损伤和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破坏,最终出现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的其他表现。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在发达国家,约 75% 的膜性肾病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是由于器官特异性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余则为继发性膜性肾病,比如继发于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和恶性肿瘤等。
主要症状是:无症状的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重者可有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部分患者有腰痛、少尿和肾区叩痛等静脉血栓表现。
由于膜性肾病的自然病程不可预见,治疗目前仍有很大的挑战。通常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静脉血栓的治疗。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肾衰竭。
膜性肾病进展缓慢,儿童自然缓解率为 30%~50%,未经治疗的成人膜性肾病,其 1 年、2 年和 3 年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10%、16% 和 22%。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
症状
起病隐匿,少数患者有前驱感染史,15%~20% 患者以无症状蛋白尿为首发症状,80%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重者可有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部分患者有腰痛、少尿和肾区叩痛等静脉血栓表现。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蛋白尿;
高血压;
水肿;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腰痛;
肉眼血尿;
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或者每小时尿量少于 17 毫升)。
膜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是肾衰竭和肾静脉血栓。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肾衰竭;
低蛋白血症;
肾静脉血栓;
猝死。
病因
在发达国家,约 75% 的膜性肾病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由于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即原位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导致免疫损伤和炎症。其余则为继发性膜性肾病,主要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所致,如继发于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和恶性肿瘤等[1]。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因素如感染、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药物和恶性肿瘤。
哪些人容易患膜性肾小球肾炎?
乙肝;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
有恶性肿瘤病史。
就医
发病有一定的隐匿性和自然缓解率,大多数患者在有明显的肾病综合征表现(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时才会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血尿;
少尿;
蛋白尿;
高血压;
腰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少尿;
突发腰痛;
猝死。
建议就诊科室
肾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膜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活检诊断分型膜性肾病。成人以大量蛋白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就诊时,应考虑到该病。确诊要依靠病理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需除外继发性因素包括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和药物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补体:判断贫血、低蛋白程度,高凝倾向;
尿常规: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继发性因素:乙肝标志物、丙肝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补体及冷球蛋白等,部分患者需完善胸片、结肠镜、便隐血、肿瘤标志物等;
静脉血栓:静脉造影、彩超和磁共振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有无血尿、泡沫尿?
有无腰痛?
有无恶心呕吐?
有无尿量减少?
有无肿瘤、自身免疫病史?
有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病是如何得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有哪些治疗方法?
会遗传吗?
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由于膜性肾病的自然病程不可预见,治疗目前仍有很大的挑战。通常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静脉血栓的治疗,此外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肾衰竭进行要透析治疗,深静脉血栓时抗凝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无肾病综合征表现、无高危因素、肾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不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
可给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控制血压,随访尿蛋白和肾功能;
对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和作用仍有争议,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伴其他血栓风险时,建议口服华法林预防性抗凝,肾静脉或其余深静脉血栓时,应肝素抗凝。
疾病发展和转归
膜性肾病进展缓慢,儿童自然缓解率 30%~50%,未经治疗的成人膜性肾病,其 1 年、2 年和 3 年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10%、16% 和 22%。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
日常注意
该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表现,因此应该注意控制血压,监测低蛋白血症,警惕血栓风险,避免感染。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休息,大量蛋白尿、水肿明显时,应卧床休息;
限制钠摄入:成人每天摄入钠 2~3 克,儿童适当减少;
蛋白和热量摄入:蛋白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 1~1.5 克,以优质蛋白质为主。每日热量应达到 1800~2000 千卡;
水肿明显、又无低血容量时的少尿患者,在限盐无效时,可适当应用利尿剂。
预防
目前对膜性肾病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并无特效的预防措施,但在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应避免使用肾损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