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肾消耗病是什么?青少年肾消耗病怎么办?青少年肾消耗病症状有哪些?

由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见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和韦格内肉芽肿)所致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常伴肾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概述

青少年肾消耗病是指发生于青少年,以肾小管基膜不规则、肾小管萎缩伴囊肿形成和肾间质细胞浸润伴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较早,常见于儿童,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等,多在20岁之前发生终末期肾病。

症状

临床表现

1.肾脏受累

本病均在儿童期出现症状,表现为多尿、烦渴及发育迟滞。最早的症状是多尿,它是由于肾脏对血管升压素抵抗,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所致。当病情进展时,较早出现正常细胞性贫血,也可出现尿钠丢失,常有发育迟缓及骨病的表现。许多患者病情发展缓慢,表现为隐匿性肾功能不全,直至发生明显尿毒症时才被发现。

2.肾外表现

可有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病变,表现为眼球粗震颤、视网膜变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缺损及失明,少数患者也可伴有肝纤维化、锥形骨骺分离及其他肾外畸形表现。

病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JNPHP1定位于2号染色体(2q12-13),约85%患者是由于JNPHP1基因缺陷所致,少数患者为散发。

就医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

(2)尿常规:表现为轻度蛋白尿或无蛋白尿。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或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肾脏轮廓光滑,大小正常或缩小,在皮髓交界处有多发性小囊肿,偶见大的囊肿。

(2)CT:比较敏感,能探及直径小至5mm的囊肿。

3.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可见肾脏较正常小,髓质有许多囊肿,直径0.1~1 cm,囊肿被覆扁平上皮,其余肾组织可见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弥漫性纤维化,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显微镜下可见沿肾单位有很多憩室,囊肿局限于远端集合管,与不扩张的肾小管相通。

诊断

发病年龄较小,有肾脏病家族史,表现为隐匿性肾功能不全,早期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要表现,不明原因的尿毒症对某些患者是早期诊断的线索;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探测到囊肿,有时囊肿少而小,影像学检查可能不易检出,需依靠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轻度或无蛋白尿,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脏体积常显著增大,皮质、髓质均有多发囊肿,常合并多发肝囊肿等,腰痛、血尿、高血压、肾结石等症状更常见。

2.髓质海绵肾

多不引起肾衰竭,囊肿多位于肾锥体及髓质内侧带,静脉肾盂造影见髓质集合管囊状扩张,呈扇形,肾髓质成簇的多发性结石在乳头区呈放射性排列,此特征有助于鉴别。

治疗

尚无特殊疗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如纠正代谢紊乱及高血压,延缓肾功能恶化,应适当补充水和盐,肾小管性酸中毒应及时纠正,终末期肾衰竭应行肾移植替代治疗,可获得很好效果。

预后

本病预后不佳,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经过3~5年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胃灵颗粒的功效与作用-胃灵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奥硝唑分散片(固特)的功效与作用-奥硝唑分散片(固特)说明书

2023-8-2 23:41:04